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2021-10-14刘向杰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业大数据

[摘要]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如何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构建专业调整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理论体系变革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产业;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作者简介]刘向杰(1971- ),男,河南项城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河南  郑州 4514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数据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评价监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GLX73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0-0042-06

一、引言

201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2019年,国家启动高职“双高计划”,致力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把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上述各项政策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此,教育部制定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论证了人才培养的内部控制机制,但缺陷在于没有把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内在必要性入手,论证产业经济结构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社会需求对专业调整的影响路径,构建专业结构调整的框架体系,确立高职院校专业适应产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机制。

二、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地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分化,迫使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在产业集群高度集聚、企业间横向和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建立、价值链分工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为适应产业发展态势通常会建立相应的专业群,以专业互补优势提供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在产业细分、产业链拉长、产业升级加速的情况下,相关专业就业率与职业吻合率节节攀升,高职院校有动力主动预测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不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并适量调整专业群内的专业数量与规模,培养当地产业升级调整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当产业集群走向衰落或向外迁移时,高职院校在就业压力下适当减少专业的数量,压缩招生规模。因此,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2.产业升级引导高职院校专业群内专业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发展基于产业集聚造成的扩散效应。产业集聚使得与之配套的企业高度集中,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推动地方高职院校扩大专业招生规模。从专业发展的外部需求看,技术的重大变革促使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专业应运而生。从技术演变的逻辑看,产业转型初期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不大,这种需求属于潜在需求,一般从相关专业迁移而来,高职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仍局限在原有的专业。当新技术日渐成熟,新技术的扩散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时,高职院校需要在相关专业群内增加适应新技术的新专业。在产业技术被新技术逐渐替代的过程中,专业群内传统专业的教育规模由于新专业的出现而日渐减少,直至被完全替代,而适应新技术需求的新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逐渐增加。因此,专业群内的专业交替的过程,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产业技术的创新、集聚、扩散推动着高职院校专业的产生、扩展与变更。

3.产业技术的演变引导专业课程体系的变革。产业知识体系的变更推动着课程体系的更新,产业技术的变革既存在突变也存在渐进式的量变。当技术的革新不足以实现产业飞跃,只是渐进式的变化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要随之进行阶段性更新。例如,市场需求观念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都会促使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做出相应调整。当从事某产业的技术人才所需知识超过教材的知识体系时,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要做相应的变更,淘汰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产业所需的新知识;当某课程所需专业知识需要大幅度增加时,高职院校需更新教材或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办新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要定期对产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或咨询专家,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或课程内容,以适应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大数据对专业调整的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技术迭代更新,技术进步引起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的变化需要对专业进行调整。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市场调研分析的精度,使调研问题定量化,使某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需求预测变得更加精准,为高职教育部门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效手段。

1.大数据背景下市场分析是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市场是检验专业设置的最好标准。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专业的调研是专业设置的基础。考察专业设置的必要性首先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专业设置指标体系涉及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及质量。调研指標涉及了解产业发展前景,充分掌握整个行业产业的专业技能人才缺口,甚至某个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工种的人员缺口的数量,以及从其他专业转行到某个专业工作岗位的人数。一般而言,专业岗位的工资不但与工作性质有关,还与专业岗位人员的供求关系有关。专业岗位的人员越稀缺,该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就越高。因此,专业岗位的工资高于正常工资标准的比例反映了该专业岗位的稀缺程度。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容量及持续能力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建设投入及长远发展,地方产业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对市场产业所需人才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趋势。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龙头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可以为高职人才提供就业空间,形成领先效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增大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

2.毕业生就业状况是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调整的基础。实现专业的长远发展,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基准,借助大数据不断调整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通过大数据对市场的分析,了解职业岗位对學生专业能力、技术知识的要求,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以此确定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对于学校已有专业,由于办学时间较长,社会上存在多届毕业生,可以通过第三方或学校质量监督部门设置问卷,利用大数据进行调研分析,挖掘学校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社会产业技术变革匹配度的差异,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产业的变迁。第一,调研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产业岗位所需知识的匹配度,分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第二,调研同年毕业的毕业生薪酬,分析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的竞争能力。同一专业群内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薪酬的高低,体现高职某专业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第三,调研毕业生职业吻合度。分析某一专业若干年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其就读专业的吻合度,可以了解地方产业对该专业的依赖度及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比本专业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及吻合度数据,分析市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从而推算出专业的招生规模。第四,调研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确定各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水平满足工作要求的程度见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吻合性。第五,调研就业现状的满意度及晋升状况,可以验证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及职业可持续能力的程度。(职业迁移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适应相关的不同岗位需求。职业可持续能力是指在某种职业的发展上有上升的空间,能够适应高一等级的岗位需要,如技术工人向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延续的能力。)

3.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是调节人才供需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是地方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确定当地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与速度。第一,地方政府人事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大数据对当地产业人才需求信息的调研,充分预测近一时期当地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用人需求;结合大数据对具有相同产业超前发展的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规划当地产业在未来某一时期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当前市场的人才存量,综合预判人才培养规模。为更好地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平衡,政府可以从宏观上调控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量,通过人才培养经费的划拨、减免税收等调控手段,引导、规范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使其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职院校专业资源的配置标准,控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能力进行达标验收,并根据资源状况确定专业的培养规模,解决高职院校为过分迎合市场需求而造成的专业设置随意性与专业同质性问题,防止在未来某一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第四,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高职院校的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各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指导各高职院校适时调整专业的招生规模与培养方向,为产业发展储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四、大数据对专业调整的影响路径

