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五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研究*

2021-09-25桑亚男

河南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肩袖肩部肩关节

桑亚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8

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injury,RCI)是指肩袖在各种因素(暴力、慢性劳损、退行性变等)作用下出现肩袖部分损伤、撕裂或者完全断裂的情况,以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约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肩袖损伤患者占肩关节所有疾患的36.08%,远高于人们熟知的肩周炎的发病率21.06%[2]。肩袖损伤发病广泛,临床中肩袖损伤无症状表现者占所有肩袖损伤患者的36%[3]。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4]。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尚无共识,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血供、撞击、劳损等有关[5],西医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病情易反复,手术治疗费用昂贵、并发症多等问题无法解决。笔者采用肩五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8~70(40.68±7.43)岁;病程(3.26±1.80)个月。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70(41.25±6.98)岁;病程(3.33±1.76)个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知情告知,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1.2.1 肩袖损伤的西医诊断标准[6-8]临床表现:肩部疼痛、肩部外展活动受限、可有明显的外伤病史,夜间疼痛加重。体格检查:肩部压痛、活动受限,以外展和上举为主,病久者可见肌肉萎缩、挛缩;以下特殊体格检查可见阳性表现:落臂试验、外旋抗阻试验、Neer撞击试验、疼痛弧征等。辅助检查:肩部核磁共振成像:肩袖组织轻中度损伤,但未完全撕裂;肩部超声显示,肩袖部位回声増强紊乱、积液等表现;肩关节X线可见骨质增生或无明显异常。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筋伤学》[9]中肩袖损伤的证候分型标准,结合临床制定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肩部刺痛,痛处不移,夜间痛甚,舌暗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肩袖损伤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排除先天性发育、神经病变导致的肩袖损伤;依从性好,不反对针刺治疗者;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近1周内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影响疗效判定者;合并肩部脱位、骨折、肌腱断裂等需手术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或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者;观察对象失访或退出者。

1.5 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肩五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五针取穴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臑俞[10];器具选择:医用酒精棉签、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批准文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7088,规格:0.30 mm×40 mm、0.30 mm×50 mm];操作方法:患者端坐位,暴露患侧肩部,医者用医用酒精棉签常规消毒穴位及周边,术者双手消毒后,根据患者体质和穴位选取不同长度无菌针灸针,垂直刺入腧穴,进针约1~1.5寸,行手法捻转,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15 min行针一次,留针约30 min,每日1次,连续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1 d。患者针刺完既可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手法为主,患者侧卧于治疗床,先沿盂肱关节长轴牵引放松肩关节,分别向头、足和前后方向滑动等操作,后分别对肩胛骨行上提、下降、前伸、后缩及旋转等操作,对胸锁、肩锁关节行各方滑动操作,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采用数种操作手法,每个动作重复6次后进行下一操作,每种操作约1.5 min,间歇15 s,治疗时间为15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中间休息1 d。

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关节松动术治疗方法同试验组。

1.6 观察指标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即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11],该评分系统是世界公认的肩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主动前屈功能评分、徒手前屈肌力评分,其中,疼痛评价总分为0~10分、功能评分为0~10分、主动前屈功能评分为0~5分、徒手前屈肌力评分为0~5分。评分越高,关节功能越好,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量表(shoulder pain and dysfunction scale,SPADI)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12],包括疼痛问卷(共50分)和功能障碍问卷(共80分)两部分共13个问题,每个问题得分为0~10分,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分,分数越低,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越低。

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ROM)评定,测量者通过量角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等活动角度。

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

1.7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SPADI评分降低比≥95%;显效:肩关节疼痛大部分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70%≤SPADI降低比<95%;有效:肩关节疼痛显著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进步,30%≤SPADI降低比<7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SPADI降低比<30%[13]。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组间比较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疼痛评分 功能评分 主动前屈评分 徒手前屈肌力对照组 40 治疗前3.65±1.51 2.46±1.20 2.72±0.61 4.12±0.45 40 治疗后 4.97±1.66* 5.73±1.18* 3.88±0.75* 4.63±0.48*试验组 40 治疗前 3.50±1.46 2.42±1.13 2.60±0.58 4.15±0.43 40 治疗后 6.41±1.75*# 7.01±1.24*# 4.85±0.54*# 5.52±0.50*#

