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是长寿的“灵丹妙药”

2021-10-12景逸

新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守则老友笔者

景逸

学习,不只是年轻人的事。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学习给老年人希望

一般认为,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进步。但随着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学习有了更为宽泛的含义。年轻时学习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退休后学习的目标,往往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满足情感需求。而很多老年人学习,并不是出于谋生求职的需要,而是圆梦,达成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

学习可带来多重好处,能够吸取新知与时俱进,刺激大脑结构活化脑力,突破生活框架展现自立,创造自然结伴的环境,还能陶冶心灵、丰富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新的兴趣或嗜好,自然找到生活新重心。

一般人在50岁过后,生活开始迈入稳定期,可是老、病、死种种困扰轮番来袭。面对逐渐增加的身体不适,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沮丧和恐惧等情绪,也就是身体影响了人的心理反应。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加人的身体活动性,避免老人外出少、久坐,出现肌肉力量萎缩等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帮助老年人重获信心,缓冲由于身体不适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年龄不是学习的障碍

老年人常觉得自己老到走不了、跑不了、动不了、学不了,每天只想得过且过。没有老到改变不了的年纪,只有不愿意改变的心态。笔者从小喜欢游泳,但只会蛙泳,直到70岁,想想游了一辈子泳,竟连自由式都不会,于是每天到游泳池努力练习,也努力盯着其他人的泳姿,到了71岁时终于学会游自由式啦。

曾经有一个故事,有位老先生退休后跑去读大学,拿到硕士学位时已经90多岁。有回人家问他:“你这么大岁数,还有几天奔头啊,还读什么研究生呢?”老先生哈哈一笑:“可是,我现在还没死啊。”

研究显示,能够参加学习的老年人,往往是谦虚的,对年轻人的思维和社会上不同的观点,更有包容性。当你坚持学习的时候,生活變得更有意思了,因为你不再只是被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围。认识一些新的人,学一些新的东西,使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宽广。一位学习写作的朋友告诉我:“坐下来写点什么让我感觉很好,这提醒我在我的生活中原来发生了这么多值得欣慰的事。希望我的孩子和孙子们通过读我的回忆录,了解我的生活,并且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从祖辈这里继承了什么。”

开卷有益,任何学习投入进去都有收益,学习是最好的健脑体操。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整天就只看电视。有时候,笔者会推荐老友看些好书,他们常说:“不行,我现在眼睛花了,没法子看书。”

听了这话,我总觉得奇怪,视力不佳有各种辅助工具,还有朗读软件,可以听书。老年人生活单调,往往就是没把年轻时的爱好带到老年生活中。就算以前也会看看书,等到年纪大就不看了,这就是故步自封。笔者的床头经常摆了好几本书,每晚睡前都会翻一翻,不是因为睡不着,而是白天都在忙,只有睡前能好好看点书。从书本学习别人的智慧与经验,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

别让年龄成为你学习的障碍。学习永远不嫌晚,怕的是不愿意起头。只要有心学习,就要勇敢尝试,迈开脚步,也许转个弯,就会发现精彩的人生在前面等着你。

从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除了系统化学习,老年人也偏好文化、心灵与艺术涵养的提升。最适合老年人的是互动、游戏、体验的学习模式,再加上兴趣相同的伙伴,可使学习更持久。

老年人学习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逞强去读道理艰涩的学科类书籍,只要配合自己的程度循序渐进、不断阅读,自然就能学好。

愉快的事情才能不断持续并留下深刻印象。老年人学习可以试试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下手,而非一板一眼的教学内容,美食、旅游、文化、财经……相关议题、书籍、音乐或电影,愈喜欢的事情愈能学得快、记得牢。

比如学外语,有许多免费有趣的网站与APP,可以加强学习效果。随手拍下照片就能立即翻译成多国语言,不怕看外文菜单点错菜,像图片翻译软件,能转译图片中的文字,让你边拍照边学语文。

同时,老年人的学习环境要有趣。让人开心、有参与感的学习环境,会让人乐于学习且持续不辍。可以先向亲友打听或上网查询口碑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再来,依照个人需求选择合适学习环境,可以先试听一堂课看看。

老年人最好选择离家近的区域性学习机构,能就近学习,减少通勤时间。且最好教室在一楼或有电梯设备,方便行动,不必爬上爬下。

有经验的老师课堂上会用唱歌、角色扮演等有趣方法引导学习,除此之外,把语言融入生活中能让学习更有趣。就像开车、练身体,多开几回或多动一动,反复练习,菜鸟也会变熟手。

