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初探
——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

2021-10-09蔡佩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立德爱国主义

文/蔡佩

一、立德树人是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长期以来,中职思政课堂教学存在着教材浅显无深度、教师教学陈旧俗套、保守难创新等问题。因此,中职思政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完成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讲好思政课,要充分遵循“三因”的原则,用特殊时期的育人素材这本“教科书”。第一,所谓“因事而化”,就是要借助党和政府关注、学生关切的防控之“事”,让学生学会更多地关注身边之事、社会之事、国家之事,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也可以回应学生的关切,为其释疑解惑,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第二,所谓“因时而进”,就是思政课要与时俱进,要直面时代课题,与时代脚步同频共振、与社会同步合拍,就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们的获得感,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所谓“因势而新”,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使学生正确看待当下中国形势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国家、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我们看到中国的力量、中国的速度、中国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此,我们构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模式,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试作阐释(见表1)。

表1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

二、将特殊时期育人元素以主题式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

(一)用好鲜活人物素材,在思政教育中磨亮爱国底色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重点面向、实践载体、氛围营造和组织保障作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爱国主义是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讲大道理,通过课堂中开展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等教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触碰到学生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从而付诸行动[1]。

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导入中,如表1所示,通过视频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手绘《中国抗“疫”图卷》。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一幅幅形象立体的画面,直击学生心灵。全国一盘棋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迅速落成体现了中国的速度;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责任担当撑起的中国脊梁;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国的力量;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体现了中国的精神。这些无不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以及体制机制的强大动员能力。由此,让学生产生向上向善的情怀,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思想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2]。

(二)说好最美故事,让每个生命努力绽放

“多难兴邦”,每经历一次挫折,就会多一次成长。国家如此,个人也一样。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在风雨中坚定信念,学会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引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成才。在疫情防控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一个个真实而催人泪下的人与事,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例如,在讲完课程的导言这部分内容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危机当前,有人奔赴灾情一线,逆行而上;有人坚守广大社区和农村,做好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人守候家人,闭门不出,就是为国做贡献。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请收集你身边或者网络中看到、听到最感人的事例,谈谈生命的价值”。通过学生所看、所思和所想,体悟生命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自我,勇于担当,自我成长。

(三)汲取社会正能量,感受道德之美

在特殊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中有冲锋在前的医生、护士、民警,有保障民生的水电工人、快递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这些先锋者在自己坚守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勇于担当,体现了伟大的职业道德之美。因此,在此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通过对典型人物案例讨论与剖析,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3]。

例如,在进行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授课时,当时选用了视频纪录片《广医钟南山》这个教学素材。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钟南山院士这个人,更加能够体会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仁爱精诚的“南山精神”,以他为榜样,让更多学生以此努力追求做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做对社会有益、受人尊敬的人。

(四)懂得规则,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人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因为害怕与无知而忽视规则的重要性,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特殊时期,教会学生懂得遵守秩序和规则,很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就是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所做的最大贡献。

因此,在开展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授课时,选取了特殊时期发生的新闻真实案例,如“某些个人和厂商恶意抬高口罩价格”“某女子不戴口罩闯商场,殴打工作人员”等,通过反面例子,警示和引导学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与此同时,在授课中,反复强调国家、社会与学校疫情防控的准则与要求,让学生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

三、结语

思政教育本质是价值观引导,如何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实感、亲切感和获得感,是中职思政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特殊时期,我们还要学会因势利导,将育人元素多渠道、多形式融入各种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无论是线上网课还是线下面授,每堂思政课都要精心准备。特别是要运用在线教育资源和云技术平台提供的优势,将素材与学生实际充分融合,发挥好思政教育在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做好延伸和拓展工作,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加强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与教育,全力支持配合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立德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严以修身”先立德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