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视域下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探究

2021-09-26许伟

新校园 2021年8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文学

许伟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以教材为例,据统计,儿童文学作品占200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总篇目的80%。当然,儿童文学不但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儿童文学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故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儿童文学的文学性特质,加强对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本文从教师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课堂教学内容的构成和课外阅读指导三个角度进行探索。

一、教师:儿童文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让儿童文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如果一位老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就会出现一旦面对像童谣、儿歌、寓言等文体,除了带领学生朗读、背诵之外,便觉得再也无事可做的境况。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对儿童文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真正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走出来,摆脱既有的重知识传授轻素养能力、重分数名次轻人格塑造的教学观。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阅读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要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篇目本身就是儿童文学,是一个个符合儿童心灵特征的诗意世界。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丑小鸭》《渔夫的故事》《亡羊补牢》等,一直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佳作。另一方面,儿童文学阅读是当下儿童课外生活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儿童文学阅读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增长了文化知识,提高了审美修养。因此,教师对儿童文学观念的转变,是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前提。

2. 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有中文专业的学习经历,对文学阅读和鉴赏拥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储备。但是,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它拥有自己的独特内涵,例如它的读者群体、文学形式、创作理念、文学语言等等,与成人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学习,积极探索儿童文学的概念、特征及创作方法,建立起自己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同时,要加强对儿童文化、儿童心理学、儿童审美等相关学科的学习;通过听讲座、阅读儿童文学专业书籍,了解当下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唯有如此,教师在教学中才能从儿童文学的视角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教学。

3. 教师儿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尚未具备鉴赏儿童文学的能力,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对于文学而言,仅仅加强理论修养是不够的,尚需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既有对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储存,又有鉴赏儿童文学的实践经验,从而逐渐形成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才不会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而是将学生引入多姿多彩的儿童艺术世界。

二、课堂:儿童文学鉴赏的引导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首先具有普通文学的特质。1920年周作人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时说:“今天所谓的儿童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故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儿童文学的讲授,要凸显文学的特质。但同时,儿童文学又体现了“孩子的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形象的、富有情感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世界、认知世界,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能力。然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文学性的忽视可以说相当普遍。为此,小学语文课上的儿童文学教学要从整体性和体悟性层面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未知的世界。

1.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整体性原则

儿童文学与所有文学一样,是作家用形象的话语打造的一个世界。过去,课堂教学习惯于对文学世界进行条块分割,破坏了阅读的整体性,更为重要的是,让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变得枯燥乏味,丧失了本应有的文学魅力。如一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在谈及语文学习时,竟然不知道学语文应该学什么,从而对文学阅读持一种远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童话、童谣、小说、寓言等作品时,重点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个世界,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如何从中体验到社会人生的趣味,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既有的思想、文化、教育理念,将儿童文学视作简单的教育工具。如此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让学生非但不会感受到文学的意蕴,反而误解了儿童文学的特质。

2.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体悟性原则

面对一部小说、一篇寓言故事、一首小诗,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语言去感受文学世界,体味话语中的审美意蕴,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发育阶段,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儿童文学对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促进他们自身审美的不断完善和心理素质全方位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儿童文学阅读正契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与儿童心灵碰撞提供了空间。比如叶圣陶的儿童诗《小小的船》,符合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特点,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拓展了“我”的人生境界;童话《小蝌蚪找妈妈》中通过一个个情节的徐徐展开,讲述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妙趣横生。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文学的感性特质,启发学生去感受心灵世界。

三、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延伸

语文学习仅靠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自由自在、广泛而又富有个性的课外阅读,对于中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和语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更具决定性意义的作用。语文教学必然要涉及儿童文学教育,但儿童文学教育更多是靠课外阅读支撑的,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课外阅读中,儿童文学是重镇。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所学作品延伸到课外阅读,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习惯。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等方式推动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

1. 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儿童文学阅读

在日常阅读活动中如果仅仅是孤立地布置给学生阅读某部儿童文学作品的作业,而没有任何具体的目标,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应付了事;即便是那些认真阅读的学生,效果也不甚理想。故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按照主题、题材、文体等类型,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儿童文学经典,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讲《乌鸦喝水》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讓学生将所学课文学习方法应用到阅读中去,在课堂上向同学讲述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好故事及个人阅读感受,或者表演出来;讲到《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等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总之,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延伸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话题引向课外,将课内外融合为一体,共同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2. 活动先导,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儿童文学

中外儿童文学经典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库,既有古代寓言故事、童谣、童话,也有当代小说、散文、童谣、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使是再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难免产生阅读的倦怠。因此,开展读书笔记大赛、讲故事比赛、经典朗读、童话剧表演等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会儿童文学的魅力,无疑是一种推动阅读、促进分享阅读乐趣的途径。在作品选择上,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富有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等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描写同龄人的故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读一些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如曹文轩的《草房子》、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总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是引导学生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位:山东省夏津县南关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刊首语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文学小说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