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1-09-30谢国玲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谢国玲

【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素养教育教学的逐渐提高。由于语文课程是一门时代背景十分久远的课程,所以语文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更新也不断的在进行。而新时代背景下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所以要求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既要在课堂设计上充分展现教师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在学生课后作业上也要以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进行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自主性培养;方法创新

引言: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是一个个性不断发展的阶段,学生的想法开始不轻易受他人或事物的影响,对于周围事物都有的独特的想法。而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鉴赏能力,优秀中文涵养的一门课程,尤其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初中语文课程计划当涉及从散文,小说,古文等文章的鉴赏,学生能够从语文课的学习当中间接的从书本当中感受到世界万物。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为主题,对当下初中语文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与现存问题,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进行探析,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语文课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与现存问题

2.1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

首先,语文课程的进行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课文,而课本编辑者会选择符合学生年龄段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文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于写作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引导与培养学生积累优秀语言运用方法作为教育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一些语文教师在布置积累方面的作业时,喜欢“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在板书上陈列大量优美词句,在课后作业设计上也总是以学生誊抄记忆为主要作业设计。而这样的作业设计,虽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记忆作用,但是机械性的誊抄无法让学生高效自主的去积累优秀的语言文字与运用技巧,在方法上缺少灵活性。

2.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会与文化理解能力

其次,语文作为一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提升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情感体会与背景文化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作用。比如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能够体会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现状与人物内心情感,并从思想上发生跨维度的对时代的深思。而通过文言文或是古诗的学习,又能体会到不同文体带来的不同韵味,不同字句带来的不同情感。但是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会与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仅仅止步于不断地去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味。但是,现实情况告诉我们,要求学生从不断朗读中体味课文文化韵味与情感不仅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没有明显作用,反而会在无意当中使学生对于阅读产生排斥感,在方法上太过死板,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2.3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在语文课本的设计上,编辑者一般会选择意识方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作为课本内容,从而利用语文课的条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在一些课文的背后恰恰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以及社会的发展,还能体现出优秀美好品质的存在与对优秀作为的赞扬。在这方面的培养目标,现如今的语文教育教学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这方面的培养目标,对于课文的讲解与作业的设计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上,局限于课堂之中,没有很好的将教育与现实进行有机的联系。

三,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探析

本文以部编版语文课本为例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进行探析。

3.1分享式积累,促进自主思考

在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上,课文对学生起的是一种示范作用,课文当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优美的词句对事物进行描写的,是需要学生自主的去把握的。所以在作业设计上,不应当传統的让学生对优美词句进行机械的誊抄积累,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作用不明显。应当以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的进行积累。例如,当上完《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穿插景色描绘内容的课文之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课文当中摘选自己喜欢的描绘方式,与词句的运用,并照抄下来,回归课堂之后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分享,要求学生分享时脱离课本。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起到了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又促进了作业设计的灵活化。

3.2情景体验,促进情感与文化体验

不断的朗读课文,对于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与文化体验能力的培养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故事进行情景再现。例如在《春》这篇课文讲解过后,鼓励学生课下将课文中讲到的“小草从地上钻出来”,“各种花逐渐开放”等课文中描写出来的景象寻找出来,并拍摄下来,回到课堂上之后,鼓励学生拿出自己拍的照片,并读出相应的课文内容,深化学生对于文字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录音等方式对课文进行情景再现,对于学生的枪杆与文化体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

3.3结合社会事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

当讲到关于美好品质的人与故事的时候,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现实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或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与生活,对感受到的中心思想进行写作与表达,这种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作业设计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07)

[2]王兆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业改革浅论[J].中学课程辅导,2015(22)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