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培养高中生化学课堂专注力的研究

2021-09-26陶万兵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专注力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陶万兵

摘 要: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化学缺少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缺乏实验探究的意识;在学习时极易受挫,从而抵触化学学习;没有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的专注力不强。学生的专注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专注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70-02

引 言

专注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专注力越强,就越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探讨专注力时,教师需要了解专注力和注意力的差异。这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为注意力是一种自然形态,没有特殊的指向和社会功能,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注意力,无须人们去专门培养,但有强弱之分;专注力则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包含着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形成的意志力,也反映出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在化学教学中高中生专注力的培养现状

现代教育学认为,影响学生专注力的呈现维度为学习兴趣、是否主动建立知识连接、学习状态的控制情况、自身意志力控制情况四个方面。从当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来分析,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主动与知识建立关联、学习时容易出现不良的学习情绪、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现象。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可以看到,当前高中生缺乏化学学习专注力,并且缺乏学习专注力并不是教学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专注力的影响因素

当前高中生缺乏课堂学习专注力,与很多因素有关。(1)知识呈现方式。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与学生生活及时代紧密相连的、直观易懂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愿意进入学习情境,从而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而当前教师呈现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得不紧密,于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2)教学形式单调。如果要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与人、事、物建立联系。当前的化学教学以理论为主,在单调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既没有与人建立关联的渠道,又没有与事、物建立关联的兴趣。(3)忽略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他们重视学习过程,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其心理压力就不会太大,有时他们只需要脱离环境,调整不良情绪,就能重新出发,继续高效地学习。反之,如果学生只重视学习结果,那么当发现学习成果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时,他们便会产生不良情绪。当他们认为自己既不能把握内因突破困境,又不知道如何让环境利于自己学习时,其就会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此时,学生对内会自责,对外会埋怨环境。于是当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处理不良情绪中时,学生便缺乏了学习专注力。(4)学习习惯不良。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就一心投入学习中,只专注于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而忽略与知识无关的事物,那么其专注力自然会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其在学习时就缺乏专注力。当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因为没有意识到学习习惯与学习专注力之间的关系,没有从学习习惯着手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导致学生的专注力不强。

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专注力的措施

(一)结合生活,开展化学教学

學生对知识的兴趣与三个因素有关:知识是否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知识内容是否符合“就近原理”、是否了解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整合知识,为学生呈现知识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专注地学习知识[1]。

以教学“天然气的利用——甲烷”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与视觉器官。当多感官受到刺激后,学生开始关注知识信息,开始寻找知识信息中能让自己产生兴趣的学习内容。视频是这样描述的:为了做好环保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绿色农业生产,让农业产品被循环利用是生产的重点。由于环保主题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这一知识内容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视频中还展现了,在许多农村,人们在一种密封式的环境下将农村粪便、秸秆、污泥、杂草和农村垃圾等一些含有机纤维素较高的化学物质进行发酵,来制取沼气。教师将生产沼气的环节,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在观看完短视频后,教师告诉学生:沼气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二氯甲烷。沼气不但被大量地应用于生活中的煮饭、照明,而且已经成功有效地带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为低碳、低成本的农业动力机械燃料。此时,学生充分认识到沼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课堂专注力,从而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结合目标,组织化学实验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就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与知识有关的人、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达成以学习目标为核心,专注地建立关联,继而有效地学习知识的目的[2]。

以教学“常见离子检验方法”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学生需要了解检验试剂,这是完成实验的必须材料;需要掌握离子方程式,这是检验的理论依据;需要关注实验现象,从实验结果中找到检验的结果(见表1)。以上是学生建立“事”与“物”的关联。为了高效完成实验,学生在找到需要检验的项目内容后,可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这是建立“人”的关联。当建立人、事、物的关联后,学生就能专注学习目标,促成目标达成。

猜你喜欢

专注力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专注力培养
巧用“五自”原则,提高大班幼儿科学探究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