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9-28姜治辉冯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远端

姜治辉,冯彬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0 引言

桡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且多发生于桡骨的远端位置,并常伴有腕关节损坏等不稳定情况[1]。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之中,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在行走过程中极易出现跌倒、摔跤等情况,这就很容易造成老年人出现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发生这类骨折时,通常是通过X射线拍片的形式进行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如今又出现了CT诊断的方式,这两种诊断都属于放射诊断[2-3]。基于此本文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讨论,以下是此次研究的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2018年7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骨折患者;(2)患者经确诊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并伴有腕关节不稳定;(3)患者自愿加入此次诊断研究且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晓批准后执行。将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人数43例,男女之间的比例为24:19,年龄最小29岁,最大78岁,平均56.3岁;研究组人数43例,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最小27岁,最大79岁,平均57.1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人数比较均相差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摄影设备进行诊断检查,患者在进入拍片室时切勿把金属制品带入。之后使用型号为Visionmax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保持规定的电压60~70 kV,电流为6~10 mA对患者的受伤位置进行正面拍摄。拍摄完毕后,让有经验的医生对患者的拍摄图像进行诊断,诊断完毕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CT仪器诊断检查,采用型号为64排Definition AS进行CT检查,维持扫描层厚为2 mm,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多面成像即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检查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让骨折情况呈现得更加直观和精确。在得出影像后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

1.3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诊断方式下诊断出的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关节磨损、下尺桡关节半脱位以及尺偏角位移人数,诊断出的人数越多则表明诊断方式越精确[4]。

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痊愈人数情况,分别比较诊断后1.5个月和2.5个月两个时间节点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治愈人数越多则表明诊断方式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的效果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 19.0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诊断结果准确率和痊愈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的各种受伤情况,研究组使用CT检查后诊断出的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关节磨损、下尺桡关节半脱位以及尺偏角位移人数均比对照组使用X线检查出的人数多,且两组检查结果准确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如下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诊断结果比较[n(%)]

比较两组患者在1.5个月和2.5个月两个时间点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这两个时间点治愈的人数明显要多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1.5个月和2.5个月的治愈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了所有骨折的近7%。由于受力方式的不同桡骨远端骨折又被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巴尔通骨折,其中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通常是由于患者在跌倒时患者的腕关节正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患者手掌着地,由于地面强烈的反作用力使得患者的桡骨远端形成骨折[6]。此种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之中,因为老年人的骨质较为疏松,在跌倒时更容易出现骨折情况,且在骨折后还伴有腕关节不稳定症状。通常出现的腕关节不稳定情况有尺侧移位、半脱位等,这样的情况在一般的诊断中不容易诊断出来,医生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着不小的阻碍[7]。所以在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诊断中一定要精确和仔细,才能对患者的后续恢复起着帮助作用。

传统的X线检查一方面经济效益适中,另一方面普通的骨折都能够有较好的诊断,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运用较为广泛。但是一旦运用X线检查密度较小的软组织时,其检查效果就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在检查腕关节不稳定时X线检查的效果不明显。而CT检查与X线检查相比其是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一定厚度层面进行扫描,将射线转变为光,再由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后形成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呈现,这样的过程避免了影像重叠的情况,且图像处理更加清晰详细,扫描结果就更加精确,所以CT检查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腕关节不稳定情况[8]。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进行CT检查的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准确率,且研究组患者在1.5个月和2.5个月时的痊愈率也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诊断时,积极推荐患者进行CT检查,能够更加精确的检查出患者的受伤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区域和安全区对比分析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