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析

2021-09-26张杰胜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张杰胜

摘 要: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开展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结合一些教学现状探究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46-02

引 言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实验教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先进的实验教学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部分学校实验室设备相對落后

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得到了更新,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因对实验教学不太重视,未对实验室加强建设和采购实验器材,导致教师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教学[1]。

(二)教师不愿意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虽然实验教学具有直观、趣味性强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用时长、安全性差等缺点。所以,很多教师一方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化学实验上;另一方面还存在怕麻烦的心理,害怕因为一时疏忽而出现安全问题,所以不想开展实验教学。

(三)教师的实验能力不强

我国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因实验能力不强,不能给学生熟练演示实验,或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作用。

(四)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且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行动力又强的阶段,经常出于好奇而不按教师的要求操作实验,导致实验教学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五)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要想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师要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来开展实验教学,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即通过向学生灌输知识来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实验教学中,也无法使其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2]。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以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

实验教学的执行者与使用者是化学教师,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通过与同事交流、网上查询资料、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等方式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通常先将涉及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都告知学生,然后给学生演示实验步骤,最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来操作实验。还有的教师直接演示实验,不让学生操作实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将模拟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例如,在教学“铁元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由指挥学生做实验变成引导学生做实验。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提出“探讨铁在不同物质中的氧化程度”这一问题,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二)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

很多学校教学条件有限,限制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了尽量减少不利实验条件对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应主动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以减少学校实验资源不足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相关性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氧气制取的实验。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做氧气制取实验的相关实验器材。在做氧气制取的实验时需用到的实验器材主要有试管、玻璃导管、酒精灯、水槽与支架这五种,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蜡烛代替酒精灯,用饮料瓶代替收集氧气的玻璃瓶,还可以用普通的吸管来代替导管。在用这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正规实验器材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实验物质对材料的腐蚀,且生活材料要符合实验标准。

又如,在教学“酸与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实验让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已经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醋是酸性物质,而石灰石溶液是碱性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准备一杯醋溶液和一杯石灰石溶液,然后让学生将两片来自同一朵花的不同花瓣中的一片放入醋溶液中,另一片放入石灰石溶液中,然后观察两片花瓣的颜色变化。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当天学过的内容来解释这种现象,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化学。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开展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人们灭火的方式,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在指导学生做完净水实验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水的净化原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在处理后能否达到饮用标准,而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与方式来对家庭用水进行净化处理。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