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1-09-27宋明蔓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环境政治思想

宋明蔓

新媒体具有便捷性、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出现较大的变化,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信息获取的渠道也不断拓宽。基于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实现创新与务实,并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控体系,有效把握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并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出媒介素养的实际效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的机遇

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递速度较快、信息量较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明显的优势,能有效扩展教育的平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能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还能使得教育人员充分挖掘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合理地开展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平台、微信平台、手机信息等,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学生不仅仅能在自由的环境中浏览信息,还能在全新的视听教学环境下,潜移默化地进入学习情境。新媒体平台能让学生打破与教师、同学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接受学习与教育。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

新媒体是信息的源泉、知识的宝库。大学生只有学会简单的搜索引擎,才能在众多的知识中,选择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通过评论、回复信息等方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这种共享性、交互性较强的方式,能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为此,学校可以抓住时机进行引导,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作为核心平台,传播更多正能量的信息,使得学生可以在交互中获得思想层次的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注重网络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还要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开拓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开发趣味性、知识型较强的网络平台,吸引大学生关注。此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环境,召开主题活动,可以以爱国为基础,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理念,以此为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建设开展做好铺垫。

完善制度建设,落实监管职责

高校进一步完善网络制度的建设,能从源头上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把控。通过建立宣传部门、信息中心的方式,安排专门的信息收集人员、技术人员形成监管队伍,并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发布、传播等环节进行管理,发挥监督的职能。在强化新媒体文化修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教育人员需要深入到大学生的寝室和学习场所当中,纠正其失范行为,并且注重提升其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水平,有效抵御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自然,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需要完善新媒体执法与立法体系,并落实信息审批制度,实行校园网络实名登记制度,做好防控工作。

强化文化建设,实现部门联动

新媒体环境下,强化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教育人员需要将校园文化与新媒体文化互相融合,并将手机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等归纳到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当中,进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文化内涵,并突显出文化教育的实际功能。在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各个部门都需要参与其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建设校园网络教育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需要广泛收集大量生动的新媒体教育素材,并扩大学生参与面,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环境活动当中。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艺术节、网络辩论赛、手机主题报等各项教育活动,打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传递正能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并且提升其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坚持以学牛为本,注重分层引导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更加拓宽。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信息收集、信息运用情况等。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其需要深化思想内涵,还需要充分利用网民的语言,对各项工作给予耐心的指导。通过自身比较深厚的内涵与功底,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教育人员也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充分了解到舆论的影响,对网络发言的话语权进行把控。另外,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和学生的性格特点、价值导向等,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层引导、设计,并且从根源上转变传统媒体时代一对多的教育形式。教育人员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核心理念,并实现点面结合,立体管控,才能覆盖到全员,并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突显出来。最后,紧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进行与学校领导的网络在线沟通与交流,以此逐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可以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平台,促进与学生的内外交流与沟通,宣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可以搭建信息咨询平台,解答大学生的疑难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媒体环境下,强化队伍的建设,会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关教育人员属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对更多的教育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人员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并梳理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而提升自身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水平,发挥出网络的力量。高校需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并且设定主题,让学生更加关注时事与政治,以此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主动迎接新事物,并有针对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改进,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务实的作风与创新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贯彻到实处。

落实评价标准,更新评价方式

基于新媒体环境,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化评价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当完善评价标准,引入合理的评价方式,并对道德规范问题进行考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在新媒体道德规范中,媒体信息是否真实属于关键的问题。通常来说,由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受众面也比较广泛。所以,许多信息、新闻的真实性没有得到论证之前,就被大肆传播。其次,对负面信息进行处理。大部分学生的责任感不强,缺乏良好的政治觉悟,将个别的负面新闻普遍化与扩大化,进而引发公众的恐慌。若负面信息处理不到位,被新媒体反复炒作,就会导致信息失真,给大多数网民带来一定的损害。最后,传递垃圾信息、发布不道德的信息。这对于判断力不强、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属于较为严重的影响因素。在新媒体环境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将上述的几点作为关键评价指标。面对全新的事物,列举新的措施,落实科学化的评价方式与手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各个高校也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并贯彻着我国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但由于新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包括多元信息文化、传统教育意识等,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更加依赖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凭借其互动性、快捷性的特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而由于大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期,教育人员需要明确教育方向,并创设良好的新媒体信息环境,协力创新教育理念,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环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办公室政治
环境清洁工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漫观环境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