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沌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观探析

2021-10-14孙辰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非线性

摘  要:混沌理论是一门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处于混沌状态的机制、现象、特征的科学,为人们认知心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危机干预因事关生命、受社会的关注度高,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一个独立领域。本文在混沌理论视角下,梳理了混沌理论的定义及内容,分析了传统心理危机干预观,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用更发展、更全局、更长程的理念开展干预,更好地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复原力,强化心理韧性,提高个体同一性。

关键词:混沌理论;心理危机干预;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140-03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物理、生态、数学等研究中发现了“混沌(chaos)”的现象,其表现为复杂系统(尤其是非线性系统)中对初始值极度敏感、运动状态随机、复杂且不可预测的特征,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因果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心理学的发展长期以来是伴随着同时代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1],20世纪80年代起,混沌理论被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对理解复杂的人的心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一、混沌理论的定义及内容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对混沌理论的解释是,关于对初始值敏感、微小的输入差别会带来较大、较复杂、不可预测且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的数学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行为研究[2]。

混沌是动力学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包括以下特征,非线性是世界的常态;初始条件依赖性,即所谓的“蝴蝶效应”,初始值细微的变化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巨大出入;存在吸引子,吸引子是系统运动趋向的目标状态;分形结构,即整体和部分具有相似的形。

二、传统心理危机干预观

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G.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境,而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的专门技术就是心理危机干预[3]。心理危机干预以避免伤害自己或伤害其他人,并恢复心理平衡与心理动力。当前针对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大多为阶段模型(step model)[4],将心理危机干预视为一个随时间发展的线性过程,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在这样的观点下,人的心理发展被视为一个线性系统,系统实际偏离原线性模型的变化(包括突变、跳跃、间断等)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心理危机,当然偏离本身也是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按照线性系统来理解危机干预,主要目标是消除或减小发生的偏离,将心理状态重新拉回到原线性模型中,以恢复平衡和社会功能。

在线性系统的视角下,干预过程变成简单的因果关系,即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干预工作追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危机个体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就能产生一定效能的心理复原效果。然而,心理系统格外复杂,对心理的研究不是只看成分再做叠加。真正导致心理危机的因素较为多样且具有高度个性化特征,线性系统的干预策略可能无法应对心理危机的复杂特性。

三、基于混沌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

按照混沌理论,个体的心理状态偏离原先的平衡状态超过一定阈值时,即随着心理危机的发生,个体就进入了“混沌”状态。这种混沌状态可能来自系统的内在随机性,也可能来自外部系统引发的“蝴蝶效应”。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状态意味着变化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5],混沌状态是进入下一个稳定阶段的开始。

(一)心理危机是一种混沌态

混沌系统虽然具有很强的内部随机性,但这种随机性是以确定性为基础的[6],包含着决定性规律的作用。混沌系统中的无序并非真正的无序,而是远离平衡态的阶段。心理系统在各种刺激源的作用下,产生一定范围的情绪变化,当刺激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个体心理系统尚可依靠认知协调的内驱力恢复稳定态,此时各内部要素之间的作用是线性的,即心理状态是稳定的,外界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当系统远离平衡态且达到一定阈值时,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性特点就会有所体现,系统会急速进入失衡状态,并产生不断放大影响的机制,直到发生长程相干而影响整个系统,在外部的刺激和内部调节受损的情况下,心理系统进入混沌状态,但并不是心理的杂乱无章或彻底的混乱,而是正经历一个非线性程度较高、具有較大随机性且不稳定的阶段。从这个角度看抑郁、焦虑或人格障碍,都可以说是偏离平衡态的混沌,而非无序。

系统的发展一定是线性与非线性交替发生的过程,在心理系统的成长与发展中,混沌是必经阶段,绝不可能一直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生理心理压力,深刻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心态、情绪管理等,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遭遇心理危机。以混沌系统来理解心理危机,绝非是简单的“病态”,而是在有序与无序的边缘地带,个体得以调整适应,并向更高维度、更复杂状态成长演化的必要过程。因此,危机干预过程中帮助处于混沌状态的当事人,看到向未来成长的方向和动力,就成为最核心的工作,这样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接纳当下的状态,以发展性的视角,站在更高的人生维度上看待危机。

(二)心理危机中的发展契机

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言,不存在固有的稳定或变化,系统的状态分为三类,稳定(stable)、分化(bifurcated)和混沌(chaotic)[5]。与此相对应,Piaget在其关于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人的认知是在图式(schema)、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的机制下发展而来,图式是如何看待过去经验并理解未来的一整套信息序,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外界的新经验新信息吸收并同化至旧有框架体系中,系统逐渐整合为新的信息序。

人的认知发展依赖图式不断丰富和积累,图式相当于个体心理活动的框架,顺应的过程非常类似于混沌,心理系统进入了危机状态,很小的外界影响可能会引发随机行为,甚至对个体造成无法接纳、背道而驰的效果。原图式因此必须做出改变,类似于与外界的信息开展“斗争”,处理新的甚至与原系统背道而驰的外界信息和能量。当系统经历这样的改变过程后,吸纳新的信息并在新的维度中找到平衡态,系统就能够重新稳定运行,直到再次失稳。这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主观加工才能被主体所吸收,这个加工过程与主体的原图式直接相关,即认知发展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性。随着认知图式的不断发展,对客体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种主客体不断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系统不断发展的源泉。

