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伊甸园”

2021-10-12台恩普

新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甸梅里雪山伊甸园

台恩普

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人间伊甸园”美称的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迪庆高原上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着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戊子年仲秋,我们有幸来到这里,实地看后发现景致之好,民风之淳朴,远非几句风光介绍所能形容得了的。

中甸·迪庆·香格里拉

三个不同的名称,其实是指一个地方。中甸是古称;迪庆是州名,首府设在中甸;香格里拉是由中甸更改后的名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老龄办主任丁占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这块神秘土地的演变过程。

香格里拉市原叫做中甸,藏语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了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他给这个地方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香格里拉。很多人认为脚下这片土地就是香格里拉,包括了中甸,怒江州的丙中洛,还有四川的稻城亚丁。

1957年,这里成立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设在中甸,后将中甸所在区域改为迪庆,藏语为“吉祥如意的宝地”。丁占元回忆说,1990年夏,他担任迪庆州人民政府招待所所长时,有一天,三名新加坡大学生,两男一女来找他,说是要采访、考察这里的自然风光。当时,迪庆还是一个未开放的地区,外边的人对这里颇感神秘,一般外国游客不让进来。后来,他才知道这3位大学生是自己几年前在中山大学进修时的同学,时任丽江市泸沽湾宾馆的经理孙炯特意介绍过来的。那时候,州招待所条件很差,两层小楼,连个标准间都没有。大概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他特意亲自陪伴,带领3名新加坡大学生参观了虎跳峡、碧塔海、松赞林寺、白水台、纳帕海、依拉草原、梅里雪山等几乎所有的主要风景名胜。3名大学生被这里静谧的湖水、美丽的雪山、神圣的寺庙、淳朴的康巴人等纯洁如玉般的人文景观感动、震撼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人苦苦寻觅已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伊甸园”“香格里拉”,不就在这里吗!

回国以后,他们将这次迪庆之行写成旅游观感,发表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文章立刻引起社会的极大轰动,一时间,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的桃花源般的地方——“香格里拉”找到了,它就在中国云南省美丽雪山环抱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第二年寒假期间,新加坡又来了一批大学生,老丁又领着他们转了一大圈,除了浏览风景名胜,学生们还感受到了这里勤劳、淳朴、好客的独特民风。学生们回国后,又是一番大加赞美地宣传。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中甸、迪庆、香格里拉的名声日渐隆盛。

讲起这段历史,丁占元这位藏族汉子如数家珍,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却是第一次听到。我不由在想,“香格里拉”的内涵也同样体现在当地人质朴的品行之中。

天然植物园碧塔海

到香格里拉,不能不去清幽灵秀的碧塔海。这里是香格里拉最具特色的观光点之一,也是内地难以看到的原生态的天然风光。

陪同的迪庆州老龄办藏族小伙朗批,以一口流利的汉语给我们当起了向导。藏语“碧塔”是绿树成荫的地方。碧塔海位于香格里拉市城东25公里的高山峻岭中,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雪峰连绵。它由雪溪水汇聚而成,湖水碧蓝,雪山树影倒映湖中,清丽醉人,湖中有岛,生长着云杉、高山松、高山栎、白桦、柳等。湖四周有浓密的杜鹃花林,每年花开季节,花瓣落入水中,被鱼误吞,不时被迷倒,白色肚皮漂浮在杜鹃花之中,随波荡漾,形成“杜鹃醉鱼”的奇观。碧塔海以它特有的艳姿丽质吸引着四方游客,名气越来越大。如今围绕着碧塔海为核心,建成了辐射周围属都湖和原生态牧民村等地在内的生态完美的方圆900平方公里的普拉措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先沿着木板铺成的弯曲小路,绕着属都湖蜿蜒而行,边走边看,但见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犹如一面恬静的镜面,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赏心悦目。远处望去,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若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西湖相比,这里的水更碧,天更蓝,自然生态景观更加别致。

