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度、效”视角下的 MBA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思路

2021-10-09邵鲁宁

上海质量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学院课程内容案例

邵鲁宁/ 文

新时代给中国MBA教育带来新机遇。中国MBA教育应牢牢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MBA培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需,不断培养更多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操、有学识、有能力的高水平工商管理人才。

在MBA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核心环节是课程建设。高质量课程是高水平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展现,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理念等提升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载体。一直以来,顶尖商学院都在持续推进MBA课程质量的提升,通过课程发展的新价值取向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哈佛商学院以综合管理与注重实践相结合,保持和发扬案例教学法,推动整合性研究与课程开发;斯坦福商学院以个性化发展与大变革为优化方向,基于“管理视角”系列课程与“管理基础”系列课程为多元化的学员群体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芝加哥布斯商学院以学科为基础,允许教师更加灵活的自主性选择和推动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面对新时代人才需求以及技术变革等对商科教育的重大影响,面对新时代青年对于个人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如何在持续改进课程质量方面与时俱进、创新变革,向知识前沿、实践前沿靠拢,本文有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课程内容更新要因“时”而动

2019年,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MBA十四门核心课程指南,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为全国MBA课程质量框定了一个保障性约束。各商学院课程组的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高水平的课程内容价值,将彰显其核心竞争力。由于MBA学员大部分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历,再加上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丰富渠道和不断更新的信息,学员们对于课程内容的期望,已经不满足于从书本上、自媒体、微课程等渠道获得的各种“快餐”。所以,能否在课程大纲要求的范围内不断提供具有内容时效性和热度时效性的课程设计,使其达到课程新颖性与当下热点需求的契合,形成对课程设计与开发质量的评价维度,非常关键。

当然,由于各个学科特点、前沿发展更新速度等诸多因素,这方面的要求会呈现不同的水平。而与之相匹配的,是要求教材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十四门核心课程指南的推荐教材大多数停留在2018版之前,即便是核心的知识体系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但相关案例企业可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或者有更加适合的案例企业不断涌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变化,VUCA时代再一次浩浩荡荡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倒逼MBA课程不能不有所呼应。比如,2020年中央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需要MBA相关课程内容作出及时调整,尤其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的课程需要帮助学员从发展阶段变化的角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中国传统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深刻认识中国发展所具备、积累的内部优势、条件和潜力。同时,也需要学员们认识到新时代更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正如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些都在提醒MBA教育不断思考并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醒MBA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

尤其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中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新话题,但在新时代新格局下,企业如何在经营决策中创新性地融入社会责任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赞扬张謇是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因为他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清楚善因营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回报,这是基于短期考虑或特定事件的反应,值得鼓励,而MBA在课程设计上则更应该从倡导商业向善、不断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勇于承担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攻坚克难项目等,积极引导学员思考和提升相关能力。

二、教学方式迭代要张弛有“度”

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全球影响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日益被各国重视。疫情的不断蔓延以及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扰乱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也凸显了高等院校在加强高质量在线教学能力的不足、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数量不足、内容更新速度不够快。面对制作成本难以控制的困难,会议、直播等形式的教学方式还不能高水平满足MBA课程的要求,需要合理有度地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才能获得相关红利提升MBA课程质量。

过去一年,各商学院在智慧教室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不断有新的创新技术应用到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中,与国际高校和企业的实时线上交流更加便捷,不出校门即可实现云上互访。各种顶级国际会议也开通了线上直播,教师和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灵活地参加会议以获得全球前沿的资讯。有些商学院依此给予相应的学分。但是,这些活动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相关信息的密度,还无法替代传统的课程教学,还不能实现系统化的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就如自媒体文章无法替代经典教材。

数字化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要力求把握好“度”。一味推动在线课程、微课程、小视频等教学方式,不利于能力提升、精神培养等高阶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对学员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长和高水平的学习效果。然而,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又面临高制作成本的压力和反复使用不足的限制。

在这方面比较成熟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成立于1996年、芬兰CESIM公司的博弈实战商业模拟平台,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已经为全球逾百个国家的700多所知名高校提供满足国际认证要求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平台,既有面向国际化、创业企业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决策的模拟环境,也有面向银行、酒店、电力、电信、零售等不同行业的模拟环境,可以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等不同课程中使用。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线上模拟(Simulation)是促进提升理论性强的综合决策能力的商业模拟课程,讲求“实践性”的案例教学中将案例课堂与线上教育相结合。这类系统化设计平台,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过程数据,为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是商学院不断推动更高水平课程质量的有益补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4年推出国际领先的、基于新信息技术的群组教学模式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通过学生群组学习、教师全勤主导和以案例讨论为主的课堂对话,实现了学习内容个性化、时间地点个性化、最优教学师资多班共享等教学模式改革。

三、学习产出评价要务实求“效”

大部分高校都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环境的升级改造匹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着重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然后,以学生成果为导向审视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是否需要重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质量监控的闭环。

近年来,国内商学院MBA项目积极加入国际认证体系,管理体系上有了极大水平的提升,但从教学培养产生的实效来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是课程质量监控的重点、难点。

MBA情境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商学院得到广泛引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行动学习、案例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体现在各门课程的不同环节,促使学员沉浸在管理情境中。但是学习导向、行动导向、学习与行动导向均衡等不同情境教学模式,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模式对项目的目标、问题的选择、学习教练的要求、执行过程的把控也完全不同,对学习时长、师生投入、经费开支的压力也有差异,因此难以保证相同或相近成效的达成。所以,在学习产出评价上应求真务实、注重成效,高度聚焦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过程目标的高度统一。2020年苏敬勤教授提出“案例行动学习法”(Case Action Leaning,CAL),强调以参与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结果,兼顾实操性、普适性、培养效率与效果的教学模式,就是围绕“效果”这最后一个关键节点。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时代赋予MBA培养的更高要求,面对商业世界更加快速的发展变化、国内工商管理从业人员更高的学习发展期望、更多新商科理论知识难以被结构化地表达,商学院应该坚持以课程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从“时、度、效”相统一的角度不断推进课程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商学院课程内容案例
HICOOL商学院 集结来自世界的科技力量
《福建商学院学报》来稿须知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搜寻“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