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丛林猎手

2021-10-14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家猫领地粪便

黄喉貂的攀爬本领很强,但它们更喜欢在地面活动。它們在地面活动的时候尾巴高耸,一蹦一跳,十分有趣。在唐家河保护区,黄喉貂广泛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森林中,是这里重要的食肉动物之一。

美丽的猎手

黄喉貂是一种十分美丽的食肉动物,它的适应性非常强,广泛分布于我国从黑龙江到海南的大部分森林中。它是一种较大的鼬科动物,体形比黄鼬大,比家猫长,体重与家猫接近。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喉部的毛呈黄橙色,还有四条矫健的黑色大长腿,借助大长腿它可以在山林间奔跑跳跃。

在一般情况下, 鼬科动物多为夜行性或者晨昏性动物,但是研究发现,黄喉貂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夜间活动的情况极少。因此,要想在野外看到黄喉貂,只能在白天搜寻,尤其是午后沿公路或者河道观察,更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黄喉貂的生态意义

黄喉貂对小麂、毛冠鹿等数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如果没有它们,那么这些繁殖迅速的中小型食草动物就会泛滥成灾,甚至直接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黄喉貂没有果子狸和黄鼬那么大胆,对人类的警戒心也更强,它们不太喜欢在保护站和人类建筑物附近活动,骨子里透露着一种优雅与高贵。相比而言,黄喉貂是一种可爱而又神秘的动物,有很复杂的行为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研究和揭秘。

独特的领地标记方式

黄喉貂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沿固定的线路巡视领地,这条线路通常是领地内的山脊线。当然,巡视领地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留下标记,以证明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黄喉貂的气味标记行为就像爱在电线杆旁跷腿撒尿的狗狗一样,黄喉貂也会采取气味标记法来宣示领地,它们会选择一些有树根、石头凸出的地方进行气味标记。

黄喉貂进行气味标记的方式比较独特,一种方式是用屁股在标记点前磨蹭,另一种方式是后肢下蹲迅速抖动胯部排出液体。在标记完成后,黄喉貂会转头嗅闻几下标记点,检查一下自己的战果,然后离去。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黄喉貂小群体中的每一只个体都会在标记点做标记。

每年冬季是黄喉貂标记的高峰期,我们初步推断这是在为来年春季的交配做准备。在夏季,黄喉貂则很少标记,因为这个季节它们已经生下宝宝,正在为宝宝的一日三餐奔波。它们一般把巢穴搭建在大树基部或者大石缝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较弱的幼崽。

馋嘴的“蜜狗”

在森林中,黄喉貂主要以中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也会掏食蜂蜜或者野果。因为它酷爱掏食农民伯伯养的蜂蜜,所以也被叫作“蜜狗”。黄喉貂很少单独活动,一般会结成2~4只的小群。在捕猎过程中,它们会像狼群一样采用复杂的战术,且配合默契。凭借这种战术和配合,黄喉貂可以轻易捕获到小麂、毛冠鹿等有蹄动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要知道,这些有蹄动物的体形可是黄喉貂的5倍以上。我们曾多次拍摄到黄喉貂互相配合将小麂驱赶到湍急的河水中淹死后再进食的画面。

黄喉貂行动非常迅速,在野外直接观察到黄喉貂捕食的机会并不多,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粪便来判断它们的食性。黄喉貂的粪便表面一般呈亮黑色,气味比较浓烈。虽然通过粪便内容物分析可以判断黄喉貂吃了哪些食物,但却无法判断各种食物的比例,因为黄喉貂对不同食物的消化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吃果子时会有很多种子残留下来,而吃小麂的肉时就消化得比较好,很少有成形的残留物。

猜你喜欢

家猫领地粪便
中药肾茶对家猫夏季饮水和血清尿素含量的影响
家猫为何只爱对人喵喵叫?
消失的亚特人之领地
只差一声惊雷
南京地区家猫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象、角马和狮子
“粪便移植”可治病
马晓春坚守最后领地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