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设计中照明环境艺术研究

2021-09-26周垚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灯具光源

周垚

摘 要: 照明环境艺术影响着人视觉与心理的环境感受,是室内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照明设计被越来越多人所注重,除满足技术指标规定的照明标准外,还需考虑使用者视觉感知过程产生的身心效应。本文从灯光照明的原则与分类入手,进而探讨照明环境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关 键 词: 室内设计;灯光环境设计;视觉

室内环境包括墙面、家具等多种元素,但灯光却被赋予更多情感,弥补天然光源不足的同时营造环境氛围、表达空间形态,为生活增添艺术感和情趣,天然光源与人工照明被看作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因而,光照对人所起到的视觉作用极为重要,照明环境设计也更加受到关注,通过灵活使用光线来达到提高空间舒适性的目的。

一、灯光照明的原则

有光才有影,照明设计就是对光与影变化关系的设计。室内灯光照明设计必须遵照如下四个准则:

(一)安全性

安全性是设计所必须考量的重点,对于照明设计更是重中之重。灯具在开启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光能,产生热能。如果热量难以消散,或者无法散热,可能会引发火灾。同时,照明电路必须被封住,不能暴露于墙的外侧,特别要避免链接界面受到电击。并且,避免视觉疲惫感产生也是设计安全性中的一条。为避免空间中出现强光分布,照明设计师必须对空间内的光线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在有儿童参与的场所,如幼儿园、儿童乐园等,还应注意灯具的位置控制在儿童无法触及的范围。

(二)实用性

灯光设计应用的空间场景不同,功能也不同,因而需要结合使用空间的情况确定设计的实用性。例如,高度照明通常被应用于办公空间,而低度照明则多用于私人俱乐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实用性设计内容随着各个空间不同而变化。

(三)经济性

判定照明设计优劣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便是经济性。假设同等价位,如何合理利用灯光设计,创造意想不到的空间视觉成效,考验灯光设计师的设计水平。灯光设计师必须以安全性、实用性为前提,同时考虑照明设计的经济效益。

(四)艺术性

要使照明设计能够达到高层次生活的需求,灯光的艺术性就会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设计师期望在空间中营造出优雅、明艳、舒适的视觉效果,需要合理搭配色、光、影,同时参照交叉布局的原理。像家居设计中,為打造出舒适、浪漫的家居感,可采用交叠的光影以达到预期。

二、灯光照明的主要分类

随着照明设计的深入,要进一步对灯具效率、灯具功率,以及光环境的装饰性进行考虑,需要根据光通量的分布效果确定具体照明方式。依照各种照度分布形式,灯光照明可分为如下五类:

(一)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意味着90%以上的光都直接照射到天、地、墙上。从光利用率的角度看,直接照明法中只有10%以下的光不具有直接使用价值,总体利用率高,是一种节能照明法。

但因为其通关量的集中,所以造成房间上部较暗,而下边尤其是光源照射的地面部分明亮。可用于表现光与影的对比度,或用于照明特定对象,而不限于桌面照明。由于亮度的强对比,易产生眩光,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限制眩光措施,保证良好的视觉环境。如若使用吸顶灯进行直接照明,则能够使室内光照分布较为均匀,但感受不到光照的强弱,不适合营造室内环境的特定氛围[1]。

(二)半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是指约60%的光照亮天、地、墙,剩下的光散射到周围。这种照明通常是通过遮光物的透光率来完成,但是不同的透光率和形状的遮光物光效不同。由于光源底部未完全遮挡,会有一部分光源反射到房间的天花板。因此,房间的上部相对来说会变得明亮一些。

与直接照明相比,半直接照明适当的照度比,减少了阴影,也减少眩光的影响。半直接照明被认为是最实用的均匀照明作业灯具,广泛应用于高级会议室、办公室等照明。若想提升空间的艺术气息,也可使用半直接照明让环境产生朦胧感,增加层次感。像应用于餐桌,适用于比较重视明亮度和气氛的场所[2]。

(三)间接照明

90%以上的灯光先照射到顶棚后,再由顶棚反射回墙面或地上,被称为间接照明。间接照明可以利用上射光灯具,也可以利用反光灯槽等其他隐蔽光源的特殊做法来实现。光线几乎全部来自反射,所以光线均匀柔和、不刺眼,适用于客厅、卧室和其他休息空间[3]。

环境与装饰照明被认为是间接照明最好的使用方法。例如,适当使用反光灯槽,就能形成理想的背景光,是烘托气氛必不可少的做法。将光源使用在适当的位置,可以获得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使用落地灯可以提高空间的美感。

因该照明方式基本依靠界面的反射获得光线,所以当墙面和顶面的光反射率较低时,将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此外,如果光源距离顶面的距离过近,会限制光线的发射,使照明设施失去意义。

(四)半间接照明

所谓半间接照明,是指天花板被60%以上的光照射,而物体只被少量的光直射。半间接照明与半直接照明类似,通常通过半透明罩调整光束的辐射范围和比例获得实现。不同的是,半间接照明是遮光罩被置于光源下方,使大部分光通量向上照射,这样的光线让空间的氛围变得柔和、恬静。

