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1-09-26刘琴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刘琴

摘 要: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多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目知识,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仅仅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各科目教学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都开始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其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得益于生活,也实践于生活的科目。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不仅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还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26-02

引 言

初中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除了在教案、备课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操机会,让学生在实操中发掘化学的奥秘,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发展,各学科的教育理念也有所改变。如今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利用知识进行实践,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有所助益。

(二)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化学也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科目。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但是只要找到学习的方法,学生就会发现化学这门学科中的物质学名和实验公式其实是有非常多共通点的。因此,教师在教授给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和公式,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途径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知识、实验及公式较多的学科,如若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或单一,学生则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一味教授理论知识,让学生盲目记背公式等。要想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化学知识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对于重点的知识和理论,要细心讲解;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1]。

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会因惧怕知识点过多而产生抗拒心理,会自主分析哪些知识点是重要的,哪些知识点是可以泛读的。这样,无论在新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日后整体化学知识的复习中,学生都能够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二)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学生一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发生,就会对化学这门科目产生更大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体会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发生,就会主动推理实验的反应原理。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策略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论教授哪门学科,科任教师都需要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学生带入学科的深度学习中。而如何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是教师需要多多思考的问题。除了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趣味性化学视频,以及别人做实验的记录视频,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能够让学生开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情境[2]。

例如,学生刚接触化学科目时会学到物质的颜色,其中包含了固體的颜色、液体的颜色及气体的颜色,这些颜色所对应的化学物质的名称是非常拗口的。因此,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做游戏、做小任务对这些物质的颜色分类有所了解和记忆。在这种富有趣味性的练习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记住不同颜色所对应的物质是什么。

以“液体的颜色”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蓝色、浅绿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发带用于课堂游戏环节。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上台抽取一个物质名称,然后戴上与此物质对应颜色的发带,进行“抢报数字”的游戏。学生几人围坐一圈开始进行“抢报数字”游戏,喊到相同数字的学生要马上站起来喊出对方所代表的物质名称,谁先喊出来,谁就能够免受惩罚。

(二)营造课堂氛围,注重师生交流沟通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吸收与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环节。而且在实际学习中,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敢与教师交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如此。化学这一门科目中有许多实验推理的过程,有实践,就会有变;有变,就会产生想法和观点上的碰撞。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的想法,进而形成一个交互的过程。同时,教师在为学生普及化学知识和做实验演练时,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原理都告诉学生,而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