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2021-10-14冯玉贤

兰台内外 2021年26期

冯玉贤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图书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当今社会是移动信息时代,读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基于以上变化公共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作为工作服务落脚点,认真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自身优势,从而有效拓展自身业务能力。在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之下,需要分析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制约因素,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分别是读者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公共图书馆自身运营现状、公共图书馆人才管理与聘用。如何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应建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接下来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第三空间”从而创新服务功能;不断探索专业馆员制度建构,注重馆员业务培训;增加图书馆财政经费,建构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

关键词:读者需要;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服务创新策略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共同精神财富,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文献资源中心,为大众提供丰富的书籍与舒适的阅读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公共文化事业不断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在相应拓宽。在“全民阅读”号召下,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先后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服务,在当前环境下,读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个性化,在不同活动(如休闲娱乐、学习、教学、科研等),在不同时间(工作日和休闲日),不同地点(家、娱乐休闲场所、上班场所)的场景中,针对不同的读者对知识需求有所不同。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不断丰富的当今,公共图书馆应该基于读者活动情境,跨时空交互服务,才能满足读者日益个性化需求,从而做好知识服务的角色。

一、基于读者需要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优势与落脚点

1.以读者为本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落脚点

公共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与娱乐休闲的场所。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读者为本,围绕“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宗旨,把读者需求作为读者服务工作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进入大数据信息时代,国内不少公共图书馆逐渐发展自助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智能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读者服务工作便捷性,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基于“读者需要”是坚持以读者为本,在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我们仍然要把“基于读者需要”作为读者服务工作一切出发点,在环境建设、工作计划、谋划发展,培育图书馆文化,时刻想着读者,一切为了读者,每一项图书馆工作计划围绕“读者需要”展开。

2.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自身优势

(1)公益性和文化服务性

公共图书馆是对社会全免费开放,自身公益性决定它的资源和服务为全社会共同享有,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珍贵的免费娱乐文化休闲场所与资源载体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文明,肩负宣扬社会正能量的神圣使命。公共图书馆更是兑现我国政府文化育人的履约单位,也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环,它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创新、转型和提升促使社会进步。在公共图书馆中让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图书馆中寻求一席之地,或是品味書香,或是文化交流。从这个特性来看,公共图书馆是一处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对外重要文化输出场地。

(2)公共图书馆突出自我专业性

公共图书馆自身职能不仅是文化传承保护单位,更是社会各个阶层教育的窗口,公共图书馆还拥有最完备的移动互联网信息设备和技术,拥有最强大的经过整理和精选的信息(图书)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能从自身专业角度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发展空间,在大数据技术下逐渐适应数字化与电子化、碎片化阅读群体,在未来公共图书馆发展还有更多发展潜力。

二、当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1.读者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

当前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获取信息逐渐多样化,相比较过去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来源地位逐渐减弱,社会功能性反而逐渐加强。大众更多将图书馆作为文化休闲场所,公共图书馆自身工作职能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文献借阅查询,更多转型成为一个舒适、合适交流的空间,有些城市公共图书馆成为文化创意中心和综合文化社区,打破信息时空的界限,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双向交流。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面对面机会逐渐减少,大家在网上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如何满足人内在交流欲望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线下交流场所,这就是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社会功能作用,让传统型发展模式下公共图书馆面临转型需求。

现代公共图书馆自身管理理念是公共服务,读者为主体,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多数领域发挥其自身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性文化公共服务重要组成板块,在国家财政和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逐渐向公众全面免费开放。但移动互联网下读者习惯的碎片化阅读和浅层次阅读以至于现在微阅读和有声读物形式,能够满足都是年轻读者群体,剩下中老年人和儿童、欠发达地区读者依然对传统纸质书需求较大,同时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自身移动终端技术和设备资源、平台和流量方面受到限制,从而制约读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2.公共图书馆自身运营现状

当前图书馆对外主动活动较少,依靠被动服务活动为主,但是也有图书馆也会主动开展服务活动,但是无法满足社会所需,不能解决日益增长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自身服务工作滞后发展模式之间矛盾。当读者用户开始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日益不满时,但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依旧围绕借书和还书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是被动性重复借书和还书工作,同时各种馆藏文献也没有向读者介绍到位,导致很多优秀的文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馆藏图书文献量大,交叉学科很多,读者往往需求一类或者某个专题文献往往不能得到全面和集中获取,面对海量文献读者没有时间去收集,图书馆自身被动服务也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3.公共图书馆人才管理与聘用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方法和运营方式、服务理念还较为传统,自身发展受到体制和地方财政影响,这样导致分属于不同区域与各级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产生一定差距。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对管理较为完善,有图书馆理事会与监事会,让公共图书馆管理层与政府部门组成一个同盟,促进公共图书馆逐渐走出传统管理模式与提高自我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