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检测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

2021-09-28王妮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介素荨麻疹亚群

王妮坤

(开远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云南 红河 661699)

0 引言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主要指的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血管、皮肤以及黏膜出现暂时性组织内水肿和炎性充血,病程≥42 d[1-2]。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提示,此类疾病的发病可能与机体性激素异常、外在压力影响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免疫功能异常与疾病发作的联系呈正相关性[3-4]。本文针对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检测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50例待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0.6~13岁,平均(6.85±2.14)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0.7~13岁,平均(6.87±2.01)岁。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上100例患者均接受相应检查,在检查前12 h禁止进食,检查前8 h禁止饮水,于第2日清晨保持空腹状态下采集其肘部静脉血5 mL,首先进行抗凝操作,完成后放置于离心机中实施离心操作,转速设置为3000 r,离心时间为10 min,将获取的血清放置于-40 ℃的冰箱中保存待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流式细胞仪进行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检测,其中主要涉及的指标如下所示:CD8+、CD3+、CD4+/CD8+、CD4+、IL-4、IL-17、IL-23、IL-25、IL-10、IL-35、IgE、IgG[5-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CD4+和CD3+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E、Ig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指标水平(IL-4、IL-10、IL-17、IL-23、IL-25、IL-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 ±s)

表1 两组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 ±s)

?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皮肤麻刺感、不适、皮肤发痒、头痛以及皮疹等症状为主,其具有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常见的病因可能与物理、药物、生理以及食物等相关,但多数学者认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与疾病发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待检者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势在必行[7-8]。IgG、IgE均可介导超敏反应,IgG与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结合后,诱导其释放花生四烯酸产物、组胺等炎性介质,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重血浆外渗,导致慢性荨麻疹出现皮肤红斑;IgE可通过其Fc段与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I受体相结合,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红斑、皮肤瘙痒等症状。IL-17由Th17细胞分泌,可激活中性粒细胞;IL-23由B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可激活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来诱导炎性趋化因子释放;IL-25可激活下游嗜酸性粒细胞,IL-4、IL-10、IL-17、IL-25可共同正向介导炎性过敏变态反应。IL-35由Treg细胞分泌,可抑制Th17,细胞亚群的分化、激活Treg细胞亚群分化,抑制炎性过敏变态反应[9-10]。在本次研究中,为慢性荨麻疹分别检测其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两组CD4+和CD3+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E、Ig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指标水平(IL-4、IL-10、IL-17、IL-23、IL-25、IL-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见,当CD4+/CD8+比值升高的情况下,机体内Ts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且Th细胞功能处于持续亢进状态,导致机体长期在高敏状态下其炎性细胞活性大幅增长继而引发疾病。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指标检测中,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水平可能均参与到疾病的发病中,可将其作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介素荨麻疹亚群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