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后遗症患者45例的临床研究

2021-09-28萨如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蒙医后遗症针刺

萨如拉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0 引言

脑梗死的具体发病机制为,患者的大脑供血突然被间断后造成了脑组织坏死,一般是由于脑部血液中动脉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或形成了血栓,导致管腔内变得狭窄,甚至闭塞,局部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梗死,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个别气体、液体或者固体顺着血液循环流入大脑的动脉中,或者进入了对脑部供血的颈部动脉处[1]。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不一样,造成的具体病情也就不一样,急性脑梗死是其中主要类型之一。有些脑梗死病例虽然是经过了影像学的检测证实,但是也很难找到发病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病因中包括脑血管痉挛、不明来源的微栓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者蛋白异常等。大多数脑梗死存活患者都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其生活无法自理,身体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给家庭与自身带来了严重的负担[2-3]。近年来蒙医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为了分析探讨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2020年接收治疗的脑梗后遗症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患者经过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存在脑梗死;③患者中无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无孕期女性;④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且患者家属全部知情,并与我院签署同意书;⑤患者均无精神异常者,听力完好,思维逻辑正常,无家族遗传者;⑥所有患者病历本齐全。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42~79岁,平均(58.05±5.34)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0~78岁,平均(63.23±4.3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药清血八味片、如意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七十味珍珠丸。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蒙医针刺疗法进行治疗,选取以下穴位:前顶穴、顶会穴、后顶穴、顶会右穴、顶会左穴、肩穴、肩上穴、肩后穴、肩前穴、腕上穴、肘窝穴、大腿穴、髋五穴、排肠肌下穴、排肠肌穴、胫穴等。在头部穴位进行斜刺,大约1寸,在肢体上的穴位处进行直刺,深度在1.5寸以内,每隔10 min就进行一次转针,逆时针和顺时针依次进行转动,一直施针到局部位置感觉到酸、重、麻、胀,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效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对患者的足心、肢体僵硬处、腿部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控制在0.5 h以内。上肢按摩的穴位选择为:合谷穴、鱼际、外关、肩贞、肩井、曲池、手三里等穴位;腰部及下肢的穴位选择为:承山、肾俞、委中、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每次进行按摩时可以选取下肢的5个穴位,以手腕关节为轴心,将前壁的旋转相结合,运用搓、滚、捏、揉、掐、推等按摩手法,在需要按摩穴位有节奏地前后来回按摩。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

②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言语流畅、面部表情无异常、肢体恢复自行活动力度;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数值也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接受护理前没有很大区别,甚至恶化。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③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对比,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均比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 ±s, 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它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的破坏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造成脑组织损伤,从而使得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脑梗死发生率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为1/5,闭塞的血管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等,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改变,血栓形成或栓子,脑缺血一般形成白色梗死,梗死区脑组织软化、坏死,伴脑水肿和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出血性梗死,缺血、缺氧性损害可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两种方式[4-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

在蒙医中,脑梗死后遗症属于萨病范畴,主要包括突发性晕厥和脑血管意外,主要症状是眼睛歪斜、语言不清和偏瘫,而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情绪兴奋、过度劳累、突然劳累、饮酒过量等日常生活不当,大多是中老年人。蒙古族医学的主要诊断机制为三根、七素失调,恶淇素浊液、巴达干增多,导致淇素与赫依运行受到阻滞,造成脑损伤发生[6]。在蒙古《四经》将脑梗死后遗症分为乌笋萨和嘎拉萨两种类型的综合征。蒙医针刺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优点为治疗效果见效快、操作手法简单、无痛感、创口微小等,主要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后,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属于针灸特种针法之一[7-8]。而蒙医推拿按摩是通过人体穴位的按摩通经疏络,调节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并且其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无痛感。将两者相结合,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本次研究报告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说明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蒙医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后遗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病情,对患者后续休养身体有积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蒙医后遗症针刺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春天的“后遗症”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一带一路”视域下蒙医图解的译介及跨文化传播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