公园里配有专供游人搭乘的旅游车,大家都是坐一段车,然后再步行观看。我们穿过林海,漫步在绿如地毯般的草甸上,深深地呼吸着高原稀薄而又清新的空气,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美。猛然间,看到前方水平似镜的湖心上镶着一个塔状的小山,郁郁葱葱,满是树林。导游讲,这里就是碧塔海!這个塔山虽不大,它上面却生长着整个碧塔海湖区的几百种树木花草,是个天然的植物园,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在藏区各地千姿百态的神山圣湖边,大凡都有一些美妙动人的民间传说,碧塔海也不例外。当地山民赋予了碧塔海诸多传说,虚实结合,别具特色。相传天女梳妆时不小心掉落的镜子破碎,形成了许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一块镶有绿宝石的最美镜片。还有传说这里是《格萨尔王传》所提及的美丽的“毒湖”。又有人说这岛是明代纳西族木天王避暑胜地,还有说这里是寻宝者建造的庙……总之,碧塔海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内涵。

当地人讲,这里有个措普沟,这一带精湛的马术在康巴藏区颇有名气,享有“藏族马术之乡”之称,一年一度的措拉区赛马会,于藏历六月在措普湖畔的草原上举行。节日期间,人们都会身着艳丽的服饰,骑上肥壮的骏马,带上丰盛的食品,驮上帐篷和卡垫,从四面八方会集到绿意茵茵、百花盛开的草地上,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过上一段古朴、浪漫的节日生活。

人间仙境,风光无限。为作留念,我们特地穿上多彩的藏族服装,摆弄着各种姿势,拍下了许多照片,心境之美,难以言表。

神秘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实为众多雪山组成的山脉群。它北连西藏阿东各尼山,南与碧落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也称“太子十三峰”。那耸立于十三峰之上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峰,藏语为“白似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一般来讲,看梅里雪山是指看卡格博主峰。

从香格里拉到梅里雪山大约不到200公里的路程,由于路况不是很好,山路极窄,加上山坡陡峭,两车交会时,需找个宽点的地方,才能通行,一般需用六七个小时。我们是先到德钦县城,当夜住下,第二天再到县城东北10公里处,去观看雪山。

那天,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行,朗批边开车边向我们介绍。梅里雪山常年都是云雾缭绕,如果能看到传说中的“日照金山”,那么你得感谢上天,因为一年当中只有六十多天能看到主峰的真容。20世纪初,梅里雪山就引来众多科学探险者和登山健儿,从1902至1996年,先后有英、美、日、中等登山者攀登雪山,均未能登顶。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健儿第二次攀登梅里雪山卡格博主峰,但由于发生特大雪崩,在此次登山的所有队员全部遇难。1996年10月至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三次攀登,又是由于天将降大雪,队伍被迫下撤,登山再次宣告失败。近15年9次登山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自1996年后,国家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这也正是梅里雪山的神秘所在。我们在去德钦县城的路上,恰逢东北方向云雾遮罩,主峰没有看到。朗批大概怕扫了我们的兴,特意在白马雪山下停了下来。呈现在眼前的白马雪山,白雪皑皑,山势峥嵘,景象十分壮观。

真正看到梅里雪山主峰是在第二天的早晨。6点半钟,我们早起赶到山顶下的观景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许多游客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夜色渐渐退去,但见远远的雪山在金黄色的天幕下一点点地露了出来,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激动,一分一秒地等待着,默默地祈祷着。终于,时针指向7点零5分的时候,梅里“日照金山”的景象出现了。当第一缕朝阳把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染成金黄色时,其形状犹如一座漂浮在云海之上的金字塔,高峻挺拔、英武粗犷、崇高神圣,令人遐思无限。那光芒四射的耀眼金色雪塔让每个人都心潮澎湃,那气势给人内心美丽而神圣的震撼真是难以表述啊!观景的游人大声地欢呼起来,年轻情侣们热情地拥抱着、喊叫着,有人把帽子、围巾抛向空中……顿时,原本幽静的山谷里喧闹非凡。

