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云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

2021-10-11杨利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云课堂教育信息化

杨利国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对教学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个班级某施工类课程的云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和云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各个阶段的特点,从教学满意度、出勤率、优秀率、及格率、答疑互动次数等评价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发现云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云课堂;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0-0010-04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Mobile Cloud Classroom//YANG Liguo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stepped into the 2.0 era, and “Internet + education”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cloud classroom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thre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lasses in a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lou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t all stages of teaching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oud classroom from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the attendance rate, the excellent rates, pass rates, answer doubts and interactions times, etc. The teaching effects are more improved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oud classroom are discovere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and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loud classroom;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micro lecture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云课堂、云桌面等教育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教育信息化已步入“2.0时代”[1-2]。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3]。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完美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将是“2.0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云技术的出现给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机遇,助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4-5]。

本文结合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个班“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采用云课堂技术的教学实践,全面评价云课堂教学效果,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1  云课堂概述

云课堂是基于互联网,采用云计算技术,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课堂,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与即时反馈需求的移动教学课堂。它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高效、互动、有趣,同时结合微课、翻转课堂为一体的教学形式的新型课堂[6]。

云课堂由资源服务器平台和客户端组成,客户端以某软件或APP的形式安装在PC或智能手机上。目前,国内有众多的软件或APP可供选择,如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课堂、网易云课堂、锐捷云课堂等。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端或者PC登录创建某门课程的云课堂,上传课件、图片、视频、微课、试题、问卷,发起各种活动等。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端,通过云课堂邀请码加入该门课程,查看资源,参与教学活动。云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台[7]。云课堂能够记录学习的全过程,具有诸多优势,也是当下众多高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对象[8]。

2  云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2.1  课前准备阶段

通过云课堂能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通过云课堂客户端上传课堂教学目标、准备知识、学习任务、微课等资源,让学生提前查看学习,了解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提前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传统教学模式是几乎没有课前准备阶段的,学生最多只能翻看课本,并且查找相关准备知识也较为盲目,耗费过多时间,导致不愿意提前预习。并且教师并不能把握学生的预习程度,相互之间缺乏信息的传达和反馈。

2.2  课堂教学阶段

云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课堂考勤可以在几十秒内完成,而且可以从后台数据库得到缺勤名单、出勤率等信息,准确而高效。传统课堂考勤可能需要耗费几分钟,人数庞大的班级则时间更长,且容易出现漏、错、不易统计等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抢答、摇一摇等功能,参与学习并获得奖励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获得感和荣誉感,避免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云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可以随时开展随堂测试,针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考核。学生答题提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和经验奖励,查看错误题目的正确答案和错因;教师可以查看全班的答题时间、平均分、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可以针对性地对某些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学生还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而传统教学通过板书或者PPT,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容易貌合神离,课堂便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接受效率较低。

2.3  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通过推送具体的工程案例,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现学现用、活学活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云课堂的交流讨论板块,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向老师请求帮助,可以做到“及时问,即时答”。通过云课堂的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批改作业,效率大大提高。而传统教学模式课后答疑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师生双方面对面地进行,必须双方均有空闲时间,不利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作业也必须要借助纸质媒介传递信息,效率较低。

3  云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以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个班共127人作为实验对象,每位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所有学生均安装了云课堂软件。同一教师两个学期分別以传统教学方式讲授“地基与土方工程施工”课程,以云课堂信息化教学方式讲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两门课程都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和考核方式相同,具有可比性。分别从教学满意度、出勤率、考核优秀率和及格率、答疑互动次数等方面定量地衡量采用云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实践效果。

3.1  教学满意度较好

通过发起的云课堂问卷调查发现,对云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总体满意的占到91%,对云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总体感觉一般的占到8%。总体来说,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模式易于接受。另外,从云课堂的签到、抢答、讨论答疑、随堂测试、知识拓展、小组学习、头脑风暴等方面,开展“最喜欢的教学活动”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抢答功能最受欢迎,说明移动云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交流互动。从这些活动被接受的程度也能反映出云课堂教学的特点,比如互动性强、方便高效、资源丰富、个性化、即时性强、碎片化等。

