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体育课堂中趣味田径教学研究

2021-10-11黄荔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7期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研究体育教学

黄荔聪

[摘 要]趣味田径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契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趣味田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37-01

一、趣味田径的概念和优势

1.形成更有挑战性的课堂组织形式

与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相比,低年级的趣味田径教学更侧重于团队竞技,即以混合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比赛,这种比赛方式对团队整体实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团队内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不仅能使比赛充满挑战性,更可以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实现学生运动能力和性格塑造的双重提升。

2.创新教学内容

趣味田径,趣味性是其重要的表现特征。学生通过趣味田径进行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运动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强化自身的团队意识和互助意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成长规律,以丰富的训练内容对传统的田径教学进行优化。学生在参与趣味田径的过程中,对很多体育项目都有新鲜感,这样可取得好的体育训练效果,增强自信心。

3.田径器材安全且吸引力更高

传统的田径项目通常需要相对专业的器材和场地,而趣味田径则打破这一限制,无论是硬化地面、草地还是沙地,只要面积和平坦程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能够进行趣味田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和设施,合理安排趣味田径教学的内容与计划。同时,趣味田径中的器材都是安全的材质,且充满趣味的颜色和形状,能够充分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他们个性化的运动需求。

二、趣味田径在低年级体育课堂中实施策略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要确保趣味田径教学获得好的效果,教师要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深入钻研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改变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体育教学不够认真和重视,导致教学常流于形式,学生无法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和规则,不能习得真正的体育技能。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体质和能力来灵活设置趣味田径项目。如可设计组合游戏模式,将障碍跑与红军长征的故事相结合,设置跑、跳、翻滚和攀爬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拼搏精神,使体育课的教育意义更加深远。

2.采用趣味教学方式

对田径运动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引导。如在跳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将跳远训练与儿童游戏“一二三,木头人”相结合:出示口令,让学生以跳远的方式不断前进,在口令结束后,学生停止跳远动作,最先到达终点的学生获胜。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的跳远训练相比,由于融入了游戏元素,对学生有着更高的吸引力。为了取得胜利,学生相互竞争,努力尝试跳远的新方法,既提升了跳远水平,又增强了运动能力。

3.运用合作教学方法

以往的體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竞技,虽然无可厚非,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难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也难以形成合作精神。为此,教师要以趣味田径为核心开展体育教学,运用合作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能。如在跑步教学中,教师可进行以团队接力为模式的趣味田径教学,让学生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之间进行接力跑比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跑步的能力和水平,更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营造更为和谐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趣味田径教学的综合性,通过开展跳高、攀爬和投篮等多种田径项目,使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4.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当积极改革评价方式,以实现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以往的单一化评价中加入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两种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确保所有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多进行鼓励和辅导,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总的来说,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创新和实践,通过趣味田径这一有效途径,确保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趣味田径教学研究体育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趣味田径在职高田径课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趣味田径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