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碗好大米是怎么来的

2021-10-08郭鹏姜玉函

民生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北大荒秧苗农场

郭鹏 姜玉函

精准控温控湿控水保证秧苗质量。图/董金虎

黑龙江大米好,老少爱吃。那么,这一碗好大米是怎样来的呢?

有人以为,大米不就是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上稻子嘛!没错,乍看之下的确如此,但是,这一种一收之间,却藏着大学问。

怎么种得好?如何收得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即便不从事“三农”工作,认真了解一下“大米”,或许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那么,《民生周刊》记者就带你走进黑龙江北大荒,走进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的各场站,去探寻一粒大米的生长密码。

北大荒,被誉为“中华大粮仓”。

一进9月,北大荒的万亩(万顷)稻田,就迎来了大面积秋收。从中旬开始,难以计数的隆隆作响的大型收割机械往返田野间,气势恢宏。到了10月,人们就可以吃上今年的新米了!

八五六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站长柴楠,长期从事农业研究,几乎天天泡在水田里,对水稻的生长过程及各个环节了然于胸。柴楠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他能看懂每粒稻子的表情。他说,想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要经过从整理土地、备粮选种,到育苗、插秧,再到田间管理,最后开镰囤仓等数十个环节,用时将近300天。

这300天,从春入秋,大地由绿变黄,务农人数不清要多少次擦干汗水,一粒水稻种子才能结结实实地生长出1000多粒稻谷。如此看来,要吃上一碗好大米,确非易事……

初冬翻土待春耕

所有植物的故事,都从一颗种子开始,水稻也不例外。

如果你认为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能长出秧苗,最终结出果实,那就大错特错了。

八五六农场第六管理区的种植户于国丽,也曾认为种水稻很简单,可种了将近20年粮后,她仍表示不够了解水稻。

眼下,于国丽夫妻正在为自家200多亩水稻收割做着准备,丈夫徐福友左一遍右一遍地检修收割机,以防关键时刻“掉链子”。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气温高,北大荒水稻丰产板上钉钉,于国丽说“今年的大米不愁卖”。

在这里值得强调一下的是,于国丽所在的八五六农场党委书记李国告诉《民生周刊》记者,2021年,八五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7万亩,年产水稻13亿斤,可为全国人民提供一天口粮。

而正是有了这些大大小小农场的累积,才让北大荒成为粮食生产“17连丰”、连续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的“中华大粮仓”。

数字意味着什么?增产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看到囤满仓足,不再为买不到大米感到担忧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一粒种子结出大米,不容易。

记者问于国丽,收完水稻,是不是就可以好好休息几个月了?毕竟已经忙了大半年。她直摇头:“地里的事儿,还多着呢!”

她说,收拾完稻子,紧接着就要“秋翻地”。秋翻地目的主要有二,其一是把地上残留的稻秧、稻壳、秸秆等翻到地里沤成肥料;其二是翻过的土地会变暄,待来年雪化,雪水可以更快渗入地面,不至于积水。

那翻完地,总可以“猫冬”了吧!还不行,还差一个“小土包”。

原来,为了提高育种质量,育种暖棚里的土壤每年都会换一层新土。所以,秋翻地后要找片土质好的地段堆个土包,土包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吸收天地之精华后,第二年就可以为落下的种子提供营养了。

等北大荒人忙完这些必要的农活,已是初冬了,偶尔有的年头,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如果价格合适,大米就早早地换成了钱,如果认为米价仍有上涨空间,农户们还需要隔三差五地翻一翻囤在仓里的大米,防止焐了发霉。

“但比起其他活计,这都算是小活了。”于国丽说。

选种育苗期增产

当于国丽准备今年秋收的时候,几十公里外的八五八农场的农户老海,已经订购完来年的水稻种子。

结合水稻品种的熟期、抗倒性、抗病性、产量、品质等特点,老海决定继续种今年的品种,承包的200亩水田,他订购了2000斤种子,花了将近一万元。

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要想有好收成,种子至关重要。

那位能看懂水稻表情的当地农业专家柴楠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以前,农民都是从上一年保存下来的稻种中筛选出可以用来育秧的稻种。但是这样的种子,常因保存不当而导致品质不纯,从而影响出芽率。所以,农户现在都是在市场上采购种子。

每年3月份“开春”,土壤刚一化冻,于国丽就要把之前堆起来的土包过筛,把去除了杂质的土装进暖棚里的秧盘,再经过浇水、下种、催芽、盖土、灭菌、灭草、上膜、通风等一系列操作,渐渐地,种子开始萌动,过四五天,稻种便发出根和芽,很快就从土里“拱”出来了。

俗话说:“好苗八成粮。”要想保证水稻品质,育好秧、育壮秧是重要环节。

在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每个农场都为种植户们准备了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每年一到育秧期,八五〇农场第三管理区副主任张瑞都会带着两名农技人员检查暖棚内的温度、水分和秧苗长势,并结合天气预报通过微信群通知每名种植户采取通风炼苗等技术管理措施。

“农场集中浸种催芽基地的芽种出芽率非常好,每年出芽率都在98%以上,芽种的抗病能力也非常強,保准出好苗、育壮秧。”八五四农场富荣管理区种植户刘虎介绍说,他家今年种植的绥粳18水稻长势良好,已经进入完熟期,预计亩产可达1200斤。

小稻芽经过35天的生长,就长成了有三片叶子的秧苗,当地人称之为“三叶一芯”。此时,时间应该已经进入到5月,如果夜间气温能达到12℃,稻秧就要离开温暖、湿润的秧床,迁移到大片的水田里了。

猜你喜欢

北大荒秧苗农场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场假期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农场
农民
从北京到北大荒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