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推进书法教学对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1-09-30肖钏

高考·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书法教学高中美术

肖钏

摘 要:在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学成了重点方向,美术教学的地位稳步提升,在高中教学中占据更高的比例,为了促进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学校老师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选择以书法为主要核心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形成一系列的教学新模式,采取恰当可行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掌握学习书法的技巧来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提升个人美术水平,书法成为高中美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书法教学;高中美术;促进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中不断加大书法教学的力度,在书法方面,对高中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练习书法可以引导高中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作规范,这样能够提升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质量,也能为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秉承纲要指导,书法教学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学习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激发民族自豪感,对高中美术教育起促进作用。

一、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美术教师队伍现状

高中美术一直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学科,所以导致在高中教师队伍中,美术教师比例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编制不足,学校老师供不应求,导致很少的老师需要完成高强度的工作,任务量很大。另一方面,对于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只有很少在编的美术教师为师范类美术专业毕业,而其他很多美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的,在美术教学这方面缺乏专业性,缺乏对美术知识的深刻学习,不能保证美术教学的质量。而且在薪资方面,美术教师往往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薪资低,因为很多人认为美术不是主要学科,对美术教师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很多高中美术教师的待遇问题不容乐观,这也直接导致了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用心。美术是一个艺术类学科,对于老师的艺术素养要求很高,而对于很多高中来说,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让老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导致老师水平不高,整体的課堂效率不高。

(二)美术教学资源现状

美术是一种艺术类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更倾向于美学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针对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评价以及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新创作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内而外的得到美学素养的升华,这对学校美术教学资源是有一定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辅导传播中,书籍作品、幻灯片、视频、图片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而很多学校并不能安排完善的教学设备和规范的教学体系,所以对学生的水平提升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学校的不重视,所以对美术教学开展的资源投入是比不上其他学科的,有限的教学资源也大多投入主要的应试学科中,而对美术这种学科投入的很少甚至是不投入。

二、书法教学促进高中美术教育发展

书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典范,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涵养博大精深,影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聚的智慧瑰宝,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书法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汉字,通过毛笔、钢笔等对书写的形式进行造型表现,对于书法和美术来说,两者最早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图形文字的出现、书画的构成等都体现了书法与美术的融合,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画好先写好”是很早之前就对书法与美术的要求,只有在书法上能够产生对美的感觉,才能构成美学素养,塑造自己对美独特的感受。

三、高中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很多美术老师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更喜欢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不是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个人特色的问题与需求,也往往会忽略学生在书法方面的学习基础,总是秉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老师授课为主,以课本上的知识理论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导致整体上的授课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不强,也让学生因为接触书法的机会少和过于接受理论知识少于实践而导致的书法能力差。

(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老师会选择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书法学习上,一般都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单方面的简单引导,束缚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所以导致整体的课堂质量差、课堂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结果。

四、推进书法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更新高中书法教学观念

老师在进行书法教学之前就应该积极准备学习一下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状态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摒弃传统教学里把课堂时间大部分用在理论传授上,这样可以让老师留足精神解决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在新的实践形式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改变可以让书法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为了弥补学生对书法知识了解不多这个不足,老师必须要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不要过于追求学习进度,寻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而忽略在我们周围的教学内容。美来自生活,这样才能走好美术教育的第一步。

比如,在《书法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对钢笔与毛笔写作技巧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转化一下自己的思路,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结合条件,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平时空闲的时间举办一些书法类的比赛,鉴赏活动等,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交流,书法与美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所以只有坚持长时间的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书法技巧与美术技巧。

(二)美术教师要起表率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困难问题,在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意识到自身的作用,一到学生突破瓶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着眼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制定不同的方案,给予学生不同的鼓励与支持,构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课堂。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老师自身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质量,这个时候就要求美术老师其表率作用。

比如,老师要掌握《书法基础理论与实践》中的书法要求,在钢笔、毛笔的书写练习中也能做到自己的字迹工整,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黑板上的板书也要规范方正,好看美观,一个字迹丑的老师是教不出自己好看的学生的,这充分体现了老师的自身水平有多重要。在平常的练习中也要不断巩固复习书法技巧与要领,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多时候书法与美术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修身养性的感觉,鼓励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和写作习惯,坐姿立姿当演示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练习方法可以让他们突破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这也能为学生在未来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美学素养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突破传统书法教学模式

在高中书法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留心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来分析不同的同学在面对书法学习时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性格,通过因材施教的策略措施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有偏好的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还能提升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热情,调动其书法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去主动欣赏更多地书法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品鉴,这样做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在书法与美术方面的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

比如在《书法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主要是将毛笔和钢笔书写技法相对比,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执笔要领和书写技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本上有关钢笔与毛笔书写事例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书写的技巧,还可以引用现代钢笔字和古代文人墨客的毛笔字进行比较,从两者中摘取相同的文字,给予学生更快,更直观,更有效地教学。

(四)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是不断的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多媒体教学就是改革之后新形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在钢笔字与毛笔字的对比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的书写过程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看到文字书写时的具体过程,让课堂教学融入更多地美学元素,这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于传统的课本,学生应该更乐于类似于动画一样的多媒体教学,通过这样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书法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再比如,老师可以引用《兰亭序》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兰亭序》书法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到学生的面前,也可以增加对浙江绍兴的介绍视频,引用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的状态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一下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可以进行书法教学,还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何乐而不为?

(五)进行丰富实践教学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学习书法之后,进行相映的实践练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书写能力,学习只能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这项技能,课堂上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实力,要增加学生的课上课下练习。除此之外,老师要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书法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写字效果是进步非常明显的,但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期,这是正常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不断引入新鲜的书法知识,为学生营造新鲜的创造环境,帮助学生突破瓶颈期。

比如,利用钢笔和毛笔兼行不同书体教学时,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不同的书体,笔画的变化过程和写作规范属于基础教学,无法满足对该书体学习的要求,学生经过课上课下的练习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到达瓶颈期,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对该书体的文化作品进行品鉴,让学生观看写作视频,或者带学生参加书法展览,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在书法方面的知识广度,找出自己在写作时的不足,进行反省提升改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映的比赛活动,在这种社会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有关书法的新鲜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还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性质、交流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比中寻找不足,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书法的意义与乐趣。

结束语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还无法脱离对老师的依赖性,所以老师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绝对作用,将自己的观念转变运用到美术教学模式的转化中,通过书法教学让美术教学更上一层楼,在自身素质与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整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耐心细致的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策略方案,给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鼓励,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提升自己书法水平的同时提升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昀灿.论美术教育书法艺术教学的创新[J].大众文艺,2020(22):197-198.

[2]王曉丽.职技高师美术学(师范)专业书法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05):41-43.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书法教学高中美术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