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29黄菲菲唐小惠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

黄菲菲 唐小惠

【摘要】在当前大力弘扬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艺术院校学生特点,通过分析实践案例,探讨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路径和策略,将中国优秀文化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有效践行课程育人的要求,同时也为其他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艺术院校

【作者简介】黄菲菲(1989-),女,广西防城港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唐小惠(1990-),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ESP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7JGA247)。

一、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应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之一,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传授语言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作用,这一特点使其在发挥及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基于以上背景,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第一,合理运用与编撰教材。目前,艺术类院校所使用的主要英语教材与普通高校基本一致,这类教材主要以英美文化为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缺失严重,这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开展与实施。因此,首先,我们可以深挖现有教材中的艺术文化元素,找准其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契合点,并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优化教学内容。例如,《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一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Food, Drink and Health,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可以拓展教授中国传统食物的英文表达,并讲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其次,编撰突显中华传统文化且与艺术院校学生水平相匹配的教材。教材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科学性、工具性、思辨性。我校外语教研室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艺术英语文化阅读》,在教材编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这套教材选用了多篇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介绍及体现本地特色文化艺术的文章,内容力图做到生动、简洁、易学、易懂,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这些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学习材料中,逐步增强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

第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导向,是判断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需要明确细化教学目标,它的确立除立足于教学对象的水平、特点及需求外,还需结合英语课程内容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能只单纯地强调知识技能目标,还要强化情感价值目标,实现价值观引领作用。只有确立了科学的教学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才能有序合理地开展。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特性及教学内容去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中华文化融入课堂的有效性。比起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任务式、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更能激发艺术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主动学、学中思,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辨能力。其次,教师应打破单一的局限的课堂教学时空,拓展教学空间,融通课内课外。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及社交软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补充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教学材料,鼓励学生网络自学,组织线上讨论,线上点评、反馈,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文化实践引进课堂,扩展课堂,将文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例如,在讲授“中国书法”或“中国画”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中国画、书法专业的学生现场尝试中国画、书法创作,并进行展示分析;在讲授“中国传统礼仪”时,可以让学生穿上汉服,边展示中华传统礼仪边用英文讲解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文化敏感度。

第四,调整评价体系。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为主,并没有对思想、道德及情感等能体现学生价值观方面进行考核。要让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就要把人文道德素养纳入考查范围。在课程开展中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生生互评。构建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个人品德、思想素养等全方位考查,可以说多元化、动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载体。

第五,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和跨学科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如果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传统文化的教授就只是流于表面,从而无法传递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民族精神与理念。教育者先受教育,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中西文化素养的提升,拓宽知识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积极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沟通学习,充分利用艺术专业学科的现有资源,提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

三、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案例

此教学案例是结合上文所提出的路径与策略进行的一次课堂实践。授课内容为《艺术英语?文化阅读》第一册第四单元Text A “Face-changing: The Secretive Art of Sichuan Opera”,该单元主题是戏剧与歌剧。授课对象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及美术专业大一学生。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新单词及词组;掌握及运用人物性格和色彩图案的相关英文表达。

技能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自豪感。

2.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文章通过分析著名电影《变脸》中的情节,展开了如何对变脸艺术进行传承及对外传播的讨论。本案例由此进行拓展,着重讲解脸谱这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3.教学方法及策略。任务型教学法与KWL(Know,Want,Learn)教学策略 。该策略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而设计的阅读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课题前回顾已有知识,并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最后还能帮助学生整理组织新知识,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探索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4.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1)线上热身。学生在线上需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填写KWL表中的K和W两项内容,以此启发学生对“变脸和脸谱”这一话题的思考。二是对班上同学在W一栏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这种互相答疑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收集分析表格的信息,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技艺的认识不是特别多,并且还包含一些错误的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在课前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授课计划。

(2)线下授课。首先,通过快速阅读及仔细阅读文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自己对川剧变脸的一些错误认知。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完成知识目标后,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脸谱的历史、作用及艺术内涵。通过分析大家都很熟悉的“孙悟空”的脸谱,讲解色彩和人物的关系,接着展示关羽和张飞的脸谱,让学生自主觀察、讨论、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脸谱色彩构成,这样既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了脸谱色彩所体现的含义及艺术美感,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最后,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发一个空白脸谱,要求每组讨论后现场设计并绘制一个脸谱,随后各小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脸谱并用英文介绍本小组的作品,最后进行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这一课堂环节设计紧密结合了学生的专业,使学生在获得创作成就感的同时,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从而达成技能目标。

(3)线上作业。学生课后在教学平台上完成KWL表中最后一项what I learned,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在话题区分享自己对“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这一问题的思考。

四、 教学效果及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程的设计中,我们深挖现有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注重艺术文化实践,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将语言学习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以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一体化,最终达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增强文化认同感的目标。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课堂上创作面具环节花费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进一步地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Ogle D M. 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st[J]. The Reading Teacher, 1986(39):564-570.

[2]曹艳春,王国志.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行性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2):79-83.

[3]韩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9-152.

[4]刘琦红,秦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78-80.

[5]尚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0):170-174.

[6]王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浅析[J].教育界,2012(15):125-126.

[7]岳红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10-11.

[8]尹化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151-153.

[9]张录文.跨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7(18):117-121.

[10]何莲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外语界,2020(4):14-18.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