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护理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分析

2021-10-14高玲甘利情

健康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护理效果

高玲 甘利情

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对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血透室治疗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篮球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血透室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统计,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两组血透室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减少不安全因素,确保血透室患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预防护理措施;不安全因素;护理效果

临床上针对肾功能衰竭及其他肾脏功能疾病最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因此血透室作为重要的治疗场所,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安全因素,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性[1]。将预防护理措施应用于血透室护理的过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100例血透室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预防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血透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篮球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65±3.12)岁。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6.72±3.09)岁。两组血透室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常规护理操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完善规章制度。完善血液透析室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贯彻落实监督制度,及时纠正当前血透室护理存在的问题,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做好应急方案。(2)检查仪器设备管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定期检查、维修、养护设备仪器,不同仪器应安排专人监管,确保治疗仪器处于最好的运行状态,减少设备故障情况发生。(3)护理人员培训。血透室所有护理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内容包括血透室注意事项、规范化護理操作、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加强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2]。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血透室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院内感染、跌倒、自行拔针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两组血透室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透室护理工作具有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风险性高等特点,如果工作中忽视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监控,在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很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反应产生,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对血透室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常见因素包括:(1)设备没有定期检修、护理人员操作失误、设备仪器未按时消毒灭菌、发生意外事件未立即处理、护患缺乏沟通等。所以,本研究将预防护理措施应用于血透室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事前控制对设备、制度、人员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优化,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

综上所述,血透室护理中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减少不安全因素,确保血透室患者的健康安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公维华,陈荣方,严丽霞.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9.

[2]柳慧金.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46-147.

[3]卫彩红.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141-142.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