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口译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21-10-14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28期
关键词:原语口译教学管理

陈 璇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5)

教育部于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信息技术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运用智能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信息技术素养、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智慧型人才[1]。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翻译本科与翻译硕士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攀升,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规范化和系统化,因此口译教学资源库即口译教学资源平台的研发便成了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对于口译资源开发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已展开并小有成就,如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EPIC)、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同声传译语料库(CIAIR)、上海交通大学的多模态口译语料库(MMCIS)[3]等,但上述研究更多的是对理论层面的探讨,未系统化探究如何将口译资源与口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智能化口译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地结合,既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训练的需求,极大地优化了口译教学的途径与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课内、课外口译学习与训练的效率。

1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的系统设计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的设计目标是让老师和学生们更迅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更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并实现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根据口译教学资源需求模型[4],智能化口译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要实现与资源需求模型相一致的资源管理方式以外,还需要满足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口译专业师生对资源的使用、管理、共享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需要。具体资源需求模块有以下五项:资源的管理;口译教学管理;口译自主学习;个人信息管理;资源的分享与评价。

1.1 平台系统结构设计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化和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基础平台。因此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可以使教育资源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通过网络覆盖面广、使用成本低,以及信息交流迅捷的特点,可以使多数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获得资源库中的资源。本系统采用了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如图1所示,包含了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浏览器。

图1 基于B/S模式的系统

1.2 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三层,即用户界面层、管理应用层和数据层,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

1.2.1 用户界面层

该层主要针对在客户浏览器中运行的模块,包括用户注册和用户账号管理,以及向核心服务器发送操作信息,监听、接收、分析服务器发送来的信息,并进行响应处理等。

1.2.2 应用层

主要负责接收用户传来的信息,进行信息的解析,并进行响应,或操作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用户、或对信息进行编码发送给用户等操作。这一层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录音室、个人信息管理和学习社区,它们分别由服务器端相应的应用模块构成。

1.2.3 数据层

整个资源平台的数据存储是由统一的数据库构成。数据库负责响应检索请求、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统一的知识库是针对使用者而言的,即所有的内容都被存储在逻辑上统一的知识库中。各种类型的资源都保存在数据库相应存储单元内。数据服务器根据应用服务器传来的SQL语句,对相应的数据库表进行操作,如检索信息、插入信息记录等[5]。

2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功能模块设计[6 ]

通过对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以及用户操作习惯的调研分析。五个主要的功能模块: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录音室、个人信息管理和学习社区。这些页面将直接面向老师和学生,满足他们对资源查找、使用、管理、讨论、评价等各方面的需求。

2.1 资源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资源的管理,从管理角度来讲,这部分应包括:资源管理、用户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学生是整个资源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作为资源系统的使用者,他所能操作的功能主要有:信息检索、信息导航、一般浏览、上传、下载、评论等。

2.2 教学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维护教师针对自己所授课程专门制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以及按照学生的能力需求,专门为学生搜集、加工好的教学资源等。

2.3 录音室

该模块提供多种资源练习方式,对所选定的音频或视频资源进行相应的口译练习。在该模块,资源可按照练习方式、难度等级、口译技巧、专题类别等分类方式进行筛选。

2.4 个人信息管理

该模块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和个人资源管理两个功能。个人信息管理指对个人账号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邮箱、联系方式等;教师个人信息应包括:教师姓名、职称、所属专业、教师履历、邮箱、练习方式等。个人资源管理系统对所有老师和学生上传过的资源进行归档整理。

2.5 学习社区

学生社区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即:学习交流、口译考试、职业交流。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将实现零距离沟通。学生可以给老师留言或公开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给学生私信或公开回答学生的问题。

3 教学管理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的设计,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获得海量口译训练材料及业内外最新的资讯[7];平台设有录音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不同难度和题材的训练资料进行影子练习、篇章复述、篇章视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训练;老师也可通过教学模块根据其课程具体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情况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训练材料。该系统的目标是让老师和学生们更迅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更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并实现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

3.1 教学管理功能介绍

教学管理模块支持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进行相关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添加。老师进入系统后需要先进行课程的创建,如:创建专题口译、交替传译、英汉视译、同声传译等课程。并在每门课程下创建教学单元、添加单元介绍、上传资源列表,并将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结合,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管理主页面

3.2 录音室功能介绍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设有录音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不同难度和题材的训练资料进行影子练习、篇章复述、篇章视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训练,如图4所示。

图4 录音室主页面

(1)影子练习:又称为原语复述练习,指的是学习者使用原语言几乎同步地对发言人的讲话或事先录制好的新闻录音、会议资料等进行跟读。此项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译员对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的能力以及译员听说同步进行的同声传译技能。

(2)篇章概述:分为原语概述和译语概述。原语概述是影子练习的延续,学生用原语跟读完一段讲话的内容之后,要停下来凭记忆力对刚刚跟读过的内容使用同种语言进行内容大意的概述。原语概述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短期记忆力、边听、边说、边想的习惯。译语概述指的是学生在原语概述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使用译语对原语的内容大意进行再次概述。译语概述的训练目的是为了巩固译员听说同步的能力,并逐渐向真正的交传和同声传译进行过渡。

(3)文本视译:指的是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边听、边发言、边看原稿、边进行同声传译。此方法锻炼学生的速读能力和快速翻译能力。

(4)交替传译:指的是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译时,逐段下发原语,学生在听音、记录后对本段内容进行口译的过程。交替传译训练是教师最常采用的一种口译训练,也是通常的国际性会议中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该训练模式便于调整学生的训练节奏,加强学生归纳听力和速记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5)同声传译:指的是译员在不打断发言者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发言者讲话的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该技能是对学生综合口译能力的全面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8]。

4 结束语

智能化口译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发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口译教学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高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智慧化教育,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快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原语口译教学管理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