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虢国墓地出土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研究

2021-10-12冯广丽

理财·收藏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器物表面文物

冯广丽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上村岭,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在博物馆展示厅里有一件不同寻常的文物,即虢硕父铜簠。这件铜簠制作之精,价值之高,且年代明确、带铭文是极为罕见的,博物馆曾经为了展览陈列的需要,对铜簠做过简单的除锈修复保护,但这些保护措施不够系统和彻底,导致以前修复过的部位重新出现了锈蚀,同时器物表面留下了一些污染物。这些病害不但对青铜器外观产生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了文物的保存,如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修复保护措施,这件青铜器上的重要信息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损失殆尽,同时“粉状锈”的存在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虢国博物馆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对其进行了针对性保护修复工作。

基本信息和价值评估

1.基本信息

虢硕父铜簠,西周晚期,通高19厘米,口长25.2厘米,腹深5.8厘米,1989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由形制相同的两个方盘扣合而成。以器身为例,敞口,内平折沿,尖唇,斜直壁下收,腹壁两侧有一对龙首耳,龙吐舌下弯呈半环形,龙兽双角仅以浅刻纹示意,平底,圈足四邊的中部各有一个近半圆形豁口,口沿外位于圈足周围一周C形平目窃曲纹,每一腹壁上各饰一组背向的S形双首龙纹,底部有铭文3行17字(含重文2字),自左至右竖款排列:“虢硕父乍(作)旅簠,其万禾(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中的“硕”字,通“石”。《说文解子》载:“硕,头大也,从页石声。”可见,“硕”与“石”同音相通,故虢硕父就是虢石父。《史记·周本纪》说:“幽王以虢石父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可见虢石父是西周末年虢国的国君,同时还是周幽王的卿士,执掌朝政的显赫人物。从铜簠铭文判断,已当虢国国君的虢硕父为自己作的祭器铜簠,希望其子子孙孙世代用它来祭祀他们的祖先。

铜簠整体布局为长方形,分器和盖两部分,盖和器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为两个器皿。下部为器:簠器变形程度不大,但器壁有3条裂痕,裂痕是用锡进行焊接的,但焊接得不平整。上部为器盖:以前有曾经修复过的痕迹,残缺处全部用石膏补配,口沿用铁丝作加强筋增加其强度,石膏表面修得比较好,而且还做了颜色,特别逼真。如果去除原来补配的石膏,簠盖缺失的面积较大。

2.保存现状

虢硕父铜簠由于埋藏及保存环境的影响,锈蚀物覆盖全部青铜器表面;有些锈蚀物上还夹杂着土壤沉积物即土锈;器物上的铭文与多数重要花纹亦被锈蚀物遮盖,严重影响器物外观及研究工作的开展;器物上已出现危害性极大的“粉状锈”;器物还存在裂隙、残缺、变形、污染物、表面硬结物等病害。另外,博物馆曾经为了展览陈列的需要,对铜簠进行过简单的除锈修复保护,但这些保护措施不够系统和彻底,导致以前修复过的部位重新出现了锈蚀,同时器物表面留下一些污染物。

3.价值评估

铜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同样是象征贵族身份高低的一种重要礼器,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虢硕父铜簠制作精美,纹饰清晰,所铸铭文在告诉我们它的用途的同时,还可以透过它了解到当时的大时代背景,看到器物主人的人生轨迹,生前的一切都被记录了下来,虢石父对西周的衰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是这样一位“亡国之君”,对于三门峡虢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虢国何时东迁、虢国墓地的起始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样是研究中国青铜文化难得的资料和科学的断代标准器,对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宗法、族葬制度及虢国的历史、经济、军事、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锈蚀物、污染物检测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虢硕父铜簠的腐蚀状况,揭示铜器的保存状况,从而为铜器保护修复具体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文保中心工作人员选择将铜器表面典型锈蚀产物及部分器物残片作为分析样品,综合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金属器物锈蚀产物成分、物相结构和合金成分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检测。

