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核的共有化学成分

2021-10-13周改莲臧彬如王倩赵立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18期
关键词:香橙离子流负离子

周改莲,臧彬如,王倩,赵立春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荔枝核(Litchichinensis Sonn.)是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核[1],主要种植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2],其味苦、涩,性温,归肝、肾经[3-4],具有益气滋阴、活血祛瘀的功效[5],可用于治疗胃脘痛、妇女气滞血瘀腹痛等症[3]。有研究表明[6]荔枝核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多糖类、甾体类和鞣质类化合物,其次还含有氨基酸和挥发油类等成分。中国栽培荔枝的面积居世界首位,拥有丰富、优质的品种。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荔枝核加工工艺和定量分析研究[7-9],但未见报道不同品种荔枝核共有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研究。

荔枝以其味道鲜美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在食用荔枝的同时荔枝核被随之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荔枝核药材仅规定了性状和显微鉴别,因此对荔枝核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5]。随着荔枝核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也日渐突出,需要从根本上对荔枝核进行质量控制。荔枝品种丰富多样,本试验对广西南宁市场广泛流通的4种荔枝核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探究其共有成分,为后期荔枝核现代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10]。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原儿茶酸(批号110809-201205)、芍药苷(批号110736-201842)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对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质量分数均大于98%。甲醇、乙腈、甲酸(均为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

荔枝核:广西南宁,样品经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鉴定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品种分为三月红、桂味、黑叶、鸡嘴。

1.2 仪器

Xevo G2-XS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美国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A1004B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AE240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WGL-125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RO-2640P超纯水器:美国Millipore公司。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98%~95%A;3 min~7 min,95%~90%A;7 min~8 min,90%~89%A;8 min~20 min,89%~80%A);柱温:30 ℃;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测定原儿茶酸、芍药苷;进样量:1 μL。

2.2 质谱条件

Xevo G2-XS型UPLC-Q/TOF-MS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毛细管电压2 000 V,锥孔电压40V,离子源温度100℃,脱溶剂温度400℃,碰撞能量10 V,脱溶剂氮气流速800 L/h,锥孔反吹氮气流速100 L/h,脱溶剂气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扫描范围为m/z 50~1 500。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溶液适量,以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摇匀,制成含原儿茶酸0.107g/mL,芍药苷0.396 g/mL的对照品储备液,密封避光保存。

2.4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荔枝核样品适量,研细,粉碎(过50目筛),称取2 g(准确称量至 0.1 mg),加乙醇 2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于50℃下水浴锅蒸干,再用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mL容量瓶内,混匀,经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2.5 数据分析

按照2.1和2.2的色谱和质谱条件对荔枝核溶液进行分析,得到负离子模式下荔枝核的质谱扫描原始数据,并将其导入UNIFI 1.9.4软件,结合UNIFI 1.9.4软件内嵌的天然产物数据库(Traditional medicine 1.8),按照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及二级碎片信息来进行荔枝核中化合物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4种不同品种的荔枝核供试品共检识化合物99个,其中共有成分9个,推测出9种成分的分子式和名称,结果见表1,色谱图见图1~图5。

图1 原儿茶酸和芍药苷对照品在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Fig.1 Total ion flow diagram of protocatechuic acid and paeoniflorin in negative ion mode

图2 三月红荔枝核在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Fig.2 Total ion current of Sanyuehong in negative ion mode

图3 桂味荔枝核在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Fig.3 Total ion current diagram of Guiwei in negative ion mode

图4 黑叶荔枝核在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Fig.4 Total ion current diagram of black leaf in negative ion mode

图5 鸡嘴荔枝核在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Fig.5 Total ion current diagram of Jizui in negative ion mode

通过上述9种共有成分的总离子流图,根据每种成分响应值的高低,推测荔枝核中每个品种的9种共有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桂味荔枝核:别香橙烯>去氢白菖蒲烯>缬氨酸>维生素C>紫苏醇>甲基麦冬黄烷酮B>芍药二酮>环-(亮氨酸-异亮氨酸)>喇叭茶醇;黑叶荔枝核:别香橙烯>去氢白菖蒲烯>维生素C>甲基麦冬黄烷酮B>缬氨酸>芍药二酮>喇叭茶醇>环-(亮氨酸-异亮氨酸)>紫苏醇;鸡嘴荔枝核:别香橙烯>缬氨酸>去氢白菖蒲烯>环-(亮氨酸-异亮氨酸)>紫苏

醇>维生素C>甲基麦冬黄烷酮B>芍药二酮>喇叭茶醇;三月红荔枝核:别香橙烯>芍药二酮>缬氨酸>维生素C>去氢白菖蒲烯>喇叭茶醇>紫苏醇>甲基麦冬黄烷酮B>环-(亮氨酸-异亮氨酸)。

4 讨论与结论

4.1 色谱条件的选择

本试验考察了BEH C18和HSS T32种型号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发现两种对照品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但由于BEH C18色谱柱在260 nm波长处基线不稳定,且分离效果较HSS T3差,故选择HSS T3色谱柱进行测定。同时,将供试品溶液在210 nm~400 nm波长处进行扫描,发现在260 nm波长下色谱峰数目、丰度、分离度较好,故选择其作为检测波长。本试验还分别考察了以甲醇和乙腈作为有机相,水作为水相时色谱峰的分离情况。结果发现以甲醇作为有机相时,芍药苷色谱峰分离较差;以乙腈作为有机相时分离效果且响应较好,但原儿茶酸的峰形不好,故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加入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所测成分均能较好分离,且峰形得到改善,可以得到理想的分离效果,故最终选择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

4.2 质谱条件的优化

综合考虑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本试验分别采用正离子、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扫描,由于荔枝核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类等化合物,通过质谱扫描发现,黄酮类等的主要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的响应强度远远高于正离子模式,因此,本试验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

4.3 提取方式的选择

为了保证被测成分能够有效的溶出,先后考察了100%甲醇、无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水在超声法和回流法下的提取率,结果发现提取溶剂的浓度对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00%无水乙醇的提取率最高,而超声与回流两种方法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且回流法所用时间较长,方法重现性较差。因此,选择了100%无水乙醇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结果该方法的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方法重现性好,适合作为荔枝核样品的提取方法。

通过本试验研究,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对不同品种的荔枝核的共有成分加以分析,为荔枝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本试验采用UPLC/Q-TOF-MS作为分析仪器,通过质谱数据对不同品种的荔枝核药材进行快速全面分析[11]。结果显示4种不同品种的荔枝核供试品共检识化合物99个,其中共有成分有9个,分别是维生素C、喇叭茶醇、去氢白菖蒲烯、别香橙烯、芍药二酮、缬氨酸、紫苏醇、环-(亮氨酸-异亮氨酸)、甲基麦冬黄烷酮B。

猜你喜欢

香橙离子流负离子
大气科学视角中的负离子建筑材料研究
负离子人造板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如何种植新品种长叶香橙
静电对负离子地板测试的影响
基于静态累积法的极小气体流量测量研究
微电极离子流技术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大气环境对高压直流输电线的离子流场影响机理研究
香橙生物学特性及幼龄园管理技术
常山县香橙芳香产业发展初探
宾县万人欢林场空气负离子浓度及负离子物质量和价值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