2.2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SPADI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SPADI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SPADI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疼痛亚量表 功能障碍亚量表 SPADI总分对照组 40治疗前50.87±9.53 52.11±10.89 51.87±10.26 40治疗后 32.41±13.05* 32.55±13.55* 33.49±13.75*试验组40治疗前 51.78±10.32 54.59±11.21 53.67±11.28 40治疗后 19.67±9.83*# 20.38±13.63*# 20.94±12.02*#

2.3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ROM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ROM比较 (±s,°)

表3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ROM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前屈 外展 外旋对照组 40 治疗前118.12±20.59 100.44±21.08 44.82±7.30 40治疗后 135.58±19.47*125.37±23.03* 52.58±9.23*试验组 40治疗前 117.54±23.56 97.23±20.45 42.17±5.51 40治疗后 156.33±19.73*#145.36±19.66*#60.69±8.76*#

2.4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比较 (±s)

表4 两组RCI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CRP(ρ/mg·L-1)TNF-α(ρ/ng·L-1)对照组 40治疗前46.35±7.07 29.89±7.02 40治疗后 19.57±3.56* 21.27±5.19*试验组40治疗前 45.82±6.47 30.36±6.55 40治疗后 13.60±3.14*# 16.84±4.04*#

2.5 两组RC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RC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肩袖损伤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学没有相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可将其归属于“筋伤”“肩痹”“肩凝”“痹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有内因、外因两方面,外因为六淫邪气,侵袭人体,聚于肩部,经络阻滞,气血不通,发为痹,《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暴力损伤导致肩部筋脉骨头损伤,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内因为正气不足,年老体衰、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陈衰,气血乏源,筋骨失去濡养,故可见肩部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肩痛、肩不举的临床表现。根据其病因病机,中医学常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及血不荣筋型3个类型[14],分别采用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等治法,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有中药外敷内服、针灸推拿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缓解肩袖损伤疼痛,改善其活动度。近年来,针刺治理慢性疼痛性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肩袖损伤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疾病的发生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包裹缠绕,形如袖套而得名。以上肌肉协同配合,在维护肩关节稳定的前提下,使肩关节发生外展、内收、外旋等功能,任何肌肉的退变或损伤,均会导致肩部活动障碍[15-17]。肩袖损伤的西医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有制动、热敷、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局部封闭、关节松动术、电疗等;手术治疗主要为关节镜,也是肩袖损伤的诊断金标准[18],主要术式有:肩袖修复术,减压成形术等,此外尚有干细胞移植、细胞种植支架等新技术,但手术有严格适应症和规范的术式选择,大部分达不到手术标准的肩袖损伤患者无法治疗,手术治疗经济负担重,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寻找一种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花费低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方向。

针刺通过毫针激发经气,推动血液运行,达到调节气血、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疏通经络、减轻炎症等作用[19-20],有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经济实用、无并发症等优点,结合肩袖损伤的特点和解剖构造,针刺可直达病所,起到缓解痉挛,解除疼痛的作用。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为实证,治疗应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故在操作时行提插捻转泻法,泻邪气,通经络,活血化瘀。关节松动术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是骨科常用的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属于被动运动范畴,用于关节部位康复,具有松解粘连,增加活动度,促进血液运行,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根据关节面不同和患者病情的不同选取不同级别的手法,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功能[21]。选择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臑俞五穴,称为肩五针,此五穴均位于肩关节周围,是局部选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便于操作,不再暴露其他部位,相比于对照组按针灸教材取穴,穴多且烦琐,既要暴露肩部,又在下肢取穴,肩五针具有简便、快捷、方便等优势。所选穴位多为三阳经上穴位,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的具体体现,阳经气血充足,对于气滞血瘀证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肩髃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和阳跷脉交会穴,临床常用于肩臂麻木、疼痛、不能举等病症,针刺该穴具有抑制炎症、加快循环等作用;肩贞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为小圆肌、大圆肌与肱三头肌交汇区域;肩髎穴为手少阳经腧穴,肩前穴为奇穴,其下有三角肌、腋神经等,臑俞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为阳维脉、阳跷脉交会穴,具有疗肩臂疼痛、肩不举的作用。

综上所述,肩五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能疏通经络,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肿胀和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肩袖肩部肩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