APP下载

中国菌草造福世界

2021-10-18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助发展

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20年前,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了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如今,“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菌草技术已传播到全世界许多国家,给当地创造了很多绿色就业机会,书写了助力当地减贫事业发展、为人民带去福利和希望的动人篇章,成为中国援外扶贫的一大品牌。

回溯菌草技术的发展,不得不提一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20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大量树木被砍伐用于栽培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树越砍越少,导致菌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产生了矛盾。“菌草技术是为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发明的。”1986年,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运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等综合利用的技术。这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有效破解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菌草技术服务人类发展事业。习近平主席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推动菌草技术援助项目于2001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了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農业专家组二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如今,菌草、旱稻技术已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16个地区,累计8600多农户、3万多民众因此受益。2018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夕,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他深情回忆了福建省援东高地省菌草和旱稻项目,将其称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以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发端,从南太到非洲,从南亚到拉美,再到联合国舞台,菌草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一株株中国菌草走向全球,帮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减少饥饿、促进就业、保护生态。菌草技术先后入选了“南南合作”项目、“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项目,并于2017年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目前,以林占熺教授为代表的福建省科研人员已将这一中国对外援助技术传播到南非、莱索托、卢旺达、斐济等106个国家,并在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基地。中国先后举办了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国内外培训了1万余名学员。为培养菌草技术专业人才,中国政府还资助11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完成菌草技术专业学习。

猜你喜欢

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助发展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