经由顶棚反射出的光,投影更趋于软化,但因其降低了空间整体亮度,所以不利于水平照度提升,主要适用于一般性照度要求的作业或非作业空间,如常规办公室、餐饮等空间。应注意在人的正前方上部空间使用时,容易产生眩光,并且存在较大的光通量散失,相对能耗较大。

(五)漫射照明

光线向各个方向均匀散射,没有明显的阴影,称之为漫射照明。反射物体如果是球形灯罩,那么球体越大,光就越柔和,没有耀眼的感觉。

在形成模式上,使用半透明的灯罩来遮蔽所有的光,并依赖于光的透射来产生漫反射。另一种构成光漫反射的方式是将反射装置和透光材质组合。比如:在发光天花板上,从光源直接投射的光和反射板反射的光,经由灯箱和磨砂玻璃等滤光材质,基本上丧失方向性,形成散射结果;而采用磨砂玻璃或半透亚克力等材料制成灯罩的灯具,同样具有滤光的效果,使得灯具内部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由灯罩的折射、过滤后,均匀、柔和地投射出来,形成淡雅的光环境。

三、室内照明环境设计的作用

室内照明环境设计的作用是控制光全部的性能,生成环境所需光的结果。照明和艺术的功能被组合在一起,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来:

(一)空间氛围的营造

通常,光的亮度和色调会影响人的情绪,所以运用光来进行空间氛围营建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多层次、多色调照明使空间内部照明相互融合,完成对氛围照明的补充,是一般照明常用的方式。霓虹灯和泛光灯主要用于室内照射,能营造出浪漫、奇妙的气氛,渲染出特定的情境,提升室内照明成效。且多选用彩色灯,使其创造出色调绚丽的光环境。关永权在为香港半岛酒店嘉麟楼中餐厅做灯光设计时,用彩色玻璃窗投射背灯做出透光的呈效,墙身暗藏长条灯槽照亮艺术品。加上他特别设计的壁灯,带出旧上海装饰艺术的气氛,柔和的灯光营造了万家灯火的感觉[2]。(图1)

但一个空间必须要全面考虑亮暗部关系,调整空间和色彩的配比,这就暴露出氛围照明的缺陷。对明暗关系的处理,应科学调整照明角度,降低视觉疲乏感的概率。同时,通过增加各种滤色片等解决色调问题,去除单调的效果。也可设置暖色调灯提升照明成效,给人更加温暖的空间感受。

(二)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光能引起视错觉,合理的使用会带来良好的错觉。因而利用灯光的色彩来调整房间的格调简之又简,光和影的组合是最简单的效果。运用明暗的变换,室内空间更有层次,令明亮的房间感变大,昏暗的房间感变小。然而,光照的范围有限,利用其对暗影的突出,提升光影对比度,创造出三维感,进而强化空间层次感。例如,日本京都音乐厅的卫生间照明,卫生间内被很多隔断进行分割,空间变得狭窄。为使空间感知被最大程度的拓展,采用在隔断上部槽钢内部隐藏Ф20mm的荧光灯管,向上部投射[3]。(图2)

另外,视觉对于高度的感知也会受到照明影响。假定房间太高,可选用投影光线向上的壁灯,将墙壁分成亮、暗两部分,可削弱过高的空间感。

(三)规定区域范围和强调重点

照明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比方,在家庭装修中,起居室和饭厅经常位于同一区域,可选择在餐桌上安置长臂吊灯,暖和的灯光照亮餐桌四周,划分出餐桌的范畴。既完成功能分区,又保有空间的相对完整性和通透性,不失温馨、浪漫。

强调重点也是常见的灯光设计作用,通常选用部分照明的形式得以实现。在照明效果方面,如若想进一步完成对整体照明的有效校正,应重点关注细节和局部高光,强调室内空间与局部事物和环境相对应的照明要求。并且,部分照明可应用于自带照明与外部照明形式。运用于家具顶部或墙壁上的照明被称为自带照明,常用磨砂玻璃将光源与外部隔绝。如此,不但能确保室内空间的照明平衡,也能确保空间的视觉需要。此外,还需要对照明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照明的通风和散热进行详细地分析,以防止火灾。外部照明必须推敲室内空间的所有构成,运用聚光灯等方法来完成室内空间照明呈效,一般是较为适宜的补充光源。

在商业场所中,局部照明使用得较為普遍。例如,香港喜来登酒店云海日本餐厅的铁板烧区域,材质上选用石材,关永权则对每个座位独立设置投射灯(50W/12V/24°),着重表现石材表面的粗细质感[2]。

四、结语

在现在室内设计中,灯光有着灵活且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灯光环境艺术,对灯具的颜色、光、照度和位置合理选择,多层次、多角度打造室内空间效果,利用灯光独特的光源特性,提升整个生活空间环境体验感。灯光照明在疾速发展的现代室内设计中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日)加藤惠美子编著;牛冰心,李娇,任健,覃林毅译.世界室内设计装饰/陈列/材料/工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1:233-234.

[2] 唐婉玲著.灯光设计大师·关永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1:152.

[3](日)NIPPO电机株式会社编;许东亮译.间接照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5:148.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灯具光源
◆ 灯具
灯具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 灯具
绿色光源
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科技连载:LED 引领第三次照明革命——与传统照明的对比(一)
灯具
两个不等光强非相干光源的分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