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DCS升级改造

2021-1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29期
关键词:机柜组态接线

曹 勇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244012)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5号机组为超超临界、凝汽式、1050MW发电机组,同步建设有SCR脱硝锅炉系统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于2011年5月投入运行。其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上海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的OVATION 3.2系统。DC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旁路控制系统(BP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SCS)、电气控制系统(ECS)等。配置有35对冗余DPU控制器(OCR400)、1台服务器、2台历史站、2台工程师站以及6台操作员站。

1 DCS改造的必要性

1.1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5号机组DCS系统自2011年初运行至今,已超过9年时间,系统硬件及软件的故障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35对控制器中有15对控制器负荷大于50%,部分控制器甚至超过70%。根据2019年的5号机组DCS负荷率测试报告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DL/T 659-2016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规定:在任意工况下,DPU负荷率不能大于40%的基本要求。5号机组DCS控制器负荷已处于超警戒水平运行的状态,经常出现控制器死机现象。其中DEH控制器DROP42/92负荷率达到73%,任务区扫描出现超时现象,对汽轮机的控制是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工控机因常年累月不间断运行,经常出现风扇异响、卡顿、蓝屏、死机等现象。

1.2 改造的迫切性

随着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微处理器、电子元件不断推陈出新,对系统网络和工作站及其软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工作站每3~5年推出一代产品,操作系统软件每24~36个月就会推出新版本。由于资源更新太快,很多老的资源难以获得,老系统的设备维护成本会很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机组的正常运行。

当前电网对网上各发电机组的控制品质和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其主要原则就是比机组的响应速度和调节品质。因此,要想在竞争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电补偿份额,必须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以适应现代化大电网的需求,满足电网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

对电厂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改造,将可以解决以上诸多问题,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1.3 改造方案的选择

DCS改造方案主要有两种:

方案一:DCS系统整体重建。此方案将全部拆除原有DCS系统,整体重建全新的DCS系统,包括机柜、电源、接线、网络、DCS硬件、DCS工作站等。改造中可保留原来系统的现场I/O电缆,利用原有控制盘柜位置,尽可能利用原有的电缆,长度不够的通过中间转接柜加以转接。DCS按新建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流程,按部就班进行,包括系统I/O点数统计、整理,DCS招标,DCS设计生产(含DPU分配、I/O模件分配、电源网络配置、逻辑画面组态),DCS组装、测试、联调。采用此方案DCS机柜需要重新校点、接线、重新组态、画面编辑、调试等,现场工作量大。此方案成本较高且检修工期长,远远超过机组年度C级检修计划时长。

方案二:DCS控制系统部分升级改造,保留原有的DCS控制机柜、I/O卡件及电缆不变。根据现场情况排查,5号机组的Ovation控制系统,除存在系统软件及核心设备老化问题外,原有机柜、I/O卡件、端子接线等存续状况良好,可继续保留使用,基本不需改造。故项目仅升级系统软件及控制器、人机接口、网络通信设备,原有机柜、端子接线、I/O卡件保持不动,这样最大化的利用原有资源,节省投资,也便于系统维护与故障查找。

根据两种方案比对,方案二避免了接线和校线等繁重工作,出错概率较低、且工期能够与机组年度C级检修时间相匹配,同时从经济的角度极大地降低了改造成本。

1.4 存在的困难

5号机组DCS系统所控制的设备除了5号单元机组本身外,还涵盖有公用系统如:空压机控制系统、升压站等5、6号机组公用部分,这些系统仍需在改造期间持续保持连续运行。只能采取短时停电进行施工,同时将所涉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由远方控制切换至就地控制,并安排专人就地进行监护。

2 改造实施方案及过程

2.1 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1)对原DCS系统的所有DPU组态软件、显示画面、操作界面、报警监视、历史数据报表等DCS应用组态软件进行备份,将原数据库文件进行转换处理,转换成可导入新系统的数据库文件。

(2)依照备份信息,安装新的服务器、历史站、操作员站、OPC站等,配置相应的网段、系统名、网络名、单元名及对应键值,配置新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上装好windows2012(64)位操作系统,Ovation3.6以上软件,添加授权等。

(3)DCS所有软件转换,应用软件调试和检查,确保所有升级后的软件与原有软件功能一致。对各种参数做好比对工作,确保新老系统参数一致。在新的操作站上装上操作系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装好Ovation操作站软件。

2.2 改造过程

(1)保留原有的DCS控制机柜、端子机柜、网络电源柜,拆除DCS控制柜内控制器CPU模块、电源模件、通信电缆等。

(2)将仍在运行的公用系统中无法停运的设备(含电气开关)切换至就地状态。

(3)将DCS机柜内新组件进行安装,包括控制器CPU模块、电源模件、通信模件等,确保在原位置并一一对应。

(4)更换新的通信电缆,接线恢复;更换所有人机接口工作站(包括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数据服务器等),DCS应用软件下装;更换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

(5)对升级完毕的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工作,包括各种逻辑和画面的操作,以及检查报警、历史记录、对时、操作权限等系统功能。

(6)DCS机柜上电,进行系统检查,测试I/O通道与逻辑组态;对改造后的DCS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

(7)进行设备单体调试、设备联锁试验、热态试验和DCS精调。

3 改造后的效果

经过10天的时间改造后,5号机组DCS由Ovation 3.2升级至Ovation 3.6版本,系统软件性能大大提高,服务器、历史站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2012(64位),64位操作系统意味着更大的寻址能力,性能大幅提升;控制器采用OCR1100,(Intel Atom控制器1.1GHz,内存256MB,闪存128M,SPI Boot Flash 64M);DDB从3328增加到4000,数据库从20万点增加到25万点;交换机产品为2960+,支持1000M网络,网络容量增加250,000点/秒,网络数据发布速度更快;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等人机接口站性能都大幅提升。改造后DCS系统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出具的第三方DCS性能测试报告,如图2所示。

图2

其中包含了改造后的控制器负荷率测试表格,如表2所示。

表2

报告中对35对DPU负荷率、通信负荷率以及SOE性能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负荷率最高的41号DPU为18%,其余平均负荷率在11%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DPU负荷率在40%以下的标准。

4 结束语

DCS系统作为大型火电企业控制核心系统,其性能提升的直接提高了整套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有利于减轻运行及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故本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机柜组态接线
门槛可拆卸式机柜车载运输工况的仿真分析
浅谈力控ForceControl V7.2组态软件在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通信机柜地震易损性分析
Rh XIII—Cd XVI 离子4s24p3—4s4p4 能级与跃迁的理论计算*
组态软件技术现状与发展
一种机柜装舱通用工装的设计
经电流互感器接线中的窃电方式案例分析
智能电能表正确接线时显示“-I_uI_w”的原因探析
电能表接线错误造成短路故障的防范措施研究
高职“工业组态技术”课程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