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自清散文的通感艺术

2021-09-27张广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通感朱自清审美

张广星

内容摘要:朱自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艺术,尤其对通感艺术“情有独钟”,其散文中的通感艺术准确而奇妙,感觉借移类型多样,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他的散文中所运用的通感艺术不仅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加强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瞬间的艺术感受,增强了文采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而且也十分有利于调动读者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通感 意境 审美

通感又叫“移觉”,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为了突出事物的某方面的特征,或突出表现某种感情,常常需要运用联想或想象活动,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画廊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艺术,尤其对通感艺术“情有独钟”,其散文中的通感艺术的运用准确而奇妙,感觉借移类型多样,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他那笔触细腻的通感艺术,能够加强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瞬间的艺术感受,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现例析如下:

1.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

这是视觉向听觉借移。月光月影本无声,但明暗交错、黑白相杂恰似“凝固的音乐”,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如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由“音乐”联系到和谐悦耳的旋律与音调,把看似不合理、不关联的景与物联系起来,为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烘托出温馨、幽雅的氛围,使人身临其境一般沐浴在荷塘月色下,进入朱自清精心营造的唯美幻境中。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在展现了荷叶、荷花的百媚千娇后,对“荷香”做了如此描写。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清香”本来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作者把“清香”与“歌声”断断续续、似有若无的相通之处关联起来,借用渺茫的歌声来对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花的清香进行侧面描绘,营造出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的氛围和艺术效果,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读者得到了花香歌美的双重效果。“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还能烘托出几分优雅、宁静,空阔辽远,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使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平添了一种令人神往的美好意境。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泻”本指液体快速地流,这里从“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比喻而来,非常精工,加上“静静地”这一修饰语,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但又绝无声响,平添了月夜荷塘静谧的氛围。同时,这一句又是要着力表现月光的轻柔。而“如流水”、“静静地”,正暗含着轻柔的感触。可以说是在视、听通感之外,又加入了一个触觉,形成视、听、触三觉通感的奇妙效果,把月光的外形、神韵、情致细腻地表现了出来。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月色》)

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動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便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喻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从侧面写了月光的朦胧柔和。以“笼着轻纱的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幻的姿态,传达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

5.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李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地含着春日光辉,像花房充满了蜜一般。(《阿河》)

朱自清认为,“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动作的女人”,(《女人》)而阿河正是如此,作者抓住了她的容额、轮廓和动作,运用了一系列的新颖的比喻、奇特的夸张、微妙的通感、广泛的联想,塑造了阿河这样一个艺术的美人,给读者带来了轻松、愉快的美感。作者运用比喻和通感的艺术手法尽情地描绘了女佣阿河一副美丽的脸蛋,但还嫌不够,后文又进一步补写了她的脸:“我不是说过,她的脸像正开的桃花吗?那么她微笑的时候,便是盛开的时候了:花房里充满了蜜,真如要流出来的样子。”这里有视觉向味觉转移的艺术通感,写出了阿河是一个艺术的女人。

6.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威尼斯》)

这也是视觉向味觉借移。“海水那么绿”、“绿”到什么程度、用海水的“酽”来形容,让人们从海水的色香味的浓厚去感受海水的“绿”到什么程度。这样运用不同的感觉来描写、形容客观事物,不仅能令人感受得更具体、形象,而且这“绿”能让人迷得“带你到梦中去”,更是将威尼斯的水附上了一层诗情画意般的温馨,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意境。短句营造的温馨、宁静、和谐的气氛实在无法言喻,让人感慨良多!

7.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威尼斯》)

建筑物色彩的浓淡、位置的高低错落,是看到的。音乐的“和谐”“节奏”,是听到的。句中没有比喻词,作者用暗喻的方法使视觉与听觉相沟通。

8.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威尼斯》)

这是听觉向味觉借移。 “酽”的意思是醇厚。原指液汁的味道浓,这里用来形容歌声,把味觉与听觉沟通起来。作者运用通感艺术,写威尼斯夜曲听来不仅有“颤着”的美,而且还像品味醇厚的酒或茶那样,让人感到歌声的浑厚、甜润和有韵味;又像欣赏玫瑰的红色那样让人听了入迷。

9.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威尼斯》)

对威尼斯绘画的描写集中在:“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流动”本指液体或气体的移动,它和含义相象的气韵相搭配,强调了画的意境和韵味,尽管这是对古人语言的运用,却也十分生动传神。

10.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歌声》)

此段主要写对音乐的感受:仿佛在“一个暮春的早晨”,音乐变成了雨点,洒落到自己的脸上,感受到霏霏细雨,“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接着,手感觉到“新鲜的微风”的吹拂;他的脚感觉到甬道的“滑腻可爱”。“新鲜的微风”比作“爱人的鼻息”,把“白矾石的甬道”喻为“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这是直喻。歌声的柔美化作可触及的具体物象,形象而生动,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它的滋润、轻柔、滑腻细致。这一段三句话中,丰富的感官感受从触觉、视觉、嗅觉三方面描绘了出来。

11.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他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歌声》)

