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魔”促思,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表达

2021-09-30王红菊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表达思考探究

王红菊

[摘 要]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根据一年级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教师尝试创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探究;表达;思考;数学魔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10-02

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数学魔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根据一年级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我们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设计了一节趣味横生的数学魔术课——《寻找你的“缘分牌”》,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更清晰地区分数位。

教学实录:

一、欣赏魔术,激发学习之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扑克牌吗?(见过)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扑克牌。(出示一副打乱的扑克牌)在这副扑克牌里,藏着一张你的“缘分牌”,想知道是哪张吗?(想)谁愿意来找一找你的“缘分牌”?

多媒体出示:请你在脑中想一个十几的数,可以是11至19中的任意一个数,并记在脑中。(生想数)

师:想好了吗?

生:想好了。

师:请你把牌面朝上,一张张数牌,数到自己想的那个数,就喊停。(生开始按要求数牌)原来,你想的数是15啊!那你的“缘分牌”在哪呢?

多媒体出示要求:(1)将这数出的15张牌正面朝上,按15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也就是数出5张牌。(2)再按15这个数十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也就是数出1张牌。

师:你的“缘分牌”就是下面的这一张,请偷偷看一下是不是,不要告诉我哦!(生看牌)我猜你的“缘分牌”一定是××,我猜对了吗?

生:哇,真的是!

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猜出他的“缘分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

设计思考:一年级第一学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设计《寻找你的“缘分牌”》数学魔术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对“缘分牌”产生怀疑:“老师没有看到这张牌,为什么能猜出来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趣。

二、回顾过程,聚焦魔术之法

师:你们想不想学这个魔术呢?(想)回顾一下,老师是怎么表演这个魔术的?

多媒体再次播放魔术表演的过程:第一,想一个十几的数并记在脑中;第二,扑克牌朝上,数出15张牌;第三,按15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也就是数出5张牌;第四,再按15这个数十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也就是数出1张牌;最后,剩下的牌中,第一张就是你的“缘分牌”。

……

设计思考:根据要求想一个十几的数,这是对于十几的初步感知;根据想出的数,数出相应的牌,这是对于十几这一数量的认识;根据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这是对于两位数中个位数的认识;根据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这是对于两位数中十位数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操作,使学生对两位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揭秘规律,探索魔术之理

师:(追问)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这张牌的吗?

生:老师一定偷看牌了!

师:你们猜对了,老师还真是偷偷看到了你们的“缘分牌”!那么,我是怎么偷看到的呢?

生:一定是帮我们整理牌的时候看到了。

师:真是这样吗?现在请你来试一试。(一生充当魔术师,师当小助手,其他学生当观众)

魔术师:请你想一个十几的数,再从扑克牌中数出相应的牌,然后我帮你整理一下牌(趁机偷看牌)。

(小助手操作后,魔术师随便猜测一张牌)

师:咦,你刚才没有偷看这张“缘分牌”吗?

生1:我不知道看哪一张牌。

师:原来,偷看也是有方法的呢!那么,到底应该偷看哪一张牌呢?我们来算一算。

多媒体出示:任意写出一个十几的数,先记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再记下这个数十位上的数,最后用这个数减去个位上的几,再减去十位上的1,看看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

结论:无论是十几的数,减去个位上的几,再减去十位上的1,剩下的数都是9。

师:按照魔术师的要求,我们数出一些牌后,都是剩下9张牌。也就是说,我们在偷看这十几张牌的时候,要记住哪一张牌呢?

生:要记住第9张牌。

师:是的。在整理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偷偷地记住从前往后数的第9张牌,这张牌就是对方的“缘分牌”。

……

设计思考: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探究魔术中9的规律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探究的支架,引导学生在好玩、好奇的基础上,探索魔术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上述教学,在探究“老师是怎么猜出这张牌”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两位数中个位与十位上的數,熟练掌握20以内的口算。

四、同伴分享,学会表演之言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一人当魔术师,一人当观众。(2)魔术师发出指令,观众根据指令进行操作。(3)魔术师猜出“缘分牌”,观众判断是否准确。

师:(表达指导)(1)请你在脑中想一个十几的数,我就能猜出你的“缘分牌”,我们开始吧!(2)从这副扑克牌中数出十几张牌。(3)我来帮你把牌整理一下,现在请按十几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接着按十几这个数十位上的数,数出相应的牌。(4)瞧,你的“缘分牌”就是××。

师:(操作指导)(1)数扑克牌时,根据想的数,数出对应数量的牌。(2)帮助整理牌时,看一眼倒数的第9张牌并记在心里。(3)将扑克牌的背面朝上,让人看不到牌面的情况,从而增加神秘感。

……

设计思考:数学课,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会小组合作、数学表达、规范操作……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数学。

反思:

在运用数学魔术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究竟该如何选择内容、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如何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呢?

1.从教材出发,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课利用“两位数减去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得到9的倍数”这一数学数学原理,引导学生展开对十几这一类数的探究。运用数学魔术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20以内的口算。同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教学重、难点需要突破,而以往的传统教学常常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从教材出发,确定教学重、难点,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教会学生数学学习是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从学生出发,提升核心素养

任何教学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达成知识性目标外,还要达成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性目标,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节好课。如上述教学,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特征,设计欣赏、回顾、揭秘、分享四个活动,通过数学魔术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合作、自信表达,这些活动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3.课程有效整合,凸显教育价值

把数学与魔术有效整合,开发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数学魔术,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期待与兴趣。当然,这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得益于数学魔术的开发与思考。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从“学会”走向“会学”的路径,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和谐、多元、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还学生自由生长、天性发展的时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一线教师要在不断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生为本,把数学知识与数学魔术有效整合,形成适合不同年段的数学魔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有效开发和利用数学魔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學知识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可见,用任务驱动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更有内涵!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表达思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