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探讨

2021-10-07周杨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周杨

摘要: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传统的教育系统结构。教师需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合理有效地将该项技术和现代生物教学工作进行结合。下文将对于二者的结合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生物 实践探讨

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传统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需要教师能够合理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生物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常常作为一种直接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摆脱了书本知识的客观局限性,同时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科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初中生物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而言,具有更加抽象以及琐碎的知识片段,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学习难度大,同时任务量比较繁重。信息技术当前能够针对生物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精确划分以及展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作用

在生物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课堂资料搜集、教学重点展示、师生良性互动等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教师需要能够有效通过该项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个章节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特定传染病查找正确详细的资料,并且通过网络视频资料找到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结合时事热点,例如本次的疫情灾害,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衔接,增强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

三、融合分析

(一)找到生物课程中的信息着力点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朝着多样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有关教师能够结合初中生物知识进行灵活选择以及应用,找到合适的发力点以及教学目标。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能够灵活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数码设备,以及信息模型,能够在课堂上灵活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以及扫描机器。生物学科是一门高速发展、分支类型众多的学科,教师应该能够熟悉国内外各种生物网站的名称及文件检索的方式,通过多种检索方式下载学科知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互联网上的学科信息,充分提高生物课堂的权威性以及科学性。同时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参与到学生中,进行共同讨论。

虽然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学科知识,但是在众多数据资料面前,不少初学者往往会对这些基本信息出现盲从的心理情况。这很有可能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生物教师应该在每一次上课之前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领域划分。例如在学习人体器官这个章节的时候,因为内部器官体系众多,如果直接到网络上搜索资源,最后难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信息回馈。生物教师要将这个章节按照不同的结构器官部分划分,将全班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不同部分的信息检索,最后汇总在一个部分。

在阐述生物课程的微观本质或者生命现象规律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抽象难懂的复杂知识点,例如细胞的分化、分裂及细菌的繁殖生长等,这些科学现象往往都是存在多种形态以及受到很多外部情况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结合各种声光电技术不仅能够直接呈现出标准的实验现象,还能帮助学生找到客观的生物规律。同时很多的信息技术软件当前已经能够在线支持学生进行手动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课件都是处于一种开外的状态。因此教师应能够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重点工作的差异,在线进行编辑以及选择,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共同进行探索发现和分析。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个生物过程通过PPT技术分解为不同的模型板块,通过动作分解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过程。

(二)找到生物课程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

虽然当下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各种现代教育体系中,但是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则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科的特点有效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生物学科强调直观情境以及学生自主操作的能力。在生物实验课程中引入信息手段能够将各种生物实验现象比较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例如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这一章节的时候,很多学生普遍反映无法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此时生物教师通过Flash动画演示的方式,将血液循环过程直接呈现出来,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板书以及口诀记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生物学科内部分支众多,涉及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但是很多章节都会描绘各种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所以教师需要能够从生物这门学科的自身特性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将这种特性进行有效延伸和拓展。例如在对植物、动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形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在班级小组中展开竞赛,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交流,以竞赛积分的形式激励小组成员发言,培养他们不断探究的欲望。

七年级生物课有关于生理卫生学习章节,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于自己身体的种种生理变化难以启齿,甚至不愿意在这个章节中花费过多的时间。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信息资源媒体,带领同学们合理有效学习这个章节的知识,通過电子邮件交收作业的方式不仅能够直接避免传统课堂上的尴尬,同时生物教师还能够直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来说,能够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融合应用的且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先进教学模式有智慧课堂模式。另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还可以将希沃白板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辅助工具,优化教学模式。

(三)规避知识盲点

信息技术手段直观明确,能够强化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全部都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的,则非常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下,教师不仅应该传授简单的书面知识,同时更应将个人品质、情感道德等融入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工作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只能够起辅助作用,教师需要始终注重人文涵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信息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各种生物学中的基本现象以及规律,但是无法直接代替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该技术仅仅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层面的感知和认识,但是初中生物教学同样需要更多的自我实验环节,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控好信息手段和试验环节之间的衔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目前已经充分进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并且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是各个学科的难度不一,性质不同,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融入特定学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上文通过论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的融合发展,希望能够给生物学科教师同行带来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龙琴媛.浅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7):198.

[2]臧炎睿.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实践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12):36.

[3]张小琴.将生物学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9.

[4]陈慧琴.探究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4):95.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