主要诉诸视觉。色分七彩是一种视觉现象,而因色不同而造成人心理感受的不同则是移觉现象,这里红之恬静,紫之冷落和“苦笑着的白与绿”俱是用了移觉现象,使困倦中的绿白紫红映出了作者的情绪变化。

12.大约也因那蒙蒙的细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歌声》)

这是嗅觉向触觉借移。花香本不可见,用“缕缕”形容,令人想见烟雨蒙蒙中,淡淡的花香也如丝丝细雨般可触。“饿了似的”是拟人,以人的有气无力写花香的似无若有,闻到“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和“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格外生动有趣。

13.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历史”前面加上修饰语“蔷薇色”,让我们体味到秦淮河厚重的历史积淀:秦淮河江南脂粉的沉积化作了蔷薇色的历史,足以让人产生思古幽情。

14.窗格雕缕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读到“柔腻”一词,马上让人想到抚摸娇嫩皮肤的感觉,不难想到能工巧匠们那高超的技艺和作者细腻的感觉。这是视觉向触觉借移。

15.……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歌声无比美妙却又遥远缥缈,如微风在耳边轻轻蹭触,想听又听不清,不听却又在耳边厮磨,撩拨得人心痒痒的。把听觉上的“歌声”借移为触觉感受上的“搔痒”,是通感与拟人连用。平淡的语言、通感的手法,将那种欲听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复杂心理描摹的惟妙惟肖,读后让人心叹神服。

16.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是视觉向味觉借移。置身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中,对其水波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有眼所见,也揉进了身所感。写“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腻”,“腻”本味觉却用以表现视觉,并联想到“六朝金粉”,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之感;写柔波,用“恬静”“委婉”,赋予人格化,增添了秦淮河的人情美;这诗般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历史影像、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感情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

17.暗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梦是非常美好的,这里把水光比喻成梦,更能体现出它的美。眼睛是水灵灵、一闪一闪的,而“梦的眼睛”一词,不单单看出水面闪烁波光粼粼,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用没有的“梦的眼睛”来比实现生活中的且是人们常见的东西,是用虚比实,看似不合理,细品却很贴切、精美:那水面闪烁的灯光,忽明忽暗,难以捕捉,如梦一般的离奇和朦胧,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梦”也有眼睛,并将它比作“光芒”,真是独具匠心啊!

18.艺术的女人第一是有她的温柔的空气;使人如听着箫管的悠扬,如嗅着玫瑰花的芬芳,如躺着在天鹅绒的厚毯上。她是如水的蜜,如烟的轻,笼罩着我们……(《女人》)

运用通感的写法,用听觉的婉转、嗅觉的芳香、触觉的柔软、味觉的甜美、视觉的轻盈,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女性的艺术之美。既充分表现了女性形象自身的优美,又给人以丰富而深切的审美享受。

19.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

用视觉、嗅觉中的美味水果写花里的甜香味,让人如饮玉液琼浆,顿生快感,回味无穷。

20.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山”是视觉感知对象,“朗润”一方面写出了初春之际山的清新爽朗,另一方面与全文春景巧妙融合,渲染出大自然的盎然春意。这是视觉向触觉借移。

21.……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绿》)

用“明油”、“鸡蛋清”来比水光,不仅写出了它的“明亮”,而且用摸一摸鸡蛋清才能感觉到的那种“滑”、“软”、“嫩”来暗喻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的光,这便是视觉经验与触觉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感效果,是由视觉向触觉借移的艺术通感。此外,文中“温润的碧玉”一语,用的也是以触觉形象描写视觉形象的“通感”手法。

由上可见,朱自清散文中的通感艺术,感觉借移类型多样,有视觉向听觉借移、视觉向触觉借移、视觉向味觉借移、视觉向意觉借移、嗅觉向听觉借移、嗅觉向触觉借移、嗅觉向味觉借移、听觉向味觉借移、听觉向触觉借移、听觉向視觉借移等。既有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美好意境的;也有通过生理、心理感受来表现复杂感受的。

朱自清散文中的通感艺术,有同一篇目分别从不同感知角度描写同一感知对象的通感,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三次多感觉写“水”,天未黑时“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以触觉来写视觉,不仅写出水的阴沉厚重,更仿佛可以触摸到流水承载着的六朝金粉的沉甸甸的历史;船行到大中桥时,描写水“绿如茵陈酒”,视觉的绿,味觉的醇,突出河水的色泽,如美酒般诱人;拿西湖水相比后说“秦淮河的水却是这样冷冷的绿”,“绿”是“冷冷的”,尽可以触觉感受秦淮河别样的韵味。再如《歌声》中用三段文字从不同感觉写“歌声”。此外,还有不同篇目中多次描写同一感知对象的通感,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绿》对“水”的感受均使用了通感手法。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朱自清散文艺术的高度成就和他语言修养是分不开的。他的散文中,通感艺术使用频率偏高,通感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加强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瞬间的艺术感受,增强了文采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而且他对散文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也十分有利于调动读者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

参考文献

[1]杨春霖,刘帆.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朱自清散文集》[M].西苑出版社. 2006.

[3]郑建华.浅论朱自清散文语言中的“通感”艺术[J].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4]王莹.论朱自清散文中比喻和通感的艺术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作者单位:甘肃省合水县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通感朱自清审美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朱自清的较真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