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背景:已成两长上岗标配

2021-09-27王涵

民主与法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检察长院长检察院

本社记者 王涵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决定后,对法院、检察院提高法治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法院、检察院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两院一把手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政法部门工作经验,已经成为标配。

42人拥有30年以上政法工作经验

200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从事法律工作”作出解释,主要包括从事国家或地方的立法工作,审判、检察工作,公安、国家安全、监狱管理、劳动教养管理工作,律师、法律教学和研究工作,党的政法委员会以及政府部门中的法制工作等。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62 名省级两院一把手,任职前都具有法律职业背景,无一例外都长期从事法律工作。

>>刘源制图

他们中,有42 人具有30年以上政法工作经验,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寇昉、河南省高级法院院长胡道才、湖南省高级法院院长田立文、海南省高级法院院长陈凤超、四川省高级法院院长王树江、陕西省高级法院院长李智、甘肃省高级法院院长张海波、内蒙古检察院检察长李琪林、吉林省检察院检察长尹伊君、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高继明、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茅仲华、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夏克勤、陕西省检察院检察长王旭光、青海省检察院检察长蒙永山、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叶晓颖,均自大学毕业便进入各级检察院、法院工作,并且一直在法检系统工作至今。最长的李智、李琪林法检工作经验38年,最短的田立文、林贻影、茅仲华、夏克勤也具有法检工作经验33年之久。

其中,绝大多数人在法工委、法规司等部门常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但有两个人的履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分别是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和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从他们的履历上可以看出,两人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在政法机关工作经历单薄,但是有20年以上的法学研究经历,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贾宇曾在西北政法大学任教、任职三十多年,先后担任刑法学教研室教师、法学院院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等职务,有多项学术研究成果,是著名的刑法学专家。刘华曾长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法治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刑法学,曾获上海市法学会授予的首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

早在十多年前,省级两院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是地方党政系统交流过去的,现如今已经看到了明显变化,两院一把手专业程度之高,可以说前所未有。

2014年,法学专家、司法部研究室原主任王公义曾表示,最理想的省级两院一把手应该既有法学知识背景,又从基层法官、检察官位置起步。而在当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一把手还比较有限。

但综观现任62 位两院“一把手”中,记者通过统计发现,他们中竟有43 人,走出校园后的首份工作,都是从基层检察官、法官做起,这个比例高达70%。45人都具有检察院或法院系统的基层工作经历。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2014年北青报记者梳理的“在62 名省级‘两院’一把手中在任职务前,有24 人有检察院或法院系统的基层工作经历。”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高院院长石时态、浙江省高院院长李占国、贵州省高院院长韩德洋都曾有过较长的政法委工作经验。

对于省级两院掌门人来说,法律职业背景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专业背景,缺乏对法律的原理思考,就很可能会对案件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作出错误的判断。

多人曾在最高法、最高检任职

记者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类人,就是我们口中的“空降兵”。“空降兵”现象近些年也逐渐普遍。这62 位省级两院一把手中,有五个人身份特殊,在调任地方法检工作之前,一直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

在调任江苏省高院院长之前,夏道虎一直在最高法和最高检机关工作,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申控厅副厅长、办公厅副主任、死刑复核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刑事申诉检察厅厅长等职。2014年6月,从最高检转岗最高法,担任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庭长,2014年8月被任命为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委员。曾参与审理“聂树斌再审案”。

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宫鸣也是从最高检察院空降到地方任职。他曾担任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庭长,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厅长、公诉厅厅长等职务。

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王守安在调任湖北之前,也在最高检察院工作长达27年,历任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第三检察厅厅长。叶晓颖跟王守安的情况差不多,在调任湖南省检察院担任要职之前,一直在最高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曾承担多起大要案审理工作。曾担任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等职。

张本才也是从最高检察院空降到上海市任检察院检察长。此前,他担任检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最高检办公厅主任、新闻办主任。

>>江苏省高院院长夏道虎 资料图

>>夏道虎为该案的合议庭成员 资料图

虽然不像这五位从最高法、最高检直接空降,也有不少省级两院“一把手”曾在最高检、最高法、司法部、中央纪委、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委任职。

吉林省高院院长徐家新就曾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秘书、中央组织部干部五局局长、最高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等。

安徽省高院院长董开军曾担任国家审计署法规司处长、司法部研究室主任、司法研究所所长等职。

河北省检察院检察长丁顺生曾任中央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龚稼立与张本才类似,都曾有过从事新闻行业的经历。他此前曾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辑部)、出版社、报社等部门工作,担任过《人民法院报》总编辑。调任前,他的职务是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空降兵”在过去不一定是褒义的说法,但从以上的空降人选来看,他们在最高法或最高检工作多年,办理过很多大要案、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都称得上各自领域的专家和精英。他们入职地方,也有助于解决司法领域的一些问题、组建专业型高素质团队。

多人曾办理大要案

现任61 位省级两院“一把手”中,不乏有一些司法明星,曾审理过备受关注的大案要案,他们每一次人事变更也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其中,夏道虎为当时的合议庭成员。

刚刚赴任陕西省检察院检察长的王旭光知名度也颇高,先后主持审理了全国第一例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案和上市公司被申请宣告破产案件以及山东省第一起、全国第二例植物新品种纠纷案,在任济南中院常务副院长时,因主审薄熙来案,而备受关注。

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叶晓颖,从毕业后就一直在最高人民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曾承担多起大要案的审理工作,包括邓斌非法集资案、张子强绑架案、李纪周受贿案、丛福奎受贿案、李嘉廷受贿案、李真受贿案、杨斌虚报注册资本案、“1·8”海上特大武装抢劫案等。(其中:李纪周为公安部原副部长,2001年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丛福奎为河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2003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李嘉廷为云南省原省长,2003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李真为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2002年被判处死刑。)

2002年,叶 晓颖任最高法院刑二庭审判长,成为全院最年轻的审判长,且是刑二庭唯一的女审判长。曾是刑庭办理大要案最多的法官,先后荣立最高人民法院三等功,并因审理大要案荣立一等功。

福建省高院院长吴偕林,也是法律界明星,媒体曾公开评价他:“长期从事行政法领域审判实践及理论研究,是该领域知名法官,是实务界专家型法官的代表人物”“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治学精神成就了吴偕林的法律人生,使他成为新时期知识型法官的代表”。

2014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挂牌的跨行政区划法院,吴偕林成为上海三中院和上海知产法院首任院长。他个人曾获得第四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茅仲华 资料图

>>万吨洋垃圾走私灰幕 资料图

茅仲华曾担任审判长,审理全国最大走私高炉灰和高炉渣废物案,该案系国家海关总署2014年缉私十大典型案例,为江苏海关查处量最大的走私废物案件。其判决书荣获首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判决书特等奖。1997年被评为省法院首届文明法官,先后被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江苏省委、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3 次、三等功2 次,被评为“全国打击涉税犯罪专项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十佳法官”“全国优秀法官”。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占有四席,分别是吴偕林、茅仲华、夏克勤、王仲华。贾宇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海南省检察院检察长张毅曾被中国法学会选定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入选全国前30 名优秀青年法学家。

统计分析省级两院“一把手”的履历可以发现,61 人全部在司法系统从业经验丰富,司法队伍专业化在省级两院“一把手”层面,已经达到“顶配”。

猜你喜欢

检察长院长检察院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对人大常委会接受检察长辞职、决定代理检察长相关法律程序的思考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院长的春节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人大常委会接受检察长辞职能否同时决定代理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