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旬老太特别忙

2021-10-12微尘

新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姐妹书屋剪纸

微尘

夏日清晨,江苏溧阳昆仑街道余桥村96岁老人储菊初就起了床,起床后,她先在院子里打了会儿木兰拳,然后煮了碗银丝面,还往里打了个荷包蛋,这是她的早餐。

上午8点刚过,储菊初就来到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是她10多年前创办的,现在是暑期,储菊初在活动中心办了个剪纸班,教放假在家的孩子学剪纸。储菊初有教无类,只要喜欢,谁来她都教。

储菊初的剪纸技艺、木兰拳都是在老年大学学的。2003年9月,78岁的储菊初在朋友带领下,走进了溧阳市老年大学,她先报了舞蹈、音乐两个专业,从此开始了她的老有所学之路。舞蹈、声乐两个专业结业后,储菊初意犹未尽,又先后报了戏曲、剪纸、木兰拳、花卉园艺、心理健康等专业。每次上课,她都早早地从10多公里外的余桥登上进城的公交车,第一个走进教室。十多年来,储菊初在老年大学学到了技艺,也得到了快乐。

储菊初当了大半辈子的小学教师,最喜欢的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艺。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她在村里办起了剪纸培训班,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暑假时间多,储菊初教起了孩子们学剪纸,还教他们声乐,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11点半左右,储菊初从活动中心回到家,简单做了盘清炒白芹,下了碗红汤百叶。饮食方面,储菊初力求清淡,而且只吃六成饱。吃过饭,她小睡半个多小时。每天如此,雷打不动。

下午两点半,储菊初从家来到农家书屋,要做一下午的管理员。书屋也是她一手创办的,这里的书大多是少儿书籍、名著以及农业科技书籍。储菊初刚进屋,50多岁的村民陈小福便笑着跟她打招呼。农闲时,陈小福常来书屋坐坐,家里养了猪和鸡鸭,有什么养殖困难,就直接来书屋找答案。余桥村党支部书记陈恒峰对储菊初评价很高,称她是建设村群众文化的热心人、村民的好榜样。储菊初创办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已成为余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乡村书屋的开设,更是亮点中的精品。

下午5点半左右,储菊初回到家,炒了盘河粉,下了碗酒酿小圆子,照例吃个六成饱。晚饭后,储菊初来到村里的健身广场,边打拳边等着老姐妹们过来跳舞。

储菊初是健身广场跳舞的发起人。当初,在老年大学学会舞蹈后,她萌生了带动村里中老年妇女唱歌、跳舞的念头。一开始,只有两个妇女愿意跟她学。后来,她到有文化、爱活动的村民家走访,动员她们来跳舞,这样一来,村里的文艺活动就慢慢带动起来了。储菊初组织村里的老姐妹们打腰鼓、扭秧歌、唱红歌,看着她们的业余生活如此丰富,村民们来了兴趣,纷纷加入到歌舞活动中来。

跳了一个多小时的舞,储菊初有些累,辞别姐妹们回了家。回到家,她边泡脚边刷手机玩抖音。别看储菊初九旬高龄,智能手机玩得很溜,老姐妹們在她的带动下,一个个都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储菊初喜欢拍抖音,现在有10多万粉丝。半个月前,昆仑街道举办抖音大赛,储菊初夺得一等奖,她把两千元奖金买了糖果、丝巾,分享给周围的人。

储菊初无儿无女,老伴已经去世。由于爱好、兴趣多,喜欢做公益,她活得丰富充实。先后获得常州最美女性、江苏省十佳巾帼志愿者、第九届全国健康老人等荣誉。她充满活力,活到一百岁只是小目标。储菊初常常这样和人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老年人要忙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精神愉快了,百病不生。

猜你喜欢

姐妹书屋剪纸
篽箖·上野书屋
八闽姐妹的2020
八闽姐妹的2019
梦幻书屋
“我想帮更多留守姐妹在家门口就业”
港澳台姐妹的新年畅想
剪纸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