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1-09-28李淑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卡因髋部

李淑萍

(运城市中医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外伤性骨折疾病。临床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最主要的方式是采取手术[1]。但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偏大,各项身体机能在逐渐衰退,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且术中应激反应较大,同时术后极易发生谵妄等并发症[2]。因此在手术治疗中,对于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抽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舒芬太尼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以下为本次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5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25例)与观察组(2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女人数比为116:109,年龄62~87岁,平均(72.64±5.15)岁;对照组男女人数比114:111,年龄63~88岁,平均(73.43±5.2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符合比较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椎管内麻醉,麻醉时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将患侧肢体朝上,穿刺针为25G腰麻针,麻醉穿刺部位为患者的L3与L4的间隙之间,待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腰麻针针头朝向患者头侧,注射麻醉药物。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生产厂家: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进行麻醉,将1 mL罗哌卡因(1%)与1.5 mL的氯化钠(0.9%)均匀混合,制成2.5 mL含有0.4%罗哌卡因的麻醉液;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将50 μg舒芬太尼与9 mL的氯化钠(0.9%)均匀混合后,再抽取1 mL稀释液后与1 mL罗哌卡因(1%)以及1 mL氯化钠(0.9%)充分混匀,最后制成2.5 mL含有5 μg舒芬太尼的0.4%罗哌卡因麻醉液。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静滴4 mL/(kg·h)的乳酸钠林格液,手术后为患者进行自控镇痛,每次给予患者舒芬太尼0.05 μg/kg,并锁定时间为10 min,若患者疼痛明显则适当给予患者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剂量为每次5 mg,若镇痛效果不明显,再为患者肌内注射每次50 mg盐酸哌替啶。

1.3 疗效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完全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包括T12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患者的术后静息状态以及被动活动状态(大腿抬高15°)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疼痛程度在0~10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 22.0来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

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运动阻滞完全时间均慢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 ±s)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 ±s)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

观察组T12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 ±s, min)

表2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 ±s, min)

?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的VAS疼痛评分以及被动活动状态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情况(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情况( ±s, 分)

?

3 讨论

髋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老年人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髋部骨折[3]。该疾病被认为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老年人杀手”,因此又被称为“死亡骨折”。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会出现较强烈的疼痛反应,同时会致使患者产生关节活动障碍,进而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4]。

临床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但如果麻醉方式选择不当,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感,且术后疼痛也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来说,选择镇痛效果较好且安全的麻醉方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椎管内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优势,适合在髋部骨折患者手术中加以应用[5]。但椎管内麻醉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果麻醉药物选择不当或者是使用剂量控制不当时,很容易发生运动阻滞时间较长的情况,进而造成患者出现肢体活动时间延长以及低血压、尿潴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以及控制麻醉药物剂量对于提高麻醉效果以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是值得临床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使用阿片类药物,例如舒芬太尼,为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将阿片类药物以及局部麻醉药物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7]。舒芬太尼是一种镇痛效果较高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后,可直接进入人体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相结合,麻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且消除速度较快,不会延长运动阻滞时间,可促进患者术后肢体活动时间缩短[8]。本研究通过使用舒芬太尼这一阿片类药物以及罗哌卡因局麻药物为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发现麻醉效果得到明显增强,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术后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运动阻滞完全时间均慢于对照组;观察组T12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的VAS疼痛评分以及被动活动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较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可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促进感觉阻滞时间得到延长,并缩短运动阻滞时间,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卡因髋部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