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G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28赵丽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病案病区内科

赵丽娜

(吉林省人民医院 病案室,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绩效管理是医院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师的工作强度,使患者的管理更加简单。DRG意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属于病例组合的一种,主要以病例的诊断和操作作为病例组合的基本依据,考虑到患者的个体特征,能够反映患者的实际病情、诊疗需求以及患者治疗效果。而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的诊断以及其治疗需求的判断将患者进行分组管理,主要用于管理短期住院的患者,以方便降低医师工作强度,帮助提高对患者的管理。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心血管内科专业绩效管理采用DRG指标管理,旨在分析其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绩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年5月前未引进DRG技术的常规指标管理的6个病区作为对照组,并将本院在2021年5月至2021年6月引进DRG技术后的指标管理的6个病区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6个病区均为同一病区,分为A、B、C、D、E、F,并无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指标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为:所有患者均完成科室内病案首页填写,临床医师需对患者的疾病编码以及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培训。

观察组采取DRG指标进行管理措施,管理方式为:通过DRG指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住院病案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将病案书写不规范、住院时间均>2个月的病例剔除,完成后采取DRG指标对相关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在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指数、费用控制指数、运营绩效指数、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指数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s),使用SPSS 20.0软件辅助计算,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两组不同管理模式下在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指数、费用控制指数、运营绩效指数、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指数的应用效果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指标管理技术,DRG指标管理技术下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营绩效、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管理效果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在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指数、费用控制指数、运营绩效指数、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指数的应用效果对比( ±s, %)

表1 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在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指数、费用控制指数、运营绩效指数、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指数的应用效果对比( ±s, %)

?

3 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病案首页书写是患者在院治疗过程中的精炼总结,是患者主要的治疗依据,但在常规管理下可见多数患者的病案首页书写并不十分规范。不仅如此,在常规指标管理下,患者治疗所用费用较高,所需治疗的时间更长,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导致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低下,并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指标[1]。而在资料等方面的管理中,由于医师日常工作量大、病案书写质量低等原因导致医院运营绩效低下,患者病案信息容易泄漏,影响了科室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DRG指标是将现有病例按照主要诊断进行分类,包括患者的主要诊断疾病类型、次要诊断疾病类型、年龄、性别、合并疾病以及并发疾病等,将临床过程相近以及费用消耗相似等的患者分别分入到同一组别中[2]。在DRG指标管理下,能够直接、客观地反应出患者的临床实际病情和恢复情况,同时也可观察到患者实际的治疗需求以及在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能够较为客观地反应患者的治疗疗效,从而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3]。在医院绩效管理中,通过采取DRG指标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收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进行观察,降低了风险调整。不仅如此,DRG指标能够对一定时间内的病区正次均费用合理性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该费用的合理性,并可校正超出正次均费用的金额,保证医院医疗费用的合理性[4-5]。DRG指标管理中,病案首页是影响DRG指标分类的主要数据,因此,为保证DRG指标分类的准确性,医院应增加对临床医师的病案书写质量培养,保证病案首页书写的质量[6-7]。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心血管内科专业绩效管理采用DRG指标管理,旨在分析其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指标管理技术,DRG指标管理技术下6个病区的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营绩效、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管理效果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可见,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绩效管理中,相较于常规指标管理措施,应用DRG指标将更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医院管理以及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师职责履行指数,改善院内治疗等费用的控制情况,减轻经济负担,提高院内运营绩效,同时帮助保证资料安全和资料填写等质量,相较于常规指标管理更具有临床价值。

在王国强等[8]的研究中,将其心血管内科的6个病区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6个病区采取不同的常规指标管理措施以及DRG指标管理措施,在该学者的研究数据中可见,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下,DRG指标的应用反映的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在DRG指标管理下,6个病区的产能指标、效率指标以及安全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降低了低风险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院例数,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所需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加强了医院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管理。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在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绩效管理中,对其采取DRG指标绩效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对院内患者的管理,改善医院内绩效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病案的首页书写质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相较于常规指标更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绩效管理中采用DRG指标进行绩效管理将更有利于提高院内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营绩效、社会满意度、资料安全质量,能够有效保证院内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更有利于医院发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病案病区内科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