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不同皮肤过敏患者的干预体会

2021-09-28李晓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皮肤过敏贴膜消毒剂

李晓霞

(山西省肿瘤医院 呼吸三科,山西 太原 030013)

0 引言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一种静脉置管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操作简单、成本效益良好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并获得了患者和临床的一致认可[1]。对肿瘤患者而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支持治疗,静脉化疗的首选护理技术,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痛苦,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了化疗的依从率。对护理人员而言,减轻了工作量[2]。但PICC留置时间长,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拔管。其中局部皮肤过敏是一个最常见又难处理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如因皮肤过敏问题而导致短期拔管易使患者不满,从而增加护患矛盾。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使用3M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引起的不同程度皮肤过敏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的置管部位及静脉:均为肘上贵要静脉;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7~74岁;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5~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材料

本研究中80例患者均在化疗前1 d或化疗当日置入巴德公司4F单腔导管,敷料均为3M中心静脉护理包中透明贴膜。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对照组

患者的皮肤过敏不区分轻重程度,接受常规护理加对症护理方法:(1)零角度撕除贴膜;(2)用75%的酒精棉签顺-逆-顺消毒三遍皮肤,避开穿刺点和导管;(3)用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消毒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顺-逆-顺消毒三遍皮肤三遍皮肤及导管;(4)待干后给予地塞米松5 mg均匀涂抹于皮肤过敏处,待干后透明敷贴固定,3~5 d更换1次。

2.2 研究组

2.2.1 根据皮肤过敏诊断标准

将皮肤过敏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皮肤过敏,表现为红斑、轻度皮肤瘙痒;中度皮肤过敏表现为瘙痒明显加重,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重度皮肤过敏除瘙痒,皮疹外还出现局部肿胀、大泡、糜烂、渗出,皮肤破溃。

2.2.2 轻度过敏护理

对其局部皮肤色泽应注意观察,并保持局部的干燥。采用零角度撕贴膜,停用洗必泰消毒剂改用碘伏消毒剂,在导管维护后,皮肤保护膜均匀涂抹导管周围皮肤,应注意避开穿刺点[3],换药使用的3M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停用3M透明贴膜(3M TegadermhP 9546HP 10 cm×11.5 cm),使用通透性更高的敷贴或缩短更换贴膜间隔时间。皮肤保护膜特点:在皮肤上形成一层密闭或半透性的保护层,能有效抵御汗液对皮肤的浸润和刺激,减少撕贴膜时对皮肤的损伤。皮肤保护膜不仅防止过敏症状的加重,还可以促进轻度过敏皮肤的愈合,且价格低廉易于操作。但皮肤保护膜作用仅限于预防和缓解轻度过敏症状,治疗范围局限[4]。

2.2.3 中度过敏护理

停用洗必泰消毒剂改用碘伏消毒剂,导管维护后,皮疹及皮肤瘙痒处给予地塞米松5 mg涂抹,待干后改换水胶体敷贴,3~5 d更换一次,水胶体敷料具有低敏性,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给伤口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的环境,促进肉芽和上皮细胞的生长,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密封性强,能阻挡皮肤外界的微生物,减少穿刺点感染的机会[5]。但水胶体贴膜吸收能力不是很强,出现大量渗液或大量出汗时,会导致过度湿润及周围皮肤的浸渍,应及时评估更换。易摩擦致贴膜卷边,导致导管固定不牢,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用纸胶带加固贴膜四周,一旦发生松动卷边及时更换贴膜。另外在护理工作发现个别患者贴水胶体贴膜后,出现过敏症状加重,应及时观察皮肤情况[6]。

2.2.4 重度过敏护理

肿瘤患者重度皮肤过敏性皮炎易合并感染,因此需要抗过敏、抗感染双重治疗。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穿刺点周围皮肤,避免酒精等消毒剂刺激皮肤,再用碘伏消毒皮肤,最后用地塞米松10 mg加庆大霉素8万U纱布湿敷。待干后纱布从中间剪开勿断,嵌入导管穿刺点,用纱布衬垫导管下皮肤(所有的导管均不接触皮肤),再用纱布包盖,纸胶带固定,外加网状弹力绷带包扎或根据臂围情况购买合适型号的PICC弹力保护套,套在PICC置管穿刺处手臂前端可妥善固定导管,每天换药1次,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污染及时换药。待皮肤过敏症状好转,改换水胶体敷贴固定[7-8]。

2.2.5 规范PICC置管操作人员

对所有参加PICC维护的护士进行专项培训考核,根据PICC维护的操作流程,使不同操作者操作规范统一,减少人为因素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同时加强对PICC并发症处理的培训,使患者早期出现皮肤反应能及时处理[9]。

2.2.6 健康指导

告知是否定期维护是导致PICC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教会患者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来医院就诊;指导患者穿宽松、棉质内衣,平时注意皮肤卫生,合理运动,减少出汗,避免汗液的刺激;局部瘙痒时勿用手抓挠,以防感染。

2.2.7 定期回访

肿瘤患者治疗的特点是长期治疗,间歇住院,患者一般完成一个周期的治疗后会带管回家,除每周一次去医院维护,其余均在家,通过电话或短信随访,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早期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正确的健康指导,可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10]。

3 疗效评价

采取干预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可分为4个等级:(1)治愈,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无再次发生红斑或皮疹,疗效指数≥95%;(2)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消退,疗效指数60%~94%;(3)有效,瘙痒有所减轻,皮损有所消退,疗效指数20%~59%;(4)无效,瘙痒无改变或加剧,皮损无变化或面积扩大,疗效指数<20%。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两组PICC导管相关皮肤过敏患者治疗效果评价,见表1。

表1 PICC导管相关皮肤过敏患者疗效评价(n, %)

6 总结

PICC导管对于肿瘤患者是安全、维持生命的重要通路,但因年龄、性别、消毒剂、贴膜、维护不当、知识缺乏及放化疗治疗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局部皮肤过敏[11]。皮肤过敏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严重时可引起皮肤破溃、渗液而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导致导管拔除,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12]。本次研究提示通过将皮肤过敏患者分出轻、中、重不同程度,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处理局部皮肤过敏,能加速过敏症状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较好的效果[13]。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注重评估,减少皮肤过敏发生的影响因素,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积累丰富经验,通过细致观察及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效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拔管几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皮肤过敏贴膜消毒剂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怀孕期间皮肤过敏如何护理?
PICC置管后皮肤过敏防护的研究进展
长效抗菌材料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开颅手术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临床症候观察
手机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