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021-10-16滕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
关键词:图形效率数学

滕莉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较为被动化的位置,导致数学课堂效率始终难以有所提升。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数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思想,革新教学方式,促进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创新思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302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属于较为基础性的知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所涉及到抽象化的知识也在逐渐的增多,部分学生由于能力不足,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教学主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本文以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背景,探析小学数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存在不足

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过长,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思维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并进行练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完全一致,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数学课程的安排上多以讲述理论知识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背诵概念,做大量的练习题进行学习,进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长期以往,学生逐渐接受知识的机器,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失去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数学课堂上的主人。当学生面对难题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求助教师,而是自主性的研究,自己找解决的方式。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学生也会获得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挑战自己,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个革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唤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望。通过这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自己学会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其次,教师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比如,教师在五年级课本中《图形的运动》讲解的过程中,首先,为能让学生更为具体的观察到图形的运动过程,教室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图形移动的过程,作为课堂引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室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形,向同桌演示图形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图形运动的现象有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在数学课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下主动思考的时间,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究中找到答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多,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增强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粘性,从而更为主动。

例如学生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在引入新知识之前首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尝试着自己求解多边形的面积。如,平行四边形使学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经过剪裁、拼接之后组成了长方形,求解出面积。学生会想到将多边形也经过剪裁的方式组成新的图形,从而求解出答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进行操作,验证学生们的猜想。教师通过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具主动性,学生可以在验证中不断的深入探析。教师再进行讲解时,学生也会更为认真的听讲,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引入多样的学习方式

为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可以引入多样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和教师的关系是什么”“你和妈妈的关系是什么”等,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关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不同以往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也会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之处。同时教师也要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将教与学完美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知识的趣味性,成为具有探索意识的人才,为学生之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清.构建有幸福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背景下的学习方式[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9):77.

[2]陈卫芳.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J].江西教育,2020(24):67.

[3]汪永生.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学周刊,2020(27):21-22.

猜你喜欢

图形效率数学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跟踪导练(一)2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