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 “本研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1-09-26刘一凝詹亚力金衍牛花朋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9期

刘一凝 詹亚力 金衍 牛花朋

摘 要:行业特色高校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既要坚持面向行业,又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针对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五维一体”本研一体化培养体系;建立了符合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运行机制。立足服务国家能源需求,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此类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本研一體化;拔尖创新人才

行业特色高校本研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和内涵。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明确要求。教育专家郝克明(2004年)提出,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创造和开拓新思想、新成果、新领域,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张淑林等(2016年)认为,新常态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一流的创新能力、强烈的社会担当、宽广的国际视野[2]。

2.本研贯通培养的提出和内涵。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3],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贯通培养优化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增强了培养过程中科研活动的持续性和专一性,能够有效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更好地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长周期性特征。

3. 行业特色高校的机遇与挑战。行业特色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面向行业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重视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践能力。然而,行业特色高校在探索本研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局限性和弊端。一是培养环境相对封闭,知识更替速度受到局限。本研贯通培养确保了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但相对封闭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易导致学术近亲繁殖,知识获取会受到课程更新速度与层次差异的局限。打破学科间壁垒,实现跨学科技术与知识的交叉融合,促进原始创新和交叉创新成为本研贯通培养的一大挑战。二是本研割裂,培养方案缺乏系统性和顶层设计。本研贯通培养的课程往往是本科—硕士—博士的拼盘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未能真正体现本研贯通培养方式的优势。

“五维一体”顶层优化设计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按照“本科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生阶段注重自主探索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的基本思路,模块化、递进式设计本研一体化课程,重构形成了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实践创新、国际胜任力“五维一体”的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 本研一体化设计培养模式。贯通式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目标不再以本、硕、博教育阶段来区分,而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按照知识架构、方法训练和科学研究递进式设计分段培养目标。大学前三年侧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扩充,通过课程学习和经典阅读实现专业基础和学科交叉培养。大学四年级起通过实验室轮转、导师团队指导、多课题参与等方式进行科研方案、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研究生阶段强化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创新研究,参与重大重点“卡脖子”科学研究项目。

2. 本研一体化制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作为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学校出台了《本博一体化培养实施办法》,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优势学科开展试点,以此突破当前制度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本科阶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素质与能力,研究生阶段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为基本思路,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模块化、递进式、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基础+各学科应用数学类课程,递进式信息技术类、外语类课程,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既宽又厚”的培养。

3. 本研一体化建设一流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建立了本研一体的阶梯递进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合格评估抬高“标尺线”,经常性水平评估建强“主力军”,少量的选优评估为拔高点。试点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打造两性一度专业核心课程群,发挥“金课”示范引领作用。搭建本研一体化课程平台,打通本研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选修界限,真正实现一张课表选课、上课。开展“线上教学优秀课程”评选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激励教师积极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总结推广在线教学宝贵经验。

4. 本研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创新源自实践,实践促进创新。学术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交叉培养,实现创新能力螺旋式提升。坚持科教融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将最新的科研进展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解,把科研活动打造为培养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平台。打造“创新能力培育—系统性科研训练—创新研究”“技术攻关”本研一体化科研育人平台。充分依托行业优势,产教深度协同,将工程实践与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并行设置与实施,创建了“基础实践(课内实践+实践案例)+专业实践{校内实验教学平台(仿真)实践}+应用实践(校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研究实践(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四级递进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将创新创业、工程伦理和石油文化理论教学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将相关社会实践融入实习实践,结合学位论文研究,构建了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体系。

5. 本研一体化的国际胜任力培养体系。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立和探索的过程中,国际化培养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及途径在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从奠定英语听说读写基础,提升学术语言应用能力,到提升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形成了“基本能力培育—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递进式课程体系。以重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引智基地等科研项目为载体,聚焦中外院校特色学科优势,建立了“一对多”“多对多”优质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了本科阶段“新生海外访学、高年级海外交换与实验室研修”、博士阶段“联合指导、国际会议”等项目为代表的覆盖各年级、贯穿全学程的实践体系。

建立符合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运行机制

1. 科学选才鉴才,实施递进式大口径选拔培育机制。本科生积极融入导师团队,培养科学研究兴趣。本科三年级末,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要成员的科研潜力考核小组对培育学生做出公正、全面的考核和科研潜力评价。本科四年级和博士阶段贯通培养,兼顾本科毕业要求,重在科教融合,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提升学生学术创新能力。

2. 探索学制改革,形成全过程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分流与淘汰机制是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制度抓手。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改变了博士生身份从“入口”固化的现状,为实施分流与淘汰提供了可能性,形成了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基于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全过程动态调整分流机制。学生进入导师研究团队的时间前移至大学三年级,培养过程中师生可“双向选择”,一方面,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综合考虑主动选择分流;另一方面,前期的广泛互动有助于导师更客观、真实地鉴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学术追求和创新潜力,从而真正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学术后备军。对没有创新潜质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实行灵活的“分流—补录”机制,优胜劣汰、及时调整、适时补充。常态化分流或退出机制,为本研一體化学生个性发展修好后路,增强了本研贯通培养的动态性和灵活性,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又减少入选学生的后顾之忧。

3. 建立导师内在动力机制。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打通了导师提前发现和选择有潜质学生的通道,提升了科研团队凝聚力和导师早期育人主动性。本研一体化指导教师均为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科研能力强、对行业有强烈归属感的优秀博导,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确保为研究生提供重大科研课题平台。

4. 建立“横向协调、纵向畅通”的管理机制。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学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本科与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育管理制度、管理体系配合默契,衔接顺畅。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在本研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本研一体化排选课系统开发和设计、学分互认机制建设、学生管理、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等方面分工协作、相互补充。除了校级管理部门横向协作,纵向在贯通培养机制建设上给予了学院充足的自主权,学院依据学科专业特色开展人才选拔、课程一体化设计等工作。

拔尖创新人才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适应新时期国家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贯通式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弱化了培养过程的阶段化,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人才需求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为其他行业高校进行此类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文系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3-5.

[2] 张淑林,李璐,裴旭.创新驱动 培养一流拔尖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2016(7):6-8.

[3]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20-09-21)[2021-04-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4] 姚宇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9(2):9-18.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