因此,深入浅出的课程内容、简易上手的高阶技巧,与领域专家交流切磋等,都能让长者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当能运用所学娱乐自己、与他人分享,从展示中获得成就感,兴趣培养才算完成。

学习给老年人勇气

笔者从50岁后,打算每年学一样新东西。算一算这些年,我还真的学过不少东西,不管他人看来有用还是没有用,不管自己真掌握还是只能学到皮毛,从来没有一样,是我后悔曾学过的。

笔者喜欢在学习上给自己设一个小目标。万一真的没有太大兴趣,至少可以在达到短期目标之后潇洒地掉头离去。

对待事业,笔者以目的为导向,件件有落实。但是对待学习,笔者的目的性不强。这些年,笔者学了开车、游泳、英语、中医、高尔夫球等,因为好奇已学了不少五花八门的东西。比如潜水和钓鱼,潜过几次水,抡过几次竿之后,虽然也得到相当大的乐趣,但是笔者没有再坚持类似的活动。笔者只有一些粗浅的知识,能做到敢下水,能钓上几条喂猫的小杂鱼。但是在学习中获得了那附带的红利,那就是不管学什么,要学会克服挫折,增长了勇气。有几年时间,笔者做着珠宝鉴价节目,也花时间去研读翡翠鉴定课程;笔者喜欢咖啡,就学了如何给咖啡烘焙、咖啡拉花。笔者喜欢美酒,学了花式调酒师……说起来很简单,但也花了笔者好几年的时间。

勇气让笔者不再害怕学习,不怕坦诚失败,有了新的视野,在学习中,人生的路越走越宽。笔者不敢说自己能力有多强,但比起退休前,笔者更能接受新知,更能理性思考,更懂生活乐趣。

老年人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拓展社交。但拓展社交,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结交朋友。在学习中,老年人还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榜样,或成为别人的榜样。一位年过七旬的唱歌爱好者告诉我,她的合唱团里的班长已经90多岁,依然不断坚持练习唱歌,她把这个老人当成自己榜样,鼓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老年人在学习中,要学会记录和总结。当你把自己刚开始学习的作品与现在的成果进行对比时,能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如果再把这些成果分享出去,这种感受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且,分享会带来新的社交,比如参与绘画课的学员,在公开场合举办自己的小型画展。

许多积极参与学习的老人,生活幸福感更高。正如其中一位老友所言:“我觉得,我之所以对自己还感觉不错,主要来自我通过学习获得的成就,因为这意味着我没有被疾病的疼痛或者生活琐事打败,我只是不断往前走,做我想做的事情。学习帮助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当变化莫测的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老年人所有掌握的技能都可能变得落伍。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刻意学习可以多让自己认识新的朋友,看见新的路径。

老年人学习的3个守则

确实,大部分老年人学习是为了培养新兴趣,或希望通过学习不断多动脑,刺激脑细胞,以减少罹患失智症的几率。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舞蹈、绘画这类课程,更易上手,也更易获得进步。原因在于,这类课程主要依靠程序性记忆,也就是需要动手操作,肌肉帮助记忆,会让记忆更深刻,也不容易忘。

学习不带功利心,固然没有压力,但是不少人学着学着挫折感又冒出来了,有的人学着学着半途而废。所以,老年学习第一个守则是:不要贪心。我的一个朋友每周坚持学法文,除了一周一次外教课,每天还用手机软件复习,晚上入睡前,就点开手机,随着互动软件回答单字和短句。

老年学习第二个守则是:不要比较。另一位老友和7岁孙女一起学钢琴,一年下来,孙女已经考级,而自己只能弹几个曲子。老友深感沮喪,觉得自己追不上孙女。其实,老年人学习不要跟别人比,也别跟昨天的自己比,享受今天的成果,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老年学习第三个守则是:不要放弃。有一位老友取学习老年芭蕾,她没有基本功,在学习班,她永远是慢半拍的那一个舞者。可是老友却呵呵地说:“这又何妨,我自己跳得开心快乐就够了。”她持之以恒,3年下来,她再也不见当初的同手同脚,成了领舞。她说:“舞蹈课使我总是向前看,所以每周的时间都过得更快。我觉得人要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一些项目,不然有时候早上你都不想起床。”

对于老年人来讲,无压力的学习,如书法、绘画、烹饪等,满足情感需求的表现就更为明显,包括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获得成就感、参与社交等。

学习并不是老年人不可触及的领域。学习是让人保持年轻和活力的最好办法,要好好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就要打开自己的心,只要心开了,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有趣、学什么都有帮助。学习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猜你喜欢

守则老友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退休者七个理财守则
雾霾天健康守则
国庆兼中秋回乡拜见老友(外四首)
老友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