3.2  课堂出勤率明显提高

出勤率是一个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由于采用移动云课堂教学考勤方便快捷,因此,节节有考勤,时时可签到,无形当中给学生以约束,不会抱有“今天不会点名”“已经点过一次名了”的侥幸心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共发起课堂签到20次,由于系统原因,每次签到已经标注请假人员仍然按照未到课进行统计,平均签到率达到93%(不包含请假人员);若除去请假人员,平均签到率可达96%以上。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地基与土方工程施工”课程的出勤率只有87%左右。

3.3  课程优秀率和及格率大幅增加

信息化教学的过程性考核更加科学,形式更加多样,包括考勤、随堂测试、互动答疑、头脑风暴、课后作业、课后资料拓展等,广泛分布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且易于统计、不会出错。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部分在过程性考核中的比重。本课程成绩考核构成如表1所示。

传统教学和云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两门课程均采用“过程性考核(50%)+集中考核(50%)”的方式,且结果考核的题型和方式相同,但是结果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模式课程80分以上仅有八人,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课程80分以上有23人;传统教学模式课程60分以上仅有103人,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课程60分以上有122人。具体对比如图2所示,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云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都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3.4  答疑互动频繁

该课程发起讨论答疑11次,共参与1000余人次。该课程发起抢答活动25次,共有150余人次获得抢答资格。在讨论答疑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互相点赞,纠正错误,效果较好。通过课堂抢答、头脑风暴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实施者。在传统教学中,与教师面对面讨论可能带有压力或者不自信,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因此真正与教师交流学习问题的人寥寥无几。

4  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信息化学习意味着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张“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对信息化学习产生冲击,这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手机游戏、娱乐工具等信息充斥网络,时刻在诱惑学生。在课堂上本该利用手机互动学习的时刻,可能会有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开小差”。课堂尚且如此,一些学生课后则更容易深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分散学习的集中注意力。

4.1.2  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前自觉学习教师通过云课堂推送的内容,课堂上的研讨式学习、小组学习便无法开展,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仅仅从形式上参与进去。如果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教师又在这一环节占用更多的时间,则会使很多学生重复学习,从而降低课前学习的兴趣,使事情走向反面。所以,云课堂教学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必须要加强课前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管控和评价。

4.1.3  课程资源构建工作量大  通过云课堂上传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参考资料等传统形式的资料,更要有微课、工程案例、动画、视频、图片等新型资料;不仅要在数量上够用,更要在质量上精美。否则粗制滥造、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的资源是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的,而且脱离实际工程实践,与一线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应用性不强。但是数量庞大且精美的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两个专业教师能够完成的,也需要其他专业和企业的配合,更需要资金的支持。

4.2  解决的对策

4.2.1  教师对无线网络进行管制  课堂上的无线网络控制权应当交给授课教师,由教师根据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无线网络;并且在打开无线网络时,通过技术手段让学生只能访问云课堂,不能浏览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信息,让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活动。

4.2.2  课前和课后学习任务的考核与鼓励  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应当设置学习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效果给予适当的奖惩,避免部分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偷懒。具有学习的获得感是云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于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云课堂经验值、金币、平时成绩、课堂表扬等,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

4.2.3  建立教学团队共同构建课程资源  由于施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要求施工类课程能够紧跟工程实践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包括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在内的团队,借助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对云课堂资源建设和共享过程的动态高效管理,统一规划,通过利用财政支持激励一线教师开发征集共享、组织专家骨干队伍开发、根据需求立项开发和采购等多种渠道开展资源开发和建设,着力增加和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对于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云课堂信息化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比如高职施工类课程中的实践操作项目,云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实践中克服云课堂教学的弊端,以云课堂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教育信息化,2018(6):27-28,60.

[2]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34.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划》的通知[EB/OL].[2016-06-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4]祝智庭,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6.

[5]杨志和.云计算: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9-12.

[6]程寿绵.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云课堂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4):114-115.

[7]陈泓宇,刘祖萍.基于移动教学APP的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26-128.

[8]郭小艳,陈泓宇.论高校云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J].智能城市,2016(11):125.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技术云课堂教育信息化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小学科学“云课堂”的构建策略
“双师型”教学团队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