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的策略

2021-09-28向俊军郑立生

中国军转民 2021年7期

向俊军 郑立生

摘要:军工企业是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进步,军工企业的发展机会也更多,期间应当对产品技术状态的管控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研究军工产品技术的安全特征,讨论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对象,提出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策略,促进军工企业不断提升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军工产品;技术安全;产品型号

引言:技术状态指的是技术文件中规定的产品所要达到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就产品的物理特性而言,主要包括装备的结构、大小尺寸、配合性、互换性、重量、重心、材料表面的粗糙度,装备的机械性能,这些都是定量标准,会配合相应的容差要求。而功能特性则指的是产品的性能,如通信距离、信号延时、密度、可维护性、稳定安全性等,会对设计起到限制作用。

一、军工产品技术的安全特征

(一)军工产品技术安全基本内涵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安全的含义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军工产品技术安全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产业控制权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理论。在定义军工产业安全时,可借助产业安全的基本内涵,将其定义为:产业技术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实施重大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受另一国家或组织资本的影响,能够自主发展和保障产业技术安全。具体来说是能够确保产业控制力的自主性、动态性。

(二)军工产品技术安全特点

就军工产品技术安全特点而言,军工产品技术本身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安全的内涵有其广泛的含义,包括项目级技术安全、企业相互之间的技术安全管理[ 1 ]。不会单纯地表现在技术层面,而是在技术层面有更深层次的体现。例如,美国比中国更有可能控制战略性工业技术,包括飞机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复合技术。这种控制能力也是国家安全技术管理的外在表现。

二、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对象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对象包括“多状态”批次的文件、图纸和物品,尤其是附件,而在实际的管控工作中,会发现上述对象的可追溯性不够好。公司配套产品均以货架产品的形式进行销售,在进行系统配套的工作中,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环境是不同的,订购方有时会调整设备的外观、接口位置、材料结构、工艺、配套配件要求,此时产品的技术状态就会发生改变,相应的每一次批处理都需要做出调整。继续使用原产品模型进行后续改进工作,一个产品模型类型会对应于多套图纸和文件,如果更改原来的产品图纸,则会出现的情况是一套图纸和技术文件对应多个产品技术状态。这两种做法都会导致技术状态无法有效追踪。产品到期,技术状态的变化主要涉及外观的调整、结构和附件配置的改变,通常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则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确认产品技术状态变化的概念,技术状态的变更应当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不得擅自变更,否则将导致生产返工或军检验收延误。

三、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策略

(一)对设计阶段的改进和控制

在接收到用户的订单后,需要了解客户的要求,并在会议纪要中记录用户的特殊要求,同时将这些内容纳入到合同、项目任务书中。就方案改进而言,需要组织相关利益方和用户代表,评审改进计划,以确保改进设计的输入符合任务书和合同的要求。输出的改进文件通常需要包含能够指导生产、包装等任务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如零件图纸、部件图纸、最终装配图纸、生产工艺和包装设计等,而且文件也要明确检验和验收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包含的内容有材料分类、采购清单、备件清单、技术规范、产品介绍、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手册等。要保证改进后的产品与输入的要求相符合,改进后的产品应根据计划进行验收。不同的改进程度应该有不同的核查范围。比如在某次检验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用户的不同使用环境需求,对产品进行物理特性的改进,有产品的外观、界面、接口位置、材料结构、工艺、附件等。不会改变产品的性能以及所能实现的功能,因此验证的操作可以简单一些,产品修改后,只需补充试验即可,如盐雾试验,试验之后需出具对应的试验报告,测试指标以原产品规格为改进标准。

