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9-28孙海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丁三醇宫素平滑肌

孙海仙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3500)

0 引言

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1]。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2]。本文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5.68±2.36)岁,孕周36~42周,平均(38.24±1.23)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多胎1例、羊水过多2例、瘢痕子宫6例、前置胎盘7例、巨大儿4例;经产妇8例,初产妇12例;自然分娩12例,剖宫产8例。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4.69±2.13)岁,孕周36~42周,平均(38.56±1.41)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多胎1例、羊水过多3例、瘢痕子宫7例、前置胎盘7例、巨大儿2例;经产妇9例,初产妇11例;自然分娩13例,剖宫产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患者;患者及家属都知晓并同意此次治疗方式,并签字确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982)治疗,产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若剖宫产产妇注射20 U缩宫素后无明显效果,在30 min后再注射缩宫素,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可将剂量提高5~10 U。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治疗。再进行肌内注射前按摩患者的子宫底部,在臀部肌肉深处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如果在进行药物注射30 min后无明显子宫收缩增强情况,应进行重复注射,使用剂量与初次注射剂量相同。

1.3 指标判定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2 h以内产妇子宫收缩明显增强,出血量明显降低;有效:治疗12 h以内产妇子宫收缩有所增强,出血量有所降低;无效:治疗24 h后产妇子宫收缩未改善,出血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利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臀部下方敷料湿重-干重)×1.05,血液密度=1.05 kg/L。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详见表1。

表1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n(%)]

2.2 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出血量,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出血量( ±s, mL)

表2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24 h出血量( ±s, mL)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产后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增加了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严重时可因大量出血切除子宫,导致产妇失去生育能力,甚至导致产妇死亡[3]。因此,在产妇分娩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产妇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临床上针对抑制产后出血的常用手段为肌注或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在采用缩宫素治疗后,子宫可进行有效收缩,缩宫素对于引产、助产以及预防产后出血等都具有良好效果[5]。但缩宫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能够刺激子宫上段收缩,但当受体点达到饱和后,提高剂量也不能再发挥作用[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也是一种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其对子宫具有很强的收缩作用[7]。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对子宫平滑肌上的催产素受体进行有效作用,以此来减少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使平滑肌细胞中的Ca2+内流升高,提高子宫平滑肌的兴奋程度[8]。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前列腺素受体相结合,可形成Ca2+载体,使肌细胞膜Ca2+反流量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肌质网库存的Ca2+释放数量,提升子宫平滑肌细胞Ca2+水平,抑制腺苷环化酶,使CAMP无法形成,提高胞浆Ca2+水平,对子宫平滑肌原纤维形成刺激而进行收缩,以此来提高子宫的收缩能力[9]。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得知,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相较于出血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丁三醇宫素平滑肌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缩宫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