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1-09-26肖琼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折纸手工美术

肖琼

摘 要: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开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这项教学工作是很关键和重要的,能够辅助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作用十分显著。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要积极提高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就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 键 词: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折纸教学;应用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且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开设手工制作课程,而比较重要的手工制作内容就是折纸教学。折纸就是将平面状态的纸张通过手工操作变成不同形状的作品,在进行折纸的时候可以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因此折纸活动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和认可。折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锻炼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艺术理念。由于折纸所需要的材料工具比较容易获得,价格低廉,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纸都可以作为折纸的材料,因此不但可以将废物再次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折纸教学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手工制作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适应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1]。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象,针对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纸张创造出自己所喜欢的作品。而纸张的重量、手感、材料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对于学生创造的作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折纸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而折纸的方法包括了沉降式折法、兔耳朵式折法等,学生学习折纸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可以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增添一些趣味性。手工制作教学中折纸对于手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也比较多。由于很多学生对于折纸仅仅停留在初步的认识阶段,因此在初次折叠的时候需要根据要求剪裁合适的尺寸和形状,对于剪裁好的纸片,要能够用胶水、胶带或者其他物品进行粘合,进而能够固定所需要的造型。从设计以及艺术方面对于手工折纸技术要求都比较高,手工折纸的难度要高于普通的折纸,因此需要学生在手工制作中给予积极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要能够认真学习折纸的方法和技巧,在老师的辅助下掌握折纸的能力[2]。

二、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美术手工制作折纸教学过程中,作为美术老师需要辅助学生对于作品进行全面观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进而学生能够针对作品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可以明确所需要的绘画手法,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折纸创作作品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具体操作中去。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折纸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了解折纸作品的内涵,这样针对作品进行全面观察,进而可以模仿创作[3]。

例如,在玫瑰花的折纸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玫瑰花折纸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逐渐引导学生针对所掌握的玫瑰花折纸方法进行改变,以此能够让玫瑰花的形态变得更加的流畅和优美,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融入作品中去,而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对于表现较好且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赞许,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创意运用到折纸制作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二)给予积极指导,辅助提升学习质量

在小学美术老师开展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有针对性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折纸能力,进而辅助提升学习质量。

在普通的折纸教学课堂中,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针对一些样品进行模仿,而学生模仿创作折纸作品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作品,学生在折纸作品创作过程中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进去,这时的折纸作品缺少生命力。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改革创新折纸教学模式,要能够引入最新的折纸教学理念,需要深入地发掘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需要以及折纸教学根本目的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完善教学计划。而此时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折纸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并根据多媒体设备中的内容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具体的折纸创作中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意。

(三)强化动手操作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将绘画教学与手工制作教学有机结合,在提升學生绘画水平的前提下,辅助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整体艺术创造能力[4]。

例如老师让学生创作人物的折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针对人物的轮廓画上人物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臂、腿等器官,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出人物的整体形象,之后学生还可以将人物的服装绘画出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学生在创作折纸作品的时候就能够针对作品产生形象的认识,并且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和真实性。

再比如老师在辅助学生折手枪的时候,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观察不同手枪的形状,然后要表达出自己对于所观察到手枪的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各自所要创作作品的特点,在创作之前如果产生疑问,那么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深入地沟通和交流。老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辅助学生解决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在学生具体创作的时候,老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在学生作品创作完成以后,可以将所有的作品摆放在一起供大家欣赏,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产生良好的认识,也产生了折纸创作的成就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折纸创作过程中获得乐趣。

(四)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增强折纸教学的趣味性

老师在开展折纸教学工作中,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要能够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于一些新鲜事物能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游戏也会产生良好的积极性,因此在折纸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增强折纸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对游戏教学产生深刻的认识。老师在让学生进行折纸创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我创作,让学生在折纸学习中产生良好的成就感,并让学生在折纸过程中体会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的趣味性,增长见识,扩展视野。同时,学生创作的作品还可以放到教室内美化教室环境,学生在观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心情舒畅,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学习和生活[5]。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工作中引入折纸教学时,需要引起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折纸教学对于培养自身整体素质能力的重要性,折纸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给予学生积极指导,辅助提升学习质量,强化动手操作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增强折纸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创造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有助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推动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莉.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之材拓展运用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No.174(11).

[2]黄文萍.现代折纸艺术在服装立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

[3]蒲小芸.整合数学知识的“团花剪纸”折纸技法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8(1).

[4]戴莉,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之材拓展运用的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8.No.174(11).

[5]郭丽莉.一次从小学到高中的穿越-记一例折纸问题的教学篇[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6(11).

猜你喜欢

折纸手工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折纸
折纸
折纸
手工DIY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