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衔接对比研究

2021-10-16葛节丽

现代英语 2021年6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语料库语篇

葛节丽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一、引言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它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本身具有文体的特殊性,因此近年来摘要研究日益得到广泛关注。不少中外学者都针对论文摘要开展了自己的研究,其中包括摘要宏观结构的研究、摘要体裁研究、摘要修辞功能的研究等。而文章在功能语言学视阈下,将学术论文摘要归类于语篇的一种衔接手段,针对中英学术论文摘要的衔接手段进行分析与对比。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围绕语篇衔接这一语言学概念,国内外学者都贡献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 Beata Beigman Klebanov和Eli Shamir就对22名读者进行了实验,试图确定出10篇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Beigman Klebanov, B.&Shamir, E)。 而 Marie-France Ehrlich则就语篇的衔接手段对读者阅读速度和回忆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阅读相同语义但衔接手段不同的篇章时,读者阅读低粘着的语篇(low-cohesion version)比阅读高度粘着的语篇(high-cohesion version)时速度更快,但回忆质量更低(Ehrlich,MF)。

中国学者王全智对衔接、连贯与关联这三者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澄清,并指出当前人们对三个概念所存在的误解与局限,他认为连贯是语篇的立身之本,衔接与关联皆服务于连贯。陈建生,孙芳基于语料库对我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学术文体文章中使用连接词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差异。而许家金和徐秀玲则借助文本分析工具对比了汉译英翻译英语和原创英语中的语篇衔接特征——翻译英语中有多项语法和词汇衔接特征与原创英语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衔接显化的特点。刘畅则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政论文语句篇章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揭示英汉语言在语句衔接手段的相异之处,并总结英汉翻译语句以及篇章衔接手段的几个不同层面,介绍了英汉语言之间转换的方法和规律。

三、衔接理论

(一)衔接的理论定义

学界普遍将1964年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看作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韩礼德首次将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哈桑则在1968年详尽地探讨了语法衔接。

此后张德禄将形式机制也纳入了衔接机制,扩充后的衔接关系范畴较好地弥补了韩礼德与汉森的理论缺陷。

(二)衔接手段的分类

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两大类,其中语法衔接包含照应(reference)、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 (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而词汇衔接包含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其中复现又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y)、下义(hyponymy)等。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文章将学术期刊论文的摘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登录Springer数据资源库,在“Literature”栏目下,按发表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随机收集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部分20篇;再登录中国知网数据资料库,查找期刊《外语研究》,在翻译学研究栏目,同样按发表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随机收集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摘要部分20篇,以这40篇摘要建立小型语料库展开研究。

(二)研究步骤

分别将各20篇中英摘要建成2个小型语料库,采用人工标注和软件检索(使用antconc语料库处理软件进行关键词检索及词频统计)的方式在中、英文语料库中统计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复现(重复、同义、反义、下义等)、同现现象在每一篇摘要中的出现次数和频率。最后,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表格,进行进一步分析。

五、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衔接手段对比

(一)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衔接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同时存在。语法衔接方面,替代与省略并未出现在英语语料库中,而照应与连接出现的频率最高,详见表1(照应)、表2(连接)。

表1 英文摘要中照应的出现频率

表2 英文摘要中连接的出现频率

如表格所示,照应又包含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在这三者中,指示照应被最广泛地应用,出现在了英文语料中的每一篇摘要里,指示照应通常通过定冠词the,限定词this,these,that等实现;而人称照应大多通过its,their,his,her等物主代词的使用而实现。此外,连接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因果及增补,分别达到40%和30%,侧面表现出学术类语篇对逻辑性和客观性的倚重。

例 1: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the photographic series Vírgenes de la Puerta by Juan Jose Barboza-Gubo and Andrew Mroczek.The vírgenes inthesephotographs are all transgender women of color living in Lima, Peru, and the series vividly and unapologetically portrays them as living saints.

指示词如the,this,these,that等都具有时空上的概念,依照会话参与者所在的时间、空间作为参照点。此处的 these回指前文中的“the photographic series Vírgenes de la Puerta by Juan Jose Barboza-Gubo and Andrew Mroczek”。

例 2:The utility of the Nibelungenlied as a comparandum in Beowulf scholarship is illustrated in two case studies...asevidence from the latter helps to tilt the scales in favor of certai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ormer.

“因果”连接为广义的因果连接关系,即在语篇中具有“接应力,包括两个成分,原因与效果”(胡壮麟)。广义因果关系主要的表现方式有先因后果和由果及因两种。因此,又能将其细分为:条件、参照、一般因果、逆序因果。

词汇衔接方面,以高频出现的复现现象为主要特征,复现关系是指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语句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联句成篇的效果,如例3中用下划线标出的词汇。

例 3: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think what conservationists have seen as the damage done to manuscripts byinsectsfrom theinsects'perspective...bookworm.

(二)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衔接

经统计可得,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同样都存在,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省略、照应和连接,其中照应又包括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分别在中文语料库中出现了13次、12次和5次,出现频率为65%、60%和25%,指示照应与人称照应的高频出现与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情况类似;连接包含了增补、因果、转折、方式与时空,其中增补现象出现了10次,频率为50%,是连接中占比最高的衔接手段,因果和转折现象都出现了4次,出现频率都为20%,而方式与时空则分别出现2次和5次,出现频率达到10%和25%,详情见表3及表4。

表3 中文摘要中照应的出现频率

表4 中文摘要中连接的出现频率

语法衔接手段中的另一重要方式也频频出现在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部分,那就是省略,这一点与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有着显著的区别。在中文语料库中共有13篇摘要中出现了省略现象,且几乎都是以主语省略的形式出现的。

而词汇衔接是通过词汇结构在词汇语法层上建立起来的,包括词汇复现和同现(即搭配),复现包括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和局部等关系,其中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词汇重复和同义词汇的使用使论文摘要的语句建立起连续性并实现衔接。

(三)中英摘要衔接手段的对比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出现的衔接手段有着重合,但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英文摘要语料库中,指示照应的出现频率为100%,而中文摘要语料库中对指示照应的统计结果为65%,这与英汉两种语言的体系差异有关,英语中存在着the,this,these,that等指示词,尤其是定冠词the。虽然定冠词the是虚词且没有实际词义,但它与名词搭配使用可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一般表示特指、强调,表达着一种确定性,英语中the的高频使用导致英文中指示照应的表现要强于中文。另外,由于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所以连接词不如英语这样的形合语言使用得多;相反,汉语更常出现主语省略的现象。

六、结语

文章基于小型自建语料库对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在词汇衔接手段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复现现象都大量存在于中英语料中,这与论文摘要的体裁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学术论文对客观性和正式性的偏重,论文摘要通常都存在大量的名物化结构,作者也会通过重复专有名词、使用同义词、下义词的方式建立衔接关系,使篇章具有篇章性。

中英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区别在语法衔接手段中,英文摘要中指示照应的高频出现主要归因于英语的语言特性,具体表现在定冠词the的使用上。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能够从篇章衔接这一角度反映出中英语言间差异,提升论文摘要写作者对中英语言差异的意识,帮助写作者更好地书写具有语篇性的论文摘要。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语料库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008—2013年《档案法》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研究综述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