至此,游人可能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辞辛苦地来到这里观看梅里雪山。我们相信,这一生难忘的回忆,将永远定格在每个游人的心中。

魅力无穷的独克宗古城

有人说,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很像丽江古城。实地看后发现,绝不相同。丽江的纳西古城要飘逸一些,绿柳绕溪、小桥流水,恰似江南水乡。而独克宗古城在雪山之下,飘逸中却有更多的凝重与磅礴,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的小路蜿蜒在雪山伸出来的缓坡上,更多地体现出拉萨八角街、青海塔尔寺古城的藏族特色。陪同的藏族、纳西族干部这样形容这两座古城:一座是由砖瓦、木梁搭建的黑白房舍组成,有点汉化的古城;另一座却是基本由石头和泥巴堆砌而成,粗线条、厚墙壁、小窗户的藏式城堡。如若将它形容为一女子,与丽江相比,她是一位雪域中的烈性女子,在雪山的映衬下,更显得美丽而又略带苍凉。

陪同的同志讲,独克宗古城又称建塘镇,自古就是滇、川、藏茶马互市的重镇,“茶马古道”经此可直接到达拉萨和印度。漫步古城街道上,至今一些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留下的印记。我们看到,石板路两旁是一间间木檐、木梯、木门的店铺,楼间挂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经幡,显示出浓重的藏族特色。城中心一块不大的广场,人称“四方街”。傍晚时分,这里聚集着上百人的歌舞演唱队,人们手拉着手,嘴里唱着节拍十分激烈的藏族民歌和歌颂领袖的歌曲。悠扬的歌声,面带微笑的人群,无不显现出这里独特的民族和睦共融的气象。一个个门面不大的店铺里,各种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的藏刀、手袋、玉器等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据当地人讲,这里的北门街66号老宅院、香格里拉中心镇公堂、龟山公园、舞凤山都值得一看。来去匆匆,时间有限,只是路过了66号老宅院门口,大黑门,旧式藏房,墙壁走廊上贴有时光已很久远的布告、标语等,彰显着该院所经历的沧桑和沧桑。龟山公园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人们转动经筒需用足力气才能推动。到了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神圣、美妙绝伦,成为独克宗古城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山顶上耸立着朝阳楼,楼高三层,登楼览胜,可将独克古城尽收眼底。公园广场的右面有一处“红军楼”,據说1936年春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强渡金沙江时在此休整过,贺龙、萧克等人在这座楼上居住了两个月。夜色中的“红军楼”坐落在1300年历史的古堡内,不由让人增添了些许对当年“红色飘带”和革命前辈的思念与崇敬。

距独克宗古城5公里,有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噶丹松赞林寺,司机带我们游览了这座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远处眺望,该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主殿高高矗立中央,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红墙黄瓦气势非凡。当地群众把它称为小布达拉宫,此言不虚。

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感觉是该寺的神圣与幽静。这里没有过多的烟雾缭绕的香火和熙攘喧闹的游人,静谧的寺院与村舍融为一体。

我们拜访了该寺活佛、大经师克斯堪布。这位年轻的活佛告诉我们,当年红军路过香格里拉时,寺院帮助筹集粮食10万斤,以及大量的肉、粮、酱等食物。神州大地多和睦,各族人民一家亲。这种民族大团结的氛围,只有到了香格里拉,才能感受得更浓、更深。

在奔往机场返回北京的路上,当地的同志对我们讲,“可惜,香格里拉已开辟的24个重点旅游景点,你们只看了几个。”他说,还有虎跳峡、白水台、依拉草原、香格里拉大峡谷、萨马阁自然保护区等,都值得一去。

看来,这次是看不到了,待“明朝结伴再来游”吧。

(作者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高级记者)

猜你喜欢

中甸梅里雪山伊甸园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伊甸园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中甸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伊甸园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初步调查及防制
谢欣:伊甸园ENED
SHOWER OF THE G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