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年段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021-09-28刘曼

求知导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

刘曼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始终是写作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如何有效地改变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思维公式化和技法模板化问题,已成为实现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破壁式发展的一大要务。文章作者将结合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部分重点内容展开分析,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46-02

引言

语文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科目,其知识内容的高涵盖性和技能种类的强辐射性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而素有“学科之王”的美誉。

在小学语文诸多教学模块当中,写作无疑是最为关键但也存在最大难度的一项:它是对学生语言和文学综合知识最高层级的运用体现,能有效整合多种既有学习成果和信息处理技法。同时它对学生的知识存储、技能积累、思维构层和逻辑架构等多方面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且需要学生具有饱满而真实的情感,才能表现出较高的水准。在现实课堂中,受到长期存在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到位,对写作训练的认知仍停留在公式化的结构记忆和模板化的人物刻画层面,甚至出现要求学生记忆范文后替换关键信息的“洗稿”式写作思路。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限制了学生体会写作乐趣的机会。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小学作文写作教学的实质性优化,最关键的便是要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从理念和方法入手,完善作文教学的指导思路和教学技巧。

一、注重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一)写作内容的分层教学应用

虽然小学生刚刚进入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但在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个体和个体之间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不同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趣味的不同。在传统作文指导课堂上,不少教师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以单一的材料、主题乃至题目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常规考试的需求,也能对学生思维形式的整体把控和引导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真正考虑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特色,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无意义消耗或过度利用,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学生在写作训练效果方面的优劣分化,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统一性的把控。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本班学情,详尽而深入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知识和技能吸收效率以及个人性格,并以此为参考选择多项具有不同写作难度的话题或材料,以便处于不同档位的学生都能获得既符合个人现阶段水平又具有较大练习价值的训练内容,从而在保证学生实现整体提高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如,在对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我的动物朋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三类内容供不同档位学生选择:对于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建议其写一写自己家中的宠物,记录自己和宠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而针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试着写一篇以自己感兴趣的几种动物为主角的拟人向故事,让动物们演绎出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情节;而写作水平拔尖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尝试在创作拟人向故事的同时融入一些科幻性元素,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二)写作体裁的分层教学应用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行文风格、结构设置、情节逻辑及语言选择上都有着极大差异。在过去的作文指导课上,教师通常对记叙文表现得情有独钟,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的写作类型局限在故事情节较强的記叙文当中,很少涉及其他体裁。

这种训练思路固然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能力,也基本契合了常规考试中习作题目多为记叙文的事实,但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立体式写作技能的形成和综合性知识运用思路的开辟,也在实际上削弱了学生对语文写作价值的全方位认知。此外,不同文体的写作难度是有着较大的客观差异性的,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平均时间内掌握撰写记叙文所需要的多项技能,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满足记叙文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有限的提升效果,同时不同学生由于思维类型和个人性格的原因,也都有着最适合自身的特有写作发展方向,这些问题一旦被忽视,将给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在写作内容上根据学生特点做出区别性安排,在对待同一话题的文章类型上也应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理念,结合每个学生的个人意愿及素质类型为其提供最具针对性的体裁选择建议,帮助学生在保证对多种文体进行科学的写作资源投入的基础上找到最能发挥其个人价值的创作路径,以期达到挖掘学生潜能和增强学生自信的双重目的。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主题《我想对您说》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可建议写作能力低的学生选择中规中矩的记叙文,通过对具体事件的陈述和对主要人物的刻画表现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而对于中等生,教师则可引导他们尝试一下抒情文写作,在淡化叙事内容的同时增强文章的抒情力度,将对父母的感情以直接而不泛泛的方式体现出来;对写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学生,教师则可引入现代诗歌的文体,鼓励学生创作一首感恩父母的小诗,试着通过塑造意象和营造意境来达到抒发情怀的效果。

二、强化实践活动的素材和灵感积累

写作是个人情感的文字化表现,优秀作品必然要建立在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敏锐的情感认知之上。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很多小学生将绝大多数的在校时间用在课堂学习上,回到家中也基本上会因家长的管束而缺少参加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得自己很少能够对生活和社会活动形成真正的感悟,遑论从中捕捉到的写作灵感。

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双管齐下”,既要进一步保证课堂技法讲授和写作训练的有效性,也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灵感、丰富学生情怀、调动学生创作兴趣所能起到的巨大正向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符合本阶段写作训练要求和学生个人趣味及能力层级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更为真实的角度感受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价值情感与思想内涵,更好地发现自身和社会、家庭及其他个人之间的普遍联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积极影响,从而在事物观察及自我认知两个方面实现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活动当中尽量安排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实践,既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秩序,又能为学生提供绝佳地体会集体力量与合作乐趣的机会,为其获得写作灵感又开辟出一条畅通的渠道。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