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首善标准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力作

2021-10-08余俊生

传媒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故宫总书记北京

余俊生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到《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河南广播电视台的一系列文化节目迅速破层出圈,引发社会一致好评。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于今年7月16日组织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类节目座谈会,使笔者有机会聆听和学习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文化节目的真知灼见。河南广电文化节目的成功,在于传统文化的内在神韵与新时代审美的完美结合;在于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崭新的展现手法,焕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把握住融媒时代的受众心理、文化需求,通过大小屏同频共振,实现节目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传播效果;更在于,河南广电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激发内在活力,以产品思维融入创作,以受众需求助推营销,以互联网思维实现高效传播,这些都是我们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中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按照座谈会安排,笔者现场汇报和介绍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北京台”)在文化类节目创作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现整理于此,供业界批评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指出“没有文化繁荣的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近年来,北京台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守文化责任,坚持创新引领,以首善标准创作推出了十多档高品质大型文化节目,形成了系列,创出了品牌,赢得了赞誉,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魅力。

坚持深耕本地、彰显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9年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讲话又一次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既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还有特色突出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特别是从故宫到天坛,从长城到颐和园,从大运河到中轴线,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成为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北京台立足京华大地,深耕文化沃土,2016年以来,先后推出了《传承者》《非凡匠心》《传承中国》《上新了·故宫》《遇见天坛》《了不起的长城》《我在颐和园等你》等一大批文化综艺节目,今年又推出了《书画里的中国》和《最美中轴线》。这些节目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彩、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光芒,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具有鲜明的“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犹如一股股清流,流进观众的心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成为北京台节目创意、内容创新的重点品牌。

坚持深挖内涵、传播大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文化节目创作上,北京台始终坚持以专业精神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意象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感人的故事、生动的讲述,带领观众走进传统文化的大美之境,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传播效果。例如,在《传承者》节目中,节目组挖掘十二木卡姆、敦煌国乐、蒙古长调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美学元素,生动展示祖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引导人们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遇见天坛》节目中,节目组挖掘了古代祭天的中和韶乐,生动诠释礼序天下、乐和乾坤的中华文明价值内核。《书画里的中国》聚焦国宝级书画精品,从墨色的浓淡、笔画的皴染、线条的跳跃、布局的谋划,深挖笔墨丹青背后的美学意境和中华审美风范,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观众从书画中读到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使这些节目不仅有颜值,更加有内涵;不仅有形式的闪光,更有精神的绽放。

坚持守正创新、增强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北京台秉承“传承+创新”的理念,通过创新视听语言、创新节目样态、创新表达方式、创新技术手段,赋予节目独特品位和全新气质,更好地增强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在《传承者》节目中,节目组第一次引入了“文化观察员”和“青年观察团”的观点交锋,用青春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在《非凡匠心》里,节目组第一次将两代文化传人的交流引入节目,90岁的木雕传承人和“80后”的木雕艺术家跨越代际合作。在《书画里的中国》中,节目组第一次使用虚拟影像植入,让主持人和嘉宾“走进”画中,与古代的人物互动交流。在《上新了·故宫》里,坚持以文创赋能文娱、以文娱激活文旅,邀请知名设计师以故宫红、紫禁薰、宫灯、铜镜等年轻人喜爱的故宫元素为题材,设计文创产品,第一次把节目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众筹平台上,源自畅音阁纹饰设计的“畅心”睡衣,短短一个月便众筹突破1000万元,认筹人数近2万。热卖的文创产品、火爆的故宫旅游,彰显出文化节目的创新价值。在今天推出的《最美中轴线》里,第一次将文化古迹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用歌声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北京台借助短视频二度开发创作、新媒体矩阵组合式传播等方式,以全媒体、多终端发力引发年轻人的广泛讨论,形成北京台特有的文化圈层和社群。通过节目创新,赋予厚重题材轻松的语态、年轻的气质、时尚的表达,让传统文化节目焕发出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活生命力。

坚持守护匠心、打造精品

匠心之道是时间之道,一分耕耘换一分收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明德,首先要明大德、立大德。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北京台把守护匠心视为始终不变的追求,以专业的精神、敬业的态度、执着的信念,把每一个节目打磨到极致,让文化节目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有筋骨。制作《传承者》节目时,节目组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深入全国23个省区市,实地探访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1000多位非遗传承人,使节目成为古老非遗项目不可磨灭的影像记录。拍摄《遇见天坛》时,正值北京酷热的七八月份,天坛的面积比故宫大得多,编导架着沉重的设备,用脚步丈量每个角落,用精美的画面呈现连接古今的文化密码。在拍摄《上新了·故宫》时,正值秋冬时节,摄像师爬上50米高的消防车云梯,在狂风摇曳中,一拍就是三四个小时,以特殊的视角为600余年的紫禁城留下珍贵的历史身影。

前几天,笔者组织召开了北京台文化类节目创作生产专家研讨会,围绕“文化类节目如何打造精品”从多个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查找了问题,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下一步北京台将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三条文化带建设抓好内容生产,以首善标准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为扮靓中华文明璀璨星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故宫总书记北京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雪中故宫
北京,北京
故宫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