专业设置与调整取决于产业需求的变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学校资源的配置及其充裕度,而且取决于市场需求对专业调整的传导机制。因此,大数据在社会需求及专业调整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图1所示)。

1.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影响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学校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专业设置的条件(如图1所示)。

第一,从市场需求着手,充分考虑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综合采用定性的专业访谈及定量的市场调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影响专业设置的有关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从而及时准确地获取社会对新专业的就业岗位的工种要求、需求数量、薪酬及未来岗位的迁徙能力等信息。

第二,从内部资源的角度审视专业所需资源的充裕性,综合研判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及持续性、新专业与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关系,以及新专业的设置给专业群结构带来的影响。组织专家论证会对拟定的新专业进行遴选,对新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进行调研论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初选人才培养的规模,根据学生的招生规模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力争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

2.适时的大数据是对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与外在需求机制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高职院校在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把人事、教学、学工、招生就业、科研、资产等有效地进行衔接,设定师生比、生均设备仪器值等有关预警指标,动态适时观测某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资源配置比例的匹配性,对比大数据目标管理系统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测指标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的需求,找出人才培养的不足,及时预警,调整学校资源的配置,让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与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吻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同时,高职院校要利用大数据及时收集市场对专业岗位知识需求的变化,以及家长、学生、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诉求,据此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利用大数据不断获取学生对课程、学风、教风的意见和建议,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监测、与社会需求对比,以及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纠偏的PDCA(计划、实施、对比、纠正)循环(如图1所示),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3.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专业的动态调整过程。在一定的周期内(3~5年),技术更新及技术变革驱使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动态变化。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吻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收集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数据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知识体系进行论证。

高职院校要从三个方面与市场需求进行衔接。第一,有计划地对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充分论证产业变化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以便及时掌握人才培养的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时纠正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产业需求的偏差,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第二,对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系进行预判。通过大数据对从事某职业一定年限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掌握当前产业规模及转型升级的趋势、速度。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方面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可能存在的不足,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进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如上页图1所示)。第三,认真分析产业需求失衡的原因。对于大数据反映的产业需求不旺盛的专业,高职院校要研判需求不旺盛的原因是暂时性的,还是产业转型形成的永久性的需求不足。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可以保持现有规模;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就要逐渐压缩招生专业的规模。对于新兴的产业需求,高职院校要认真研判,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新方向,增加新专业,还是调整资源结构,增加新的专业群,从而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通过对产业需求的调研实现产业发展与专业动态调整的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五、专业调整机制构建

1.构建政府引导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宏观激励机制引导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引導地方高职举办相应专业以支持产业的发展。

第一,政府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定期评估各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大数据获得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及社会现有专业人才信息,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预判产业转型升级所引起的人才在数量、知识结构、职业技术等级等方面的需求变化,预测未来3~5年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并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发布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让各高职院校快捷地了解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学生的招生规模,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及专业结构。

第二,政府通过划拨经费等宏观调控手段,指导本地高职院校利用行业优势创办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找准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差别化,避免专业雷同。

第三,政府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进行宏观指导,优化专业布局,避免争上热门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与重置。

第四,政府采用政策激励与保障就业等措施保证冷门专业人才的供应,实现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衔接与协调。

2.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机制。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与自身资源配置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新专业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层面制定新增专业的相关制度,设置新专业调研的指标体系,建立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的协调机制;根据政府宏观数据及依据大数据获得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拟设新专业相关的经济发展指标逐一分析,初步提出新专业在未来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与定位;通过SWOT分析发现预设新专业存在的优势、适合的岗位,以及此岗位可能变迁的方向及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

第二,认真分析学校开办新专业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包含师资、教学仪器设备、校企合作、教学场地等),论证新专业的招生规模、培养目标、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以及新专业设置的可行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明确新专业在现有专业群中的定位,做到新专业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专业群内的专业错位发展,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有利于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增强专业群对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

3.构建现有专业适应市场的动态调整机制。高职院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主动建立人才培养的市场反馈机制,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建设与调整的运行机制。

第一,调研市场需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研等各种渠道获得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综合分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不断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知识体系,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检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材、实验设备,努力实现专业与社会产业需求之间的吻合。

第二,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特色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专业,加大各项投入,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人才的高质量规模化培养。对于社会需求量少、学生报考率低、招生困难的专业,采用“减、停、并、转”等方式予以动态调整。对于特色不明显、发展势头较好的专业,加强内涵建设,补齐短板,着力培养特色,努力培育成骨干专业。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专业调整过程中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整体优化、优胜劣汰、保持领先的原则,努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群各专业的内涵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的专业调整机制。

4.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第一,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机构建立技术技能人才的数据分析咨询机构,定期收集各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设定指标预测人才需求的数量,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体系进行咨询指导,诊断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规模的偏离度,反馈市场对人才的评价,帮助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认清专业具有的特色,挖掘学校的内涵,培养特精尖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政府帮助高职院校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机制。积极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生师比过大等问题,切实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双师”结构,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学校专业的自我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常态化内部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督,利用大数据收集市场对本校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修正人才培养的偏差;通过对校内学生调研,分析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学习的态度,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的专业课学习中,培养德艺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荣江,姬瑞海,伍红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86-190.

[2]白弋枫.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研究[J].高教学刊,2018(12):191-193+196.

[3]乔桂红,曹培霞,张盼盼.产教融合背景下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12):49-51.

[4]付云.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新专业开发探讨[J].高教论坛,2013(12):121-124.

[5]曹培之,阙明坤.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8.

猜你喜欢

产业大数据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