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2021-09-26欧阳焕青张淑强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欧阳焕青 张淑强

摘 要:整本书阅读强调阅读的完整性,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帮助,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经典作品《红楼梦》是语文阅读书目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指引学生有深度、完整系统地完成对《红楼梦》的阅读,教师必须灵活应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64-02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网络读物,逐渐养成了浅表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这不利于学生语言的构建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阅读碎片化问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红楼梦》是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篇目,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灵活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红楼梦》中有很多中国文化内容,不论建筑景观、衣着服饰,还是饮茶制药、饮食习惯,都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其创设了一个十分真实的情境。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每位中学生深入学习。《红楼梦》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章回体小说,其叙事风格十分严谨,加上“草蛇灰线”的写作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弥补学生现有的零碎阅读习惯。从写作的视角来看,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对小说构思、写作、叙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经验。这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红楼梦》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广,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小说《红楼梦》情节跌宕起伏,涉及大量的文字描述,加上高考压力较大,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耐心和精力完成整本书阅读。

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结合学生的阅读状况,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楼梦》阅读主题活动,如“在金陵十二钗中最喜欢哪一位女性?说明原因”。对于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会表现得很积极,有的学生提出最喜欢薛宝钗这个人物,因为在《红楼梦》中薛宝钗虽然不是主角,但她有渊博的知识,游历了众多山河,有着一个年轻知识女性的格局、性情,如果身处现代社会,薛宝钗的成就会更高;有的学生提出最喜欢林黛玉,因为她酷爱诗歌,笔墨出众……在主题活动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探索,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分享自己的观点,不仅让阅读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还最大限度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相互交流,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人物,能更深入地把握故事情节、人物情感,进而提高阅读的积极性[2]。

(二)理清《红楼梦》故事情节

小说《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很丰富,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理清《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关键故事,还能借助主要故事对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图表的方式,将《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故事内容罗列出来,接着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给其他同学讲解。这样的活动设置会让学生对小说《红楼梦》有更加系统的认知,也会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中,有的学生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小说的第二回,作者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生平经历、渊源、性格进行了细致描述。在第三回中,林黛玉进入贾府,虽然林黛玉遇到了很多人,但是作者对贾宝玉的外貌、衣着、表情描述更加细致。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看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见面有“如见故友”之感。在第五回中,小说细致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和睦相处的场景,而薛宝钗的到来则让两人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表明两人出现了情感危机。第八回表明了薛宝钗喜欢贾宝玉,而林黛玉在遇到贾、薛两人后,第一次爆发了林、贾、薛的情感纠纷。小说中第二、第五、第八回合的情节,从贾、林两人相识到薛的到来打破两人关系,为后续贾、林两人爱情的破碎奠定了基础。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引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有序地完成整本书阅读,这对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3]。

(三)分析人物性格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大批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典型的人物性格进行剖析,以更好地挖掘《红楼梦》的主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贾宝玉为例进行人物性格分析。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物形象最具阅读性,小说中关于贾宝玉的性格描述非常矛盾,学生对其性格进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红楼梦》[4]。贾宝玉既不勤俭节约,又不花天酒地;既不接受平庸可憐的官僚传统,又没有沦为纨绔子弟。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超出常规、超出现实的畸形状态,而他的生长环境则是影响其今后生活态度、社会观念的关键要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说故事情节,来剖析贾宝玉的性格,如在小说第六十六回中,通过兴儿和尤三姐的对话可以知道,贾母对宝玉十分呵护,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导致贾宝玉对读书不感兴趣,且没有系统上过学,更别说考取功名;而从第二回、第二十回中可以看出,贾宝玉对女性充满了关爱、同情、可怜的情感;在第三十六回中可以知道,贾宝玉处处躲着父亲;加上在第二十回贾宝玉提出弟兄之间只不过是依照大概情感,不想成为一个大丈夫,都体现出贾宝玉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且已严重背离了传统封建制度[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