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再探究

2021-09-29徐敏芝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策略

徐敏芝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从而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要积极探索的新问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7-0077-02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党中央的指挥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科学防疫,从而使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次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全国人民在抗击疫情时的表现,则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日,教育部印发文件,明确强调教育系统必须组织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明理、共情、弘文、力行上下功夫,建立愛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结合形势要求因材施教,进而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人才。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要积极探索的新问题。

一、结合抗疫素材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在这场全民抗疫阻击战中,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很多“逆行者”、守护者和志愿者,这些平民英雄们的事迹给我们带来了冲击和震撼,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精神。教师要思考如何运用好这些素材积极开展爱国教育,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重视线上线下的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升旗仪式是一项庄严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周都举行的升旗仪式不能流于形式,因为这是教育学生的绝好契机。学校不能因为疫情延迟开学而耽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否则就会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当国歌响起,学生一边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边唱着国歌时,爱国情怀会在他们的心间激荡。学校应重视每一次升旗仪式,并选择恰当的国旗下的讲演的主题。

在疫情停课期间,学校应定期定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升旗仪式,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收集相关抗疫图片、影像资料等,使线上升旗仪式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

2.借助团队活动的开展,唤醒学生内心的美好

团队活动的高效开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单纯地说教更有效果,教师所组织的活动应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联动,上下一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逆行者”和志愿者。他们身处疫区,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给那个冬天增添了浓浓的暖意。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最美“逆行者”的视频和图片,之后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寻找身边的最美“逆行者”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并用演讲、朗诵、舞台剧、歌舞等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习到“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激发爱国思想,唤醒内心的美好。

3.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可将抗疫期间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在宣传栏里、走廊上、教室内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进行宣传,进而打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鼓励学生以“中国,加油!”“万众一心”“我是抗疫小战士!”“向抗疫英雄致敬!”等为主题创作诗歌、录制视频等,从而向一线抗疫人员表达感激、崇敬之情,向祖国母亲表达祝福之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校刊校报、学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平台推送抗疫信息,让更多的家长、校友和社会大众关注疫情。积极宣传抗疫英雄们的事迹,宣传默默无闻但努力奋斗的守护者和志愿者们,宣传师生们积极的抗疫行动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校可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充分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坚定学生“四个自信”

教师要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豁达大度、开放包容的胸襟;让学生懂得只有和平发展,才能合作共赢;让学生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教师应告诉学生: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在任何时候都要怀揣爱国之心,要从理性的角度去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

1.开展国情教育,坚定学生道路自信

要想坚定道路自信,就必须让学生端正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通过开展国情教育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学校可组织班主任,联合思政老师,积极开展国情教育。一线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了解基本国情,尤其是疫情之下的中国社会现状,了解中国的优势。学生是中国的未来,自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坚定学生理论自信

要想坚定理论自信,就必须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为达到民族复兴、创造美好家园的目标而奋力前行。通过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可坚定学生的理论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角色观、大局观、历史观,引导学生看清国内外发展局势,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突出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其付诸行动。

3.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坚定学生制度自信

要想坚定制度自信,便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可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教师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梳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告诫学生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教导学生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中国的疫情阻击战,折射出了政府超强的执行力、群众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干部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反映。一场疫情,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制度优越的重要性,无声的体验胜于千万言语的说教。

三、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資源构建网格化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爱国主义教育不应仅仅在校园内开展。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挖掘校外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联合部队、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构建网格化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1.杰出人物进校园

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优秀人才、杰出人物。这些精英们在社会上能起到较强的示范作用。学校可邀请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走进校园,跟学生面对面,讲述他们的抗疫故事;可邀请企业精英们走进校园,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可邀请老革命战士、老优秀党员、老优秀教师、老工作模范等进校园,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小小宣讲员进社区

培养小小宣讲员,让他们走进社区,向居民们讲述关于“逆行者”、守护者和志愿者的故事,讲述先辈们热血战斗的故事,讲述为改革开放、国家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人们的故事,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

3.小小志愿者出校门

爱国要体现在行动上,组织小小志愿者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善行来点亮社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氛围。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中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向祖国传达心声:中国,我爱你!

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明显。面对疫情,中国人民绝不退缩、绝不妥协,一定会抗击到底!教师应抓住德育契机,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

[   参   考   文   献   ]

[1]  孟四清.战疫情,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窗口期[J].天津教育,2020(19):13-14.

[2]  高希杰,李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3):15-19+46.

[3]  李焕武.新冠疫情危机与爱国主义教育契机[J].教育科学论坛,2020(14):32-35.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