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陶瓷电商背景下室内三维软件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1-09-26郑婉婷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茶具作图电商

郑婉婷

摘 要: 主要研究室内三维软件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课程中增加小场景渲染教学,将陶瓷电商产业引入软件课堂教学,利用当下德化电商产业发展成就,结合德化茶具的特点探索新的使用场景与装饰手法,主动完成系列作品。相对于常规的教与学,把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无形中也增加了审美观念,提升了创作能力,设计更具美感与质感的场景图片作品,同时也为德化茶具的鉴赏及功能推介植入新的视窗,有利于电商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软件;陶瓷电商

三维软件作为室内教学的专业技能知识点,在课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后续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都是依托在它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软件本身的复杂程度,使课程推进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将从课程的专业特点、教学模式上改变与实施、课程的实施成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结合当下的本地电商产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室内三维软件课程的特点

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三维软件课程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学科,是学生毕业后与社会连接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学生反馈,大部分学生觉得三维软件如3ds、Max等室内效果图制作的学习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由于这门课实践性很强,软件本身较为复杂,涉及的知识点如材质的设置、灯光的设计、渲染参数的调整较多,需要理解与操作的内容多。此外在作图时,还需要构思整体、锻炼作图思路,形成自己的作图思维。高职学生学习水平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整体推进较慢,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尝试在课程中结合本地陶瓷电商(以下以茶具电商为例) 的特点,以及德化茶具的特色,以课堂、虚拟场景、社会实践三位一体,适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革新。

传统软件的教材较为局限,内容较为宏观,细节处理上稍显不够,在室内效果图的制作上,场景一般较大,其中需要理解与设置的参数也很多,有的案例解析也较为过时。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想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容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消极心理,恶性循环后就导致对学习的恐惧;有的是因为学得较为吃力,理解得不透彻,花的时间多却没有理想效果,渐渐也会对课程产生消极甚至放弃的态度,缺乏学习动力。所以,教学模式改革后的课程在制作效果图时不限于室内设计这一方向,而是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一方面加入了有创新性的小场景渲染手法,结合当下本地茶具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将茶具电商产业有机引入软件课堂教学,茶具电商产品的产品展示主要以图片为主,产品详情页有大量的图片展示,而这些产品的拍摄需要人工在各种不同的背景环境拍,从成本上讲投入的人工费用、设备费用与耗材较多、空间浪费等。因此,将线下拍摄转换为线上虚拟场景布置,拍摄场景环境丰富多变是电商的诉求。将当下诉求与课程环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寻找、探索适合有效的、有创新性的综合作图手法是本课的宗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制作中发挥专业性,在实践中学习、创新、突破。

二、课程在教学模式上的改变与实施

本次课程改革转变原有的教与学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学—做—教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转变为一门自主性极强的学科。强调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审美能力,除了融会贯通大一所学设计素描、色彩等综合知识外,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走出舒适区,勇于踏入学习区,甚至接受更多的挑战[1]。具体模式为尝试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小场景渲染教学,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先在每次课程开始前学习每一小节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笔记,并合作完成相应的配套练习或试题,在课堂上教师授课并解决学生在练习或作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学生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在课中答疑解惑,提高了整体效率。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探索适合、有创新性的方式,做出能够适用于电商产业的场景图。

课程实施主要分为 4 部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在课程开始前,提前先在线上教学 app 准备好课程的整体流程图,使学生心中有个大概的了解。每一章节包括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或章节,课中的练习视频及课后的作业、需要回顾的知识内容及8分钟小视频(此视频用于学生课后的回顾及解惑,视频不超过8分钟,避免学生疲劳,过长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第一部分软件基础知识与基础建模训练,属于入门阶段,这一阶段就要求要熟练应用各种工具、能用这些工具建立最基础的模型,且能够举一反三。第二部分为基本功训练,是课程的重点之一,这部分要求能掌握常用的建模工具,能进行高级建模,对于常用的材质贴图、灯光、摄影机、渲染器等熟练的理解与应用,并能根据具体场景调整整体效果。第三部分为实践部分,分解成两个重点方向,这 一环节是实践环节,将所学课程融会贯通并实践。根据电商开发的茶具模型数据库和当季热卖的茶具套餐等,结合德化茶具的特点探索新的使用場景与装饰手法,引导完成虚拟场景的布置系列作品。这部分能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作图方向(室内方向或小场景方向)。同时与电商合作,根据电商提出的概念与要求,结合茶具的特点、场景的特点与氛围、当季要表现的主题,小组共同探讨做出适用的场景,渲染完的图可直供电商使用,通过合作增加学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更具探索精神,达成良性循环。教师引导每组学生在场景搭建的时候用头脑风暴等进行场景组合、设计、创建、调整、成型、出图。小组之间集思广益,构思搭建好各种场景景观模型,根据主题的不同,对于场景中空间规划、材质选择、灯光布置、选择的模型都能呈现不一样的效果,不同的模型间又可以相互拆解组合,灵活多变,适用场景多,主题丰富。较于线下而言场景转换方便。富有中国茶道意境的中式格调、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等都能在虚拟空间里实现。因为场景小,调节摄像机后构图也可以尝试多种变化,材质的体现也是各有特色,渲染效果图的时候速度也较快,整个项目实践过程可以体验到不同主题的场景搭建带来的新鲜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无形中也增加了审美观念,提升了创作能力,设计更具有美感与质感的场景图片作品。第四部分为后期部分,主要是图片的后期处理、修饰。这四部分组成了整门课程,结合项目实训,打造以学生创作意识为主体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三、课程实施成效

经过实践,本门课程效果初见成效。于学生角度,本次课程较之前的选择性多,不再只局限于室内效果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作图方向,融会贯通,整体接受的程度与作图质量也相应提高[2]。以小组形式合作,从易到难有一个递进式的成长轨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于教师角度,能有效提高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方面的应对能力与教学能力,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同时推进学生的技能、素质训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期间多方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创造新场景、激发潜能。

于课堂实施效果方面,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积极向上,学生与师生的互动更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不再有过多的恐惧,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课程,学生学习主动性变强,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于课程内容角度,把茶具电商产业里的产品背景图结合到软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经过反复尝试共同寻找适合的、探索有创新性的作图手法,学生转守为攻,对于学习中的重难点能分解逐一攻破,同时也为后续的课程奠定了专业的软件基础[3]。

于电商而言,节约成本,节约人力资源,为电商的资源进行了综合优化,将学生制作完善的成图推广到电商企业中进行应用,电商企业节约摄影成本,丰富与方便自己的图库。电商企业也可以因此替换掉产品拍摄这一环节,节约下的资金可以在其他地方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企业培养人才,使得校企合作得以延续。

四、结语

本次三维软件实训课程模式的改革使之不止服务于室内行业,也能服务于本土产业,教师通过课程项目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真实有效的促进学校与社会融合的合作之路,能有效提高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全面推进学生的技能、素质训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更接近高职教学“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与掌握的教学宗旨,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生产与市场,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更多,符合我院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张金香,苏义林.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v.11;No.86(08):114-117.

[2]燕菊維.以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0006-0006.

[3]张培艳,李翠超,黄蓓蕾,等.三维建模实践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评估模式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v.39;No.296(10):201-203+213.

猜你喜欢

茶具作图电商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作品四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作图促思考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