危机,从中文字面意义上可以分解为“危险”和“机遇”。如果过早或简单的干预使其恢复惯有的稳定态,个体将会从混沌状态退回到舊有的认知模式中。从混沌角度来理解心理危机干预,不是简单地让个体恢复有序或常态,而是帮助他们把握认知成长的契机,发展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促进个体在与外界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甚至解决旧有的冲突。

(三)心理危机的分形结构

中国哲学中有“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的理念,即选取复杂整体的某一个部分,不管放大多少倍,放大后所呈现的形态与整体的原形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就是混沌理论中的分形(fractal),说明系统是按照自相似的模式发展的。

复杂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空间称为相空间,人类的心理系统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其不同状态下的静态结构可以视为一种相空间,具有复杂的不规则形态,心理系统内各要素的状态结构可视为相空间的分形,与心理系统整体呈现相似性。

因为不规则程度是恒定的,个体的情绪、认知、行为等组成要素的状态,都可以看成是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分形,与整个心理系统有着极高的自相似性。当个体的心理状态处于危机之中,异常的情绪表征、行为表征正是其复杂的心理系统在分形子系统中的表现,要从子系统的异常点出发,评估心理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异常,才能判定心理系统真正的危机原因,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仅在现象层面实施干预。危机干预之前不仅需要掌握个体的异常表现,更需要对个体有整体的理解,也就是心理咨询中的个案概念化,对危机个体的状态分析要透过表征看到这个人的本身,包括其成长环境、社会支持、就业发展、职业特点等,从鲜活的生命视角中去看待个体在各种异常表征背后的精神需求和内部矛盾。

危机干预不仅需要解决心理危机某个子系统的危机,更要看到心理系统其他子系统可能存在的危机模式和不良反应,从整个心理系统的角度给予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化“危机”为“成长契机”。

(四)心理危机的自组织性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每一个阶段都在发生内部的根本性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源自于新的社交能力和技能的获得,以期个体更趋于完整的同一性,因此每个阶段都可谓之为一次特定的危机(crisis),即混沌。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个体只能有两种选择——健康还是不健康地应对这一变化,也就是完成还是未完成该阶段的冲突任务。如果危机得以按照健康的方式应对,人的心理社会秩序就会重新进入新的稳定态,这个过程可以作为自我组织的过程,危机中的自我运用不同的元素来应对复杂和混沌。这种应对的能力作为自我组织的核心技能,会不断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以形成一种更复杂、更新的、更具有适应性的自我。

从Erikson的角度来看,危机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生命周期里,而且有些阶段会持续一定的时间长度。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可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助人自助”,帮助个体更好地获得每个发展阶段的健康应对方式,以更完整的自我面对下一人生阶段的挑战。

(五)干预的长程性

心理系统若视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表面上是混乱、不确定、不稳定的,但实质上又蕴含一定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吸引子(attractor)的存在,将系统的稳定与不稳定特性进行了统一整合。当一个吸引子出现时,系统会以其为中心进行稳定的运转。当同时出现两个吸引子时,系统状态运转会从围绕吸引力相对较弱的吸引子,过渡到吸引力较强的吸引子。此时,由于两个吸引子冲突的张力作用于系统,表现出一种混沌。

在心理危机中看待吸引子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意识或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危机干预者和被干预者常常需要面对对立的模式:健康理念和不健康理念[5]。心理危机之所以能形成,往往经历了一个或短或长的过程,尤其是那些已被确诊为精神疾病的人。思维模式形成后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形成思维习惯,这时心理系统就处于单吸引子的状态。但是生活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在一个思维模式的作用下(往往是绝对化、消极、僵化的),容易引发生活功能的损伤,个体虽然意识到这一模式可能需要调整,但却无能为力而再次遭受心灵受损。此时个体就陷入了两个吸引子之间的拉扯,这两个吸引子可以分别被称为“不健康理念”和“健康理念”,一边是熟悉清晰的,但可能会带来一定痛苦,另一边是模糊的、未来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要帮助个体在这两种状态的斗争中,也就是这两个吸引子之间,寻求突破,超越当前水平,这很可能是一个长程的过程。稳定的状态对于个体而言是有适应性和功能性的,摆脱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人很可能在“健康理念”和“不健康理念”中反复摇摆。如果把“不健康理念”看成是危机干预过程中较低维度的运行,那“健康理念”就是系统要达到的更高维度,这个维度升级的过程是反复曲折的。

四、结语

由于混沌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心理状态,因此不应惧怕或排斥,要以更涵容、更发展的视角看待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在干预的过程中要从“人”的理念去理解个体,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给予心理系统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要帮助心理系统在与外界信息的对话中变得更加强韧,充满更丰富的心理能量。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管健. 混沌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介入[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01):106-110.

[2] Vandenbos,G.R..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7:175.

[3] 廖艳辉. 心理危机干预[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01):1-3.

[4] 高雯,董成文,窦广波,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模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01):89-93.

[5] Michael,R.. Chaos And Complexity: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e[M]. Taylor & Francis,1997.

[6] 李小平,周甦. 混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2006(02):153-156.

(荐稿人:孙楚航,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作者简介:孙辰(1987—),女,硕士,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非线性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策略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O型圈锥面密封非线性分析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
工业机器人铝合金大活塞铸造系统设计与研究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索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