修复前对铜簠锈蚀产物特征进行初步考察,发现器表以(硬质)绿色、(酥粉状)白绿色锈蚀物为主。选取上述典型锈蚀物,采用手术刀轻轻刮剥的方法,剥落至取样纸,采用X射线衍射确定锈蚀物物相,确定其是否为有害锈,从而决定修复中腐蚀产物的去除或保留。

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仪器为德国Bruker公司D8型X衍射分析仪,实验条件:Cu靶,工作管压40KV、管流40mA,扫面起始角5°或10°,终止角70°,步长0.02mm,采用粉末衍射扫描方式。

XRD分析结果表明:硬质和酥粉状绿色锈蚀物皆为孔雀石CuCO3·Cu(OH)2,同时含有石英SiO2,石英应是在青铜器长期埋藏过程中渗入。

保护修复工作原则目标和技术路线

在严格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下,依据有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方法,完成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清除器物表面的土垢等污染物;完成破碎器物的拼对、焊接、补配、做旧处理;完成缓蚀封护等处理。通过保护修复恢复器物原貌,认知金属文物的科技价值,展现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有利收藏保管及发挥陈列展览等文化交流作用。

根据虢硕父铜簠自身存在的病害特征和调查分析结果制定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四个流程:

1.文物基本信息采集

包括影像资料、文字记录来源等。

2.保存现状调查分析

包括完残程度观测记录、锈蚀度检测分析。

3.保护修复处理

包括清理腐蚀物、低温铅锡焊、补缺、上色做旧、封护。

4.建立文物修复档案

包括完善文字记录、文物修复前后照片。

保护修复处理步骤

结合观测调查分析和仪器检测分析结果,为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处理提供了充分的方法论指导,依据文物保护技術流程图进一步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操作步骤。

1.技术操作流程:文物基本信息的采集 →保存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 → 清洗处理器体污染物和断面碴口 → 拼接 → 矫形焊接 → 补缺 →调色做旧 → 封护。

2.所用工具及材料:

工具:电子天平、手术刀、镊子、电烙铁、刷子、调刀、毛笔、调色板、砂纸、锉刀、手工钻等。

材料:焊锡、914快速粘接剂、安特固AB胶、401瞬干胶、环氧树脂结构胶、原子灰、各种矿物颜料、虫胶漆、B—72丙酮溶液等。

器皿:烧杯、滴管、纸杯等。

化学试剂(AR):乙醇、丙酮等。

3.实施保护修复工作:

(1)基本信息的采集:包括有发掘出土时的器物编号、入库临时登记号、名称、来源、时代、质地等,仔细测量各部位的尺寸,做好文字详细记录和影像资料的拍照留存。另外,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注意做好修复日志,包括日常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难题的方法等。

(2)收藏保存情况及分析检测:金属文物出土时的现状和收藏情况,尤其是文物保存大环境变动之后,器表锈饰物的稳定与变化作为一个详细观测的重点,这是决定保留有益锈维持现状不变,还是去除已经损害器物健康或正向无益文物长久生存蔓延发展的有害锈层问题的关键。检测室借助精密仪器分析鉴定器物内部合金构造成分和判别锈蚀物优劣,为下一步保护修复文物提供科学依据。

(3)器物的清理:铜簠由于在地下长期埋藏的过程中,受到土壤及地下水中盐分腐蚀,器物表面残留一些盐分及土壤硬结物,把器物和器物的残片放置于尺寸合适的容器中,用蒸馏水先浸泡,待器物表面附着物完全浸泡透后,用软刷轻轻刷洗,直至将器物表面清洗干净为止。

(4)除锈:对个别有碍文物观瞻的附着锈蚀、表面污染物小心清理,其余稳定性能很好的锈蚀层加以保留;断面在地下长期受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侵袭形成一层土垢薄锈,不利于比拼接合,用医用手术刀和超声波去除。