(二)标记好军工产品的技术状态

从接受产品订单开始,就要建立产品技术的档案,用于记录和识别所有产品的技术状态。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模型控制体制,也就是型号对照关系表,该项工作由技术管理部门完成。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产品批次标识的唯一性、状态的可追溯性和可扩展性[ 2 ]。对“多状态”文件进行有效维护,实现文件、图形、对象的一一对应。对于批量产品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试验和维修保证文件进行文件编号,除了要标明基本产品型号外,还需添加后缀,也就是“单位内部型号”,作为产品批号文件,这样能有效突出文件的关联性。做好顾客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客户单位的实际订购过程中,如果需要订购公司的货架产品,会在合同订购单位的总装系统中注明产品名称,有可能与原产品型号名称不符,此时就需要合同管理部标明技术状态,并编制好产品型号对比表。

(三)生产技术状态的规范确认

负责与委外加工厂联系的公司技术人员应确认委外加工厂技术文件及相关技术要求的准确性、清晰性和严谨性,防止委外加工厂在准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不正确的理解。技术人员应在生产过程中向外包厂家明确指出主要技术要点,以保证外包厂家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前生产商外包准备程序必须完善,接到生产任务后,必须先消化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中的问题和困惑要书面记录,并将书面记录提交给公司技术对接人员。在获得问题的正式答案后,相关疑问都消除,才能开始产品的生产工作。在生产批量产品时,外部生产商应先进行试生产活动,收集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制定计划保证批量生产的质量和顺利完成任务。为了保证生产外包的产品质量,应向生产外包企业转移质量管理要求。不应只注意到产品的生产进度,而忽视对质量的管理。外包厂商应在产品生产前进行质量管理的策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做好生产过程的检验记录,明确重要工序的操作规程,针对易损件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分包商可以将因自身条件不能实施的部分生产工序分包出去,但分包商必须使用对相应的合格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对分包商进行严格的评价,确保二次分包的质量得到控制,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付。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对分包商应在生产前进行规范化的视察,检查供应商的资格证书和质量體系文件,也可以将这两项证明的副本提交公司保存以供备查。

(四)签订产品生产合同

军工产品技术生产的外协生产合同包括的内容有项目名称、订货数量、技术、产品价格、交货日期和产品的合格率。企业内负责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本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和外包厂商的研究成果,粗略估计外包厂商的生产成本,从而为谈判决策者提供谈判的依据。再加上外包厂商对产品的熟悉度会逐渐提高,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的合作就会产生一定的降价空间,降价空间主要是零部件的价格、对工艺的改进、原材料的库存等。考虑到上述因素,外包厂商应采用阶梯式的报价方法。正式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原材料以及需要购买的部件由哪一方负责,通常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公司购买整套设备,则将其转交给外包制造商,当前该方案使用较少,因为会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会导致库存和周转时间的增加,另外采购部人力资源及资金也会被大量占用。通常该方案用于那些不成熟的外包制造商,是一种培育行为,通常是有远期项目的合作计划或者是领域合作计划,也就是说该方案适用于双方长期、深入的合作[ 3 ]。第二种选择是由外包厂家负责购买全套的原材料和生产产品的元器件,公司只需下订单并及时收货,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方案的调整。该外包生产模式已经发展成熟,也是各个大型企业更容易选择的一种外包模式。第三种选择是由外部制造商负责购买大多数原材料和部件,而一些关键原材料和部件是由公司自己购买的。这种选择是相对折衷的,但它非常适合军事方面的产品生产。外包厂家主要完成大部分非涉密零件和整体构件的生产,而涉密模块则由军工企业自行生产,最后涉密模块的组装和调试也是由军工企业来完成。

四、结语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控应做到对产品设计阶段的改进和控制,标记好军工产品的技术状态,实现对生产技术状态的规范确认,重视签订产品生产合同的工作。在此条件下,军工产品的质量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能更好保证国家治安,强化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银鸿液压 高端制造/核心技术/专利产品/军工品质[J].中国水利,2020(21):87.

[2]梁晓慧,吴刚.军工产品生产子物流系统协同控制与任务分配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0):219-224.

[3]任翀,陈浩.质量检验在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26):82-83+86.

作者简介 :向俊军 (1979年),男,湖南张家界人,土家族,现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作者单位:向俊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郑立生,空军装备部驻广州地區军事代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