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8王亚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个性化血液满意度

王亚杰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血透室,内蒙古 赤峰 024000)

0 引言

对于存在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其常见的替代治疗方式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肾衰竭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指的是一种机体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作用下引发机体代谢产物潴留的进行性减退疾病[1-2]。患病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以水电解质失衡以及酸碱失衡、全身症状等为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为血液透析,但由于患者病情复杂,长期治疗下对于其身心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抗拒治疗合并严重的不良情绪,使得其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对此,需要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达到改善其不良情绪的干预目的[3-4]。本文针对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选择23925例患者展开综合评价,随机分为(n=11962,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对照组(n=11963,常规护理),对照组中男性5963例,女性600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57±5.24)岁;观察组中男性5684例,女性6278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7±5.14)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符合血液透析适应证者;年龄≥18周岁;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晓同意书具体内容和条件下均自愿参与并签字同意。

1.1.2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脏、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依从性差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转院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接受必须检查项目检查且办理入院手续后,护理人员应当保持亲切、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从谈话中了解患者的文化认知水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并对其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继而定期为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其主要的讲解内容以血液透析的作用原理、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注意事项等,从而提高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的正确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内瘘口是否处于畅通状态,若出现血管杂音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指导其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内瘘侧肢避免提携重物。对于部分不良情绪极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认真、耐心的倾听其对于疾病和治疗方案的担忧和顾虑,为患者实施一对一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寻找到最合适的宣泄情绪的好方法,可通过看电视、电影、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参加集体娱乐活动等多元化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也需要联合家庭关怀和社会关怀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关注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5]。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且安静的休息环境,室内温度和湿度均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室内灯光柔和不刺眼,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继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不良情绪。患者出院前告知其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避免其出现擅自增加或者减少药物服用的情况出现。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情况,联合营养师为其制定个性化的生活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所需,尽量避免患者进食冰冷、辛辣、上火的刺激性食物,严格执行忌烟忌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进行综合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且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 ±s, 分)

表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满意度评分变化情况( ±s, 分)

?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通过吸附、弥散、对流原理以及超滤等将物质进行交换,使得机体内的不同种类的代谢废物完全排出体外,同时具有纠正机体水电解质以及机体酸碱失衡的作用,将机体内过多水分进行有效的清除的情况下也可将净化过的血液实施顺畅回输操作。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过高的治疗开销使得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不堪重负,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逐渐失去了对于生活和治疗的信心。心理护理是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合理评估,继而制定心理疏导方案,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7-8]。在本次研究中,为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知,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得其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均大幅提升。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s,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s, 分)

?

综上所述,为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其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个性化血液满意度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