(5)拼接:对器物残留断块进行比对拼合,目的是了解器物现存及缺块的基本情况,弄清各残片的位置及变形程度,保护修复工作的难易和必需的前期准备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6)保护修复:先修簠器,用酒精将之前焊缝上的颜色擦掉,因为原来的焊缝不平整,需要将焊缝用电烙铁烫开,重新焊接,利用先点焊后通焊的方法进行调整。通焊烙铁要在焊口上多烫一会儿。把多余的锡刮除,再用锯条修整焊缝。因簠器和盖大小一样,修好器就可以用器来翻硅橡胶模。

翻硅橡胶模要翻两块,即长和宽两面,分几步进行:

①先清理所翻器物表面。

②涂抹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操作前自己手上也要涂抹脱模剂,便于清理。准备好纱布,大小和所要翻的面一样。

③待脱模剂晾干后调配硅橡胶,硅橡胶和固化剂之比为100:2。硅橡胶和固化剂要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涂抹硅橡胶。先抹纹饰,把里面的空气慢慢赶出来,不要有气泡,再披纱布,按此法披两层纱布。

④等硅橡胶固化后,用手摸着不粘手时,调制石膏,均匀涂抹在硅橡胶上。

⑤将翻好的硅橡胶模套在簠盖上,把加热好的石蜡浇在残缺处,待石蜡冷却后取下硅橡胶模,修整石蜡,特别是口沿的棱角,用锯条卡在所修口沿中间,先将锯条两头用蜡粘住,然后用20W电烙铁烫蜡条滴注在锯条上,冷却后取下锯条修整边缘即可。粘接蜡棒做浇口、冒口,浇口大些,浇出的锡纹饰才会更清晰。

⑥做石膏外壳,石蜡外部有纹饰的一面,石膏调制要稀一些,使石膏和石蜡充分结合,浇出的纹饰才会更加清晰。

⑦烤石蜡:将做好的模子放入烤箱加热烘烤,直到把石蜡烤完为止。

⑧浇锡将加热锡顺浇口慢慢倒入,浇铸时不能停顿,冷却后去除石膏。

⑨修整浇铸锡:对不平的面和纹饰进行修整,然后在锡的表面涂抹三氯化铁,涂后即可发黑便于做旧 。

(7)调色做旧:补缺打磨平整后,依据器物补配区域的锈色深浅调出相应的色彩,外表近似,内部加以识别。根据簠表面锈蚀的颜色层次,采用矿物颜料加粘接剂,经过不同的配比调相近色调,进行作色,分别用抹、弹、拨、画、描、拓、点、喷、磨蹭等不同的技法。

(8)封护:由于虢硕父铜簠原来生存的大环境改变后,现有的保存条件及空气质量难以有效遏制种种不利因素,加速健康青铜文物朝其相反方向渐变的情况下,而且铜簠补配的面积较大,封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因此在表面封护时先做局部无炫光和强亮光现象实验后,然后采用浓度为1%—3%的B-72丙酮溶液,室温通风处酌情刷涂或喷涂一至多遍,避免造成器表色彩的偏差。铜簠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空气、灰尘等,有效降低对铜簠的不良侵蚀。

(9)建档:对保护修复后虢硕父簠进行称重、测量。在背景布下,使用数码照相机对修复后各面进行照相记录,填写完成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档案。

因为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送修的这件虢硕父铜簠是在198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部门在侦破虢国墓地盗墓案件中追缴回来的珍贵文物,且经鉴定后为一级文物,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所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也十分重视,针对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运用传统的修复技法,在现代修复理念“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制定的修复目标、技术路线流程进行操作。虢硕父铜簠保护修复后,保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古锈色,使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得以再现。附着在虢硕父铜簠上的锈蚀经过金属结构和重点锈蚀样品的检测分析后,确定属于无害锈,然后依据器物锈层稳固,还具有保护作用,暂缓做进一步的处理。封护处理则增加了器物的强度,从而有效地延长了器物的寿命,达到了科学保护文物的目的。通过对虢硕父铜簠的保护修复使其恢复形状,延长了文物本体的寿命,达到了博物馆陈列要求,充分展现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屈梦夏)

猜你喜欢

器物表面文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太阳表面平静吗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器物之心
表面与背后
文物失窃
3.《